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3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2984.5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N3/098 , G06N3/0442 , G06Q50/06 , H02J3/00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用电负荷进行预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选择边缘终端的历史负荷数据,基于所述历史负荷数据建立边缘终端的分项训练集合;对所述分项训练集合进行数据格式处理;基于经过数据格式处理后的分项训练集合,通过机器学习随机梯度下降SGD算法计算边缘终端的分析预测模型权重系数;基于多个边缘终端计算出的分析预测模型权重系数,通过联邦学习算法计算累加分析预测模型权重系数;基于所述累加分析预测模型权重系数,通过累加分析预测模型对预设步长期间内的用电负荷进行预测,获取用电负荷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6220.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H02J3/24 , H02J3/38 , H02J3/14 , H02J1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与可调负荷参与电网调频的方法及系统,属于负荷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采集电网分布式光伏与可调负荷的运行信息;根据述运行信息,构建电网的频率动态模型,基于所述频率动态模型计算得到电网受到扰动后的频率变化曲线,根据所述频率变化曲线确定所述电网在不同控制方式下频率的最低点;根据所述频率的最低点,确定频率差值裕度指标;将所述频率差值裕度指标与所述频率差值裕度指标的上下界,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向所述电网输入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电网分布式光伏与可调负荷进行调频动作。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安全稳定性,避免了系统频率越界的恶劣情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9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32381.6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大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包括:S1、通信发送方利用混合通信机制向通信接收方发送通信请求;S2、通信接收方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核实校验,根据通信数据类型匹配待传输大数据的专属传输通道;S3、根据待传输大数据的属性,对所述待传输大数据进行加密及压缩处理;S4、组建混合卫星链路网络,利用动态路径寻优算法确定所述待传输大数据的传输路径;S5、数据接收方对接收的大数据传输参数进行确定并反馈数据传输评价。本发明通过构建混合卫星链路网络,布局全覆盖全地区的低轨卫星网络及监控中转作用的中轨卫星网络,实现用户端大数据的及时共享传输,采用动态路径寻优技术,有效提高卫星通信效率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961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76317.8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叶方彬 , 王伟峰 , 祝恩国 , 张海龙 , 郑国权 , 汪金荣 , 刘岩 , 章一新 , 阿辽沙·叶 , 袁佳明 , 卢继哲 , 凌辉 , 李然 , 孙云鹏 , 任毅 , 侯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采集区域信息,根据采集区域信息部署对应的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封装、压缩以及加密,确定压缩加密后的数据;根据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特征,配置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物联网设备及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参数,建立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物联网设备及地面站之间的通信连接;对通信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得到最佳传输参数;物联网设备根据最佳传输参数将压缩加密后的数据传输到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基于最佳传输参数将压缩加密后的数据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接收数据并进行解密和处理,完成数据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95560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8929.2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的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用于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的试验流程和自动化测试进行控制;前置机,用于根据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对各模块进行功能调控;程控电压源,用于为被测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提供需求的电能量;工位接驳模块,用于自动连接被测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的电源接口;整机功耗测试模块,用于测量被测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的整机功率消耗值;工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表位电能量输入、信号通道的通断;带载能力测试模块,用于测量被测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接口的带载能力;测试接口,用于将被测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的对位接口连接至工位控制模块、整机功耗测试模块;测试表位,用于安装被测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13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507559.X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双模通信单元通信性能与协议的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选择待测双模通信单元的测试类型,根据测试类型生成信号指令,根据信号指令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根据测试信号生成相应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和/或测试信号生成测试结果。由此,本发明通过确定测试类型,选用相应的设备生成测试信号,然后根据测试信号生成反馈信号后发送到测量设备进行待测双模通信单元通信性能与协议的测试,实现了测试环境构建,待测双模通信单元管理,测试组件状态自动控制与数据读取,从而在测试过程中实现了测试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干预,为双模通信单元的入网检测、供货检验、故障检测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0006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010609234.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5 , H04L67/1095 , H04L67/12 , H04L6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电台区智能终端的基础应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单元、本地通信管理单元、无线远程拨号管理单元和模组管理器;数据中心单元负责对智能终端内的数据、参数进行分类存储与管理,为各高级应用提供操作接口;本地通信管理单元负责对智能终端所配置的本地通信模块进行管理,完成对通信模块的初始化和档案同步,并能够通过实现通信模块与其从属通信节点的数据交互;无线远程拨号管理单元负责智能终端拨号连接,状态监控和数据统计功能;模组管理器负责对接入到智能终端的功能模组进行识别和管理,实现对不同类型模组的快速接入和高效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37405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845093.8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IPC: G01R19/175 ,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同步时钟的工频过零计数时标校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力通信和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工频过零信号源;过零电压驱动电路;过零检测电路;通信信号分离电路;通信侦听电路;计数和锁存电路;控制和计算电路。本发明基于网络中央节点设备所发送的信标报文、工频过零计数时标报文完成对被测设备工频过零计数时标误差的测量,且测量的每个步骤均可进行测量精度的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726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843703.0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41/0823 , H04L41/12 , H04L41/14 , G08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表箱仿真装置及方法,属于用电信息采集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单元;通信模块支持单元;232转换汇集单元;噪声模拟单元;控制单元;表前开关;装置电源;屏蔽单元。本发明具备灵活配置功能,减小了设备体积和复杂度,同时体现了通信环节的各个关键环节的优点,克服了在测试中使用实体智能表箱的不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46414.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一体协同的分布式光伏分层分级调控方法及系统,属于分布式光伏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预设用户层并网自治策略、台区层边端自控策略和区域层聚合调控策略,通过明确的分层调控策略,有效减少层级间的信息交互,降低通信成本。本发明考虑了多种控制类型,以满足从即时应急响应到长期规划的各种控制需求。本发明明确了区域层、台区层和用户层之间的优先级,确保在冲突或紧急情况下按照既定的优先级进行操作,实现不同层级的配合,提高控制精度和控制的响应时间,保证电网实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现有分布式光伏控制技术的通信成本高、无法满足多种控制需求以及无法保证电网实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