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14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24448.6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K9/62 , G06F17/18 , G06F17/11 , G06F16/903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配电网线损异常诊断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导致线损异常的影响因素获取多个配电网数据,分别计算各配电网各影响因素对应的特征数据,功率因数、供电电量、线损率平均值、线损率变化系数和电表开盖记录;通过轮廓系数作为评价标准,确定最佳聚类中心数;基于所述最佳聚类中心数,对所述特征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聚类;从所有特征数据中选择与聚类中心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特征数据作为线损异常点。本发明利用K-means聚类算法无监督的特点,设计出具备海量处理线损异常数据的方法,提高了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1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55435.2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5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台区线损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预先设定的线损率的影响因素指标,获取多个连续时刻的配电网台区对应的各影响因素指标值,构建各影响因素指标值序列;将所述各影响因素指标值序列输入预先构建的线损计算模型,得到配电台区的线损率序列,本发明中的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模型将线损序列分解成不同频率尺度的线损子序列,基于各线损子序列频率的波动性分别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使得线损计算模型更加精确,进而实现对配电台区线损的准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42986.1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储混合配电网功率协调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交直储混合配电网参数;基于所述交直储混合配电网参数,利用预先建立的交直储混合配电网功率优化模型,确定新型源荷储设备和交直储混合配电网中换流器的时序功率;所述交直储混合配电网功率优化模型,以新型源荷储设备的运行特性为约束建立;所述新型源荷储设备的运行特性包括出力特性、时序特性和功率调控能力;本发明根据新型源荷储设备的运行特性建立交直储混合配电网功率优化模型,依据优化模型计算各新型源荷储设备和电网换流器的时序功率,并基于得到的时序功率实时协调各新型源荷储设备和换流器的功率,解决了配电网电压越限、功率不足、峰谷差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70436.6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当配电网发生故障形成孤岛且配电网重构后依然未恢复供电时,基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故障时段配电网净负荷功率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判断是否对未恢复供电的孤岛进行供电;本发明基于气象条件和日期类型采用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对故障时段配电网净负荷功率进行预测,可降低分布式电源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且依据预测的数据能够快速进行配电网故障恢复,并提升故障恢复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0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25528.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配用电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串联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电弧检测成本高、可靠性差以及检测速度慢的问题的技术问题。包括:步骤S101获取滤波前后负载输入电压;步骤S102初步判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是否发生电弧故障,若是,则转至步骤S103,否则返回步骤S101;步骤S103判断负载输入电压被滤除的高频部分是否越限,若是,则转至步骤S104,否则返回步骤S101;步骤S104令越限次数加1,并判断越限次数是否不小于预设次数,若是,则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发生电弧故障,否则重新获取滤波前后负载输入电压并返回步骤S103。该方案充分发现总结电弧自身特点加以利用,从而简化算法,实现更简易高效的电弧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80339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9237.X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暂态与稳态混成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配电网系统的状态空间矩阵求解特征频率划分暂态仿真计算区和稳态仿真计算区;对所述稳态仿真计算区和暂态仿真计算区间隔每个基准周期进行交互并匹配接口的潮流值直至仿真结束;拼接稳态仿真计算区和暂态仿真计算区的仿真结果,输出完整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仿真结果。实现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暂态仿真和稳态仿真中不同时间尺度仿真的协同统一,能够解决大规模网络下的仿真计算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61809.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实时仿真时间校正方法及装置,包括:在配电网仿真模型中的从仿真模型中设置虚拟电源,并获取配电网仿真模型在并行仿真时主仿真模型的电源电压和从仿真模型的虚拟电源电压,根据所述主仿真模型的电源电压和从仿真模型的虚拟电源电压确定所述主仿真模型与从仿真模型间的虚拟功率,根据主仿真模型与从仿真模型间的虚拟功率对从仿真模型的仿真时间进行校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主仿真模型与从仿真模型间仿真时间的校正,解决了多仿真机之间的时间同步问题,保证了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4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51908.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数模混合仿真接口阻抗参数的提取方法,包括:将获取物理侧的电压和电流采样信号;利用二阶广义积分器提取所述采样信号的正交分量;基于所述正交分量利用预先设定的阻抗提取计算式计算设置于数字侧与物理侧之间的阻尼阻抗接口的阻抗参数;其中,所述阻抗参数包括:电阻和电感。较好的解决了接口延时的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数模混合仿真的仿真精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446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00576.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光接地故障物理模拟仿真实验装置、方法和系统,包括:第一石墨棒、第二石墨棒、支撑绝缘子、可调阻抗、步进电机组合和控制模块;第一石墨棒的放电尖端与第二石墨棒的放电尖端平行对立放置,第一石墨棒放置在支撑绝缘子上,尾端接入配电线路,第二石墨棒固定在控制模块上,棒体通过可调阻抗接地;步进电机组合分别与第二石墨棒和控制模块连接,控制第二石墨棒与第一石墨棒的放电尖端相互靠近,形成电弧;步进电机组合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组合和第二步进电机组合;本发明可进行配电网弧光接地故障不同放电频率、相位、接地电阻的可控,解决了以往配电网弧光接地故障模拟装置功能单一、操作不方便、配置不灵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230875.0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运行状态协同感知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a.对电网的物理侧进行运行状态感知,若电网的物理侧的运行状态异常,则执行步骤b,否则重复步骤a;步骤b.判断电网的物理侧恶意攻击指标是否越限,若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发出电网的物理侧运行状态异常告警;步骤c.判断电网的信息侧异常度指标是否越限,若是,则执行步骤d,否则发出电网的物理侧运行状态异常告警;步骤d.计算电网的物理异常度和信息异常度,并将所述物理异常度和信息异常度进行数据融合,根据数据融合的结果进行故障定位;本发明能够同时反映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间状态交互影响和时空映射关系;避免误报和漏报,有利于及时定位风险源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