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9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22045.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庆 , 张海东 , 高胜强 , 卜帅羽 , 蒋利民 , 张思瑞 , 李昊 , 王占博 , 卜凡鹏 , 成岭 , 马美秀 , 覃剑 , 郭京超 , 郭炳庆 , 张静 , 林晶怡 , 李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耦合供能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地埋管循环子系统、热泵循环子系统、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多个PVT循环子系统;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埋于用户相关的预设区域地底;所述热泵循环子系统分别与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连接;多个所述PVT循环子系统分别安装在不同用户的房屋顶部并与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连接;所述PVT循环子系统用于为安装所述PVT循环子系统的用户房间提供生活热水和电能;还用于通过地埋管循环子系统与浅层地能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太阳能跨季节储能;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热泵循环子系统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为所有用户房间进行制冷和供暖;实现能源产供储用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682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08359.1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D19/10 ,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站电补热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集中供暖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采用单纯型法求解预先构建的综合效益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集中供暖系统中电补热设备的优化控制方案;其中,所述电补热设备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热泵、燃气锅炉、一次调节阀门、循环泵,所述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热泵出力、燃气锅炉出力、一次调节阀门的开度、循环泵转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提高供暖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控制热泵的出力与调节阀门的开度,在保证供暖的同时,换热站可作为负荷聚合商将热泵作为柔性可调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和响应电价,从而提高换热站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9531037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23193444.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庆 , 张海东 , 高胜强 , 卜帅羽 , 蒋利民 , 张思瑞 , 李昊 , 王占博 , 卜凡鹏 , 成岭 , 马美秀 , 覃剑 , 郭京超 , 郭炳庆 , 张静 , 林晶怡 , 李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电耦合供能系统,包括:地埋管循环子系统、热泵循环子系统、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多个PVT循环子系统;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埋于用户相关的预设区域地底;所述热泵循环子系统分别与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连接;多个所述PVT循环子系统分别安装在不同用户的房屋顶部并与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连接;所述PVT循环子系统用于为安装所述PVT循环子系统的用户房间提供生活热水和电能;还用于通过地埋管循环子系统与浅层地能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太阳能跨季节储能;供能末端循环子系统和所述热泵循环子系统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所述地埋管循环子系统为所有用户房间进行制冷和供暖;实现能源产供储用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4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54092.2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体绝缘性能检测、保护装置及方法,包括:在蓄热体内部设置多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均布置一个热电偶,针对局部放电而导致热电偶11输出较大的热电动势的原理,设置预设温度阈值,当信号处理模块12将该较大的热电动势测量得到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曲线上对应时刻的温度值作差,差值的绝对值超过该预设温度阈值时,当前时刻的温度值出现波动,当预设采样周期内获取的温度值出现波动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判定蓄热体绝缘性能受损,从而在原有设计基础上无需新增设备,即可实现热电偶测温的功能性扩展,大大降低了供电系统故障跳闸率,避免了部分电气故障时导致的设备损坏,同时也可做为蓄热体绝缘结构设计的检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7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562853.9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制氢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分别获取氧气侧分离器和氢气侧分离器的压力值;计算氧气侧分离器和氢气侧分离器间的压力差值;判断压力差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当压力差值超过第一阈值时,基于氧气侧分离器和氢气侧分离器间的压力差值,控制第一压力容器通过第一管路向氧气侧分离器进行补水,以使氧气侧分离器和氢气侧分离器间的压力差值小于第一阈值。通过将氧气和氢气进行分离,避免氢、氧两侧气体混合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通过对压力差值进行计算,当压力差值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压力容器通过第一管路向氧气侧分离器进行补水,实现对气体进行精准调压。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38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1134108.0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4D15/02 , F24D13/04 , F24D19/10 , F24D101/20 , F24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储热供热装置,包括发电模组、以及由储热供热模组、末端供热设备、毛细真空驱动泵通过管路连通而成的相变介质循环通道;储热供热模组内设有对经过储热供热模组的相变介质进行加热的储热件,发电模组产生电能存储在储热件中;毛细真空驱动泵用于为相变介质在相变介质循环通道内流动提供驱动力;末端供热设备供其内部相变介质的热量向外释放。该独立储热供热装置形成小型发电-储热-供热在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设备简单易组装,储热供热模块分组储热释热,且独立运行,设备灵活性高,便于输送和维修,减小运维成本及用户供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21451.3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EM电解制氢装置及布置方法,包括同轴顺次布置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电解单池和第三端板;第二端板的厚度小于第一端板的厚度;在第二端板与第三端板之间可拆卸安装有定位杆件;在第一端板和第三端板之间可拆卸安装有多个装配杆件;装配杆件和定位杆件均设置于电解单池的周侧。将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分体设计,从而将厚端板传递载荷和薄端板精细加工耐腐蚀的使用需求相分离,实现部件的合理设计与可靠制备,同时利用定位杆件和装配杆件的分体设计,将装配环节拆分为整堆初步封装环节与载荷封装环节,大幅减少了电解堆成堆密封前需拧紧的螺栓数量与时间,避免了装配期间膜电极等部件缺水褶皱破损的问题,提升了电解堆的研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3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34108.0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4D15/02 , F24D13/04 , F24D19/10 , F24D101/20 , F24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储热供热装置,包括发电模组、以及由储热供热模组、末端供热设备、毛细真空驱动泵通过管路连通而成的相变介质循环通道;储热供热模组内设有对经过储热供热模组的相变介质进行加热的储热件,发电模组产生电能存储在储热件中;毛细真空驱动泵用于为相变介质在相变介质循环通道内流动提供驱动力;末端供热设备供其内部相变介质的热量向外释放。该独立储热供热装置形成小型发电-储热-供热在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设备简单易组装,储热供热模块分组储热释热,且独立运行,设备灵活性高,便于输送和维修,减小运维成本及用户供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7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62853.9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制氢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分别获取氧气侧分离器和氢气侧分离器的压力值;计算氧气侧分离器和氢气侧分离器间的压力差值;判断压力差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当压力差值超过第一阈值时,基于氧气侧分离器和氢气侧分离器间的压力差值,控制第一压力容器通过第一管路向氧气侧分离器进行补水,以使氧气侧分离器和氢气侧分离器间的压力差值小于第一阈值。通过将氧气和氢气进行分离,避免氢、氧两侧气体混合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通过对压力差值进行计算,当压力差值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压力容器通过第一管路向氧气侧分离器进行补水,实现对气体进行精准调压。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5221.6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 H01M8/04746 , H01M8/04791 , H01M8/04089 , G01N13/00 , G01N21/85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结构均质测量模块及氢电堆内部两相流状态测试系统,属于氢能技术领域,所述多孔结构均质测量模块,包括模块框架及动态测试设备,所述模块框架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观察窗、气体入口、液体入口及液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处设置有多孔均质板,所述多孔均质板的内侧设置有被测多孔层,所述观察窗处设有倍率放大镜,动态测试设备正对所述倍率放大镜,所述模块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发光板及反光镜,其中,所述反光镜正对发光板,该系统的成本较低,且试验验证过程的真实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