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8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18247.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10 , G01F2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方法包括:根据待测大坝的工程设计参数建立三维渗流模型;根据所述三维渗流模型建立渗漏量计算模型,所述渗漏量计算模型用于指示渗漏量与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下游坝体水位线用于指示下游坝体的水位高程分布;实时获取待测大坝的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根据所述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并基于渗漏量计算模型计算待测大坝的渗漏量。本发明检测难度低、准确度高,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18151.0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方法包括:在待测大坝的下游施工围堰上方开槽,建立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总渗漏量计算模型;根据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和总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实时检测待测大坝的第一渗漏量、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根据检测得到的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并基于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计算第二渗漏量,将检测得到的第一渗漏量和计算得到的第二渗漏量相加得到待测大坝的总渗漏量。本发明检测难度低、准确度高,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
-
公开(公告)号:CN11209557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61009.4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管道机器人的监测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大坝下游侧的两个监测断面之间开挖一条U型沟槽;在所述U型沟槽内铺设用于安装管道机器人的导轨管,所述导轨管的两端向所述U型沟槽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在所述大坝下游侧的两个观测厂房内;定期将所述管道机器人放入所述导轨管上,对比所述管道机器人沿所述导轨管的移动路径以判断所述大坝的沉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管道机器人的监测实施方法,解决现有沉降监测手段在高水压、高土压、大变形的工程中无法提供稳定和精确的监测数据等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480970.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GNSS多路径改正模型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动态双差逐历元对GNSS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得到监测点的三维坐标数据,提取其中观测时段中的所有历元数据,形成GNSS数据序列;对垂线观测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与GNSS数据序列进行配准形成一一对应的垂线测值序列;在预设时间内同步观测修正过程中动态调整修正权值,获得垂线测值修正序列;根据垂线测值序列粗差剔除后的GNSS数据进行修正,得到GNSS坐标双差残差修正序列,最后利用滤波方法去噪分离出具有重复性的多路径信号进而建立多路径改正模型。通过在在GNSS多路径改正模型中加入了垂线数据分量,提高GNSS观测成果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229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8299.5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E平台的水工建筑成套监测设备展示方法及系统,涉及水工建筑模型展示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建立各监测设备的图例资源,以监测设备的图例资源构建成套监测设备库,对成套监测设备库进行配置后由CATDynamicGP类型的图元进行绘制,不仅解决了监测设备类小体积设备在大水工建筑物模型上因为体积太小而无法展示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成套监测设备中的所有设备同时缩小或放大的可视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3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73629.2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伸缩沉降管、沉降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伸缩沉降管包括相互插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位于第二管道的上方,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的间隙内填塞密封件;所述第一管道的下部外围设置横向板,所述横向板垂直于第一管道的轴线。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坝高超过150m以上的土心墙堆石坝而言,沉降监测对沉降管的埋设精度要求高,沉降管受挤压、过度弯曲、卡孔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无法正常观测,且电磁沉降环容易消磁的问题,实现能在高围压条件下适应变形,达到适应高堆石坝心墙沉降变形监测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85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37774.3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4/32 , C04B28/04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云母改性剂及其应用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云母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低热硅酸盐水泥290~330kg/m3、细砂738~765、5~20mm骨料1200~1350kg/m3、水55~85kg/m3和云母改性剂2~4kg/m3。该云母改性剂可直接添加含有云母的建筑材料中,对云母进行改性,提高细骨料云母与水泥石界面结合力,且添加有云母改性剂制备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有所提升,即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工程上采用人工清除、磁选清除云母片的繁琐工艺,直接在混凝土中添加改性材料就可以解决云母对混凝土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5238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94880.9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一种用于岩体变形监测的传感器连接装置,包括传力杆,所述的传力杆一端锚固于岩体内,另一端上固定有横担片,横担片上穿设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一端与横担片固定,另一端设置于套筒内;传力杆、位移传感器和套筒均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且传力杆、位移传感器和套筒外部罩设有保护罩;保护罩通过灌浆固定在岩体的岩孔中,岩孔中还设有锚固杆,锚固杆与套筒一端通过拉簧连接;位移传感器由套筒远离锚固杆的一端伸入套筒内。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位移传感器无法重复使用问题,以及避免岩体变形不规则导致的监测作业障碍,并结合拉簧通过弹力变化作为岩体变形量参考指标,进一步保证了监测结果数据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8450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832545.1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监测自动化组网方法,建立一套功能齐全、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的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以解决人工观测仪器的精度和频次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监测自动化管理系统,所述监测自动化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多种连接方式的网络结构型式;监测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监测站、监测管理站和监测管理中心站;本发明成功解决了监测自动化系统在复杂水电工程中无法组网或组网后易破坏等问题,已在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一些复杂水电工程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实例,对水电工程实现监测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持久耐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02730.3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电磁沉降系统管口高程精确测量方法,假定水准仪最大架设高度为H米,沉降管管口距离填筑面为L米;(1)当L≤H‑0.55m时,将水准尺置于管口之上,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就近从控制点引测管口高程;(2)当H‑0.55m<L≤2m时,在沉降管管口对角上各安装一个360°棱镜,就近从控制点采用三角高程法测量管口高程;(3)当2m<L≤2.45m+H时,在沉降管管口对角上各倒挂安装一个精密水准尺,就近从控制点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引测高程;(4)当L>2.45m+H时,采用第(2)种方法测量管口高程。该方法根据沉降管管口离地高度情况,灵活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法和三角高程法获取管口高程,提高了沉降管管口高程测量精度,确保大坝沉降量监测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