-
公开(公告)号:CN109818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1177702.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发电功率硬件在环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新能源发电物理模拟平台与实时仿真系统中的电网模型,构建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根据新能源发电物理系统与所述实时仿真系统,确定软硬件系统接口之间的电压和功率等级;根据所述新能源发电物理系统与所述实时仿真系的电压和功率等级,选择保护电流参数,确定硬件保护或软件保护;对所述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对稳定的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进行仿真精确度测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搭建新能源发电功率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和参考,同时为新能源发电仿真分析提供了高可靠性的实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818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1177702.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发电功率硬件在环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新能源发电物理模拟平台与实时仿真系统中的电网模型,构建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根据新能源发电物理系统与所述实时仿真系统,确定软硬件系统接口之间的电压和功率等级;根据所述新能源发电物理系统与所述实时仿真系的电压和功率等级,选择保护电流参数,确定硬件保护或软件保护;对所述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对稳定的新能源发电并网功率硬件在环系统进行仿真精确度测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搭建新能源发电功率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和参考,同时为新能源发电仿真分析提供了高可靠性的实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84215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27232.0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电网风电故障穿越方法、装置及其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柔性直流电网故障前后的传输功率确定风电基地需要调整的出力;根据所述风电基地需要调整的出力确定换流站输出至交流电网频率的变化值;根据所述换流站输出至交流电网频率的变化值确定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调整量,并利用所述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调整量调整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出风电机组孤岛接入柔直电网的功率紧急控制策略,柔直电网故障后,换流站根据功率控制需求,改变交流侧的频率,风电机组响应这个频率及时将功率控下来,来实现故障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1267293.1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实时风速的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可靠性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实时风速;S2:分别建立实时风速和风机实时出力的数学关系模型以及实时风速和风电机组实时故障率间的数学关系模型;S3:根据步骤S2中的数学关系模型,建立等效风电机组的实时可靠性模型,并确定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实时可靠性指标;S4:获取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开关配置;S5:利用实时可靠性指标,获取相应的拓扑结构和开关配置下的实时可靠性参数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性高、可信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4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53754.3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IPC: C25B9/00 , C25B9/65 , C25B1/04 , H01M8/04007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技术技术领域,以解决电‑冷‑氢之间的耦合的问题。该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电解水制氢设备、氢燃料电池以及用于产生冷负荷的余热利用单元,光伏发电设备的电源接口与电解水制氢设备的电源接口电连接,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出气口与氢燃料电池的进气口连通,氢燃料电池的热能出口与余热利用单元的热能入口连通。该模块化电‑氢耦合方法用于实现电‑冷‑氢之间的耦合。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及方法用于实现电‑冷‑氢之间的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43841.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制氢电‑氢联合运行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新能源系统制氢时的新能源制氢运行模型,其中运行模型包括:发电模型、电解槽模型以及储氢罐模型;设置新能源系统制氢时的生产模拟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根据新能源系统制氢时的生产模拟约束条件以及目标函数运行新能源制氢运行模型,实现新能源系统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34148.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高温天气过程的光伏供电充裕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充裕度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对所述光伏出力数据、电力负荷数据和日最高气温时间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光伏出力时间序列和电力负荷时间序列;建立所述日最高气温分别与光伏出力和电力负荷的离散联合概率分布;基于所述离散联合概率分布,建立日最高气温对应的光伏供电充裕度模型;基于所述光伏供电充裕度评估得到目标区域新一轮高温天气过程时,电网的光伏供电充裕性。本发明基于序列运算,求解每个日最高气温离散值对应的光伏供电盈余功率和充裕度,可评估高温天气过程中的光伏供电能力,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9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08729.3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Q10/063 , G06Q4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海上风电场集群输电网络拓扑规划方法,具体包括建立海上风电场集群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规划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模型分为两层,上层为海上风电场集群投资者形成的合作博弈联盟,下层则为输电系统的设计者;上层采用遗传算法求解风电场集群功率最大时的偏转角度和各风电场中心变电站位置,合作博弈联盟分配按照Shapley值分配,下层采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求解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整体模型采用启发式优化算法迭代求解纳什均衡解。本发明运用Stackelberg博弈的相关理论实现了输电系统拓扑结构的优化,有效降低了海上风电场集群输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海上风电场集群的整体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82073.4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响电网阻抗稳定性的新能源场站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新能源发电系统各出力水平对应的系统稳定裕度和各新能源场站出力的样本数据集,根据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各出力水平对应的系统稳定裕度和各新能源场站出力的样本数据集确定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各新能源场站的权重,根据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各新能源场站的权重识别影响电网阻抗稳定性的新能源场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依据新能源场站的权重大小识别影响电网阻抗稳定的关键新能源场站,可以更为精确的对相关新能源场站出力水平和控制特性进行调整,进而对其阻抗特性进行重塑,提高系统的稳定特性,降低振荡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418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078388.9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V10/762 , G06K9/62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运行极端场景提取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电网中各节点在水平年每小时风电和负荷出力的时序数据作为场景数据;对所有场景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考虑时序关联性和地理分布特性的典型的风电‑负荷运行场景;基于各典型的风电‑负荷运行场景,以场景对应的聚类中心最远的场景数据作为典型的风电‑负荷运行场景对应的极端场景;本发明在考虑风电‑负荷的时序对应关系以及风电‑负荷的地理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聚类方法提取距离聚类中心最远的场景点作为极端场景,该方法将能够为规划人员快速评估运行安全水平提供帮助,同时提高大规模电网离线安全稳定分析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