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15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55516.2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R1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负荷感知功能的电能监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计量芯、负荷识别模块以及管理芯;所述计量芯将接收到的电压采样信号、电流采样信号的用电数据发送至所述负荷识别模块;所述管理芯将用于识别电器设备类别的特征量发送至所述负荷识别模块;所述负荷识别模块提取所述用电数据的用电特征,所述负荷识别模块利用接收到的所述特征量对所述用电数据的用电特征进行识别,识别出用电设备的种类和所述设备的用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017374.3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检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测试主机系统将负荷数字波形信号发送至测试从机;通过所述测试从机将接收到的所述负荷数字波形信号发送至辨识模块;通过所述辨识模块对接收到的所述负荷数字波形信号进行辨识,获取所述负荷数字波形信号的辨识结果;通过所述辨识模块将所述辨识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从机;通过所述测试从机将接收到的所述辨识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主机。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0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35082.5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压台区层级化的负荷识别系统及方法,属于高级量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表箱感知层,包括:智能物联电能表和二级采集终端;智能物联电能表连接低压用户,采集低压用户的用电数据,对用电数据进行细粒度负荷辨识,获取低压用户的状态信息;二级采集终端接收智能物联电能表获取的状态信息上传至台区感知层;台区感知层,所述台区感知层包括:一级采集终端;一级采集终端接收状态信息,对状态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和边缘计算,获取识别数据,使用识别数据进行负荷识别。本发明通过两层感知终端部署实现低压台区全状态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89565.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计量芯输出负荷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控制用电设备电力线上串入录波器,打开用电设备,录制用电设备工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经主控制器输出测试波形;将电压电流波形传输至主控制器,对电压电流波形与测试波形对比,获取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计量模组输出的波形数据的正确性。本发明可以通过波形对比准确的检测出电能表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1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66482.7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电负荷特征库的负荷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单元对电负荷特征库中的影响用电设备的第一用电数据和特征库存储的第二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所述第一用电数据和第二用电数据上传至对比单元;监测单元采用非侵入的方式监测所述电负荷特征库的负荷情况和负荷的运行状态,并将所述负荷情况和负荷的运行状态通过采集单元上传至对比单元;对比单元根据所述负荷情况和负荷的运行状态对所述第一用电数据和第二用电数据进行一一对比,以确定变化数据,并将所述变化数据上传至识别单元;识别单元提取所述变化数据中的差异特征,并根据所述差异特征对用电负荷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5218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25761.2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集负荷数据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负荷录制设备模块,接在用户总线处,录制并存储用户电器的不同信号的瞬态变化数据、不同信号的幅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和用户的用电信息;负荷监测终端模块,连接用户电器,获取电器的用电数据,并将所述用电数据上报至负荷监测管理模块;负荷监测管理模块,采集用户电器负荷数据。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各种场景的负荷运行数据进行准确监测与录制,从而使非介入式负荷感知算法开发人员对负荷运行的特征进行更全面、更深入与更直观的使用,提高了非介入式负荷感知算法的研发水平,并实时监测用电信息,实现用电异常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47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17374.3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检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测试主机系统将负荷数字波形信号发送至测试从机;通过所述测试从机将接收到的所述负荷数字波形信号发送至辨识模块;通过所述辨识模块对接收到的所述负荷数字波形信号进行辨识,获取所述负荷数字波形信号的辨识结果;通过所述辨识模块将所述辨识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从机;通过所述测试从机将接收到的所述辨识结果发送至所述测试主机。
-
公开(公告)号:CN11072720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11373.7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网互动的随器量测设备及家用负荷控制方法,包括:家居环境感知模块对家用负荷所处的家居环境进行感知,以获取家居环境感知信息;家电状态感知模块感知家用负荷的工作模式,对家用负荷处于运行状态时的运行电压值和运行电流值进行测量;控制器将家居环境感知信息、运行电压值和运行电流值发送至综合控制终端;控制器接收综合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策略;家电控制模块根据控制策略对所述家用负荷进行控制,以减少电网运行负荷波动。本发明的随器量测设备能够从台区层面实现对智能家电的整体性调控,能够减少电网运行负荷波动,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从而为用户减少了能源消费,也为电力公司降低设备运行风险提供了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1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507559.X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双模通信单元通信性能与协议的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选择待测双模通信单元的测试类型,根据测试类型生成信号指令,根据信号指令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根据测试信号生成相应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和/或测试信号生成测试结果。由此,本发明通过确定测试类型,选用相应的设备生成测试信号,然后根据测试信号生成反馈信号后发送到测量设备进行待测双模通信单元通信性能与协议的测试,实现了测试环境构建,待测双模通信单元管理,测试组件状态自动控制与数据读取,从而在测试过程中实现了测试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干预,为双模通信单元的入网检测、供货检验、故障检测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231557.2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巫钟兴 , 刘宣 , 祝恩国 , 赖国书 , 李建新 , 赵兵 , 林繁涛 , 陈昊 , 郑安刚 , 唐悦 , 朱子旭 , 杜艺娜 , 叶方彬 , 王朝亮 , 詹文 , 夏桃芳 , 高琛 , 吴彤 , 李丹 , 孙丽娜 , 倪琳娜 , 刘兴奇 , 张宇鹏 , 窦健 , 郄爽 , 丁忠安 , 陈前 , 王雅平 , 韩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DL/T 698.45协议传输效率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DL/T698.45协议映射表中的对象短标识;获取所述对象短标识对应的读取、设置和操作应用服务;将所述应用服务的数据自解析部分去除,获取精简的应用服务;将所述对象短标识和精简的应用服务进行组合,获取精简的DL/T698.45协议,通过所述精简的DL/T698.45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解决现有技术DL/T 698.45协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