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6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14275.3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混凝土变形试验装置,包括压力室、压水缸、伺服电机、压头,所述压力室内设置有水和待测试件,且所述压力室内顶部贯穿式设有所述压头,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压水缸通过铜管连接,所述压水缸内设置活塞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且所述活塞套设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表面上。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测量沥青混凝土在变形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了解特定沥青混凝土孔隙率是否有超过3%的可能性、体积变化的大小以及发展过程,为工程人员提供判别依据,且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9065213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2818449.1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公开一种沥青混凝土变形试验装置,包括压力室、压水缸、伺服电机、压头,所述压力室内设置有水和待测试件,且所述压力室内顶部贯穿式设有所述压头,所述压力室与所述压水缸通过铜管连接,所述压水缸内设置活塞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且所述活塞套设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表面上。有益效果:本实用能够测量沥青混凝土在变形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了解特定沥青混凝土孔隙率是否有超过3%的可能性、体积变化的大小以及发展过程,为工程人员提供判别依据,且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945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39497.4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接缝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微波激振腔和加热辐射腔,其中,所述微波激振腔位于所述加热辐射腔的顶端,且所述微波激振腔与所述加热辐射腔通过波导管相通,所述微波激振腔内设置有变压器和磁控管,所述变压器的电源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磁控管的两极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变压器提供电压,致使磁控管产生微波来进行加热,不仅使得冷接缝加热速度快,可在5分钟以内将沥青混凝土从常温加热至100℃以上;而且加热效果更均匀,沥青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10℃。避免了容易出现沥青混凝土表面烧焦、老化,内部温度仍不足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32250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645218.6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复合预应力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水工混凝土结构加固系统领域,水工混凝土结构复合预应力加固系统,包括:预应力碳纤维板,预应力碳纤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锚固机构和第一张拉机构固定在水工混凝土T型梁底端;还包括至少两根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对称定在水工混凝土T型梁底部的两侧面的隔板的下方,预应力钢绞线的一端与第二张拉机构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锚固机构连接;施工方法包括,包括:放线定位、基面处理;锚具安装;预应力碳纤维板、预应力钢绞线安装敷设;配胶、涂抹碳纤维板粘接剂;预应力张拉、锁定;表面封闭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复合预应力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能有效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高结构承载力,同时能减少结构的挠度变形,并能起到减少和封闭裂缝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52165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883948.5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F16L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CCP管的预应力碳纤维补强加固结构设计,所述PCCP管预应力碳纤维补强加固结构从内侧到外侧依次包括:柔性防渗涂层、碳纤维布层、弹性及刚性组合垫层以及PCCP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本发明提供的PCCP管预应力碳纤维补强加固结构,通过设置弹性垫层,在保证PCCP管没有明显受力的前提下,增加了碳纤维布层的变形量,从而增加了碳纤维布层所能承受的拉应力,即预应力碳纤维,进而减小了分散到PCCP管的应力,避免了PCCP管混凝土出现裂缝或预应力钢丝断裂,使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最大程度地增加了碳纤维对PCCP管的补强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51370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65990.2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南水北调东干渠管理处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道临时封堵堵头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一体成型的粘结部分和堵头主体,其中,所述粘结部分为环状,其外径与地下管道的内径相匹配,用于与地下管道内壁相粘结;所述堵头主体为中空的半圆体,且其与粘结部分连接的横截面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粘结部分的内径和外径一致;所述粘结部分和堵头主体均采用碳纤维布层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地下管道临时封堵堵头及其制作方法,充分利用了碳纤维材料质量轻、抗拉强度高、同混凝土基面粘结性能优异的特点,采用碳纤维片材形成的壳体作为临时堵头,能承受大直径地下管道检修期间的内水压;使制备的临时堵头,承载大、结构轻巧、施工便捷、便于拆卸,比较适合大直径地下管道的临时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401846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052943.9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2B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坝沥青混凝土防渗体与基础混凝土体之间的滑垫式接头连接结构,在混凝土体表面涂刷有粘结剂形成粘结面,在所述粘结面上粘贴有塑性腻子滑垫层,所述塑性腻子滑垫层上浇筑有沥青混合料过度层,所述沥青混合料过渡层或塑性腻子滑垫层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或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应用滑垫式接头结构,使沥青混凝土防渗体,包括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具备沿着滑垫的滑动能力,确保沥青混凝土防渗体滑动后与基础混凝土间不开裂、不漏水,以防止渗漏水对大坝及其基础的侵蚀,提高大坝的运行可靠性;粘接层可确保塑性腻子滑垫层在沥青混凝土防渗体的滑动过程中与基础混凝土体表面不脱开;过渡层由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形成,沥青混合料可以是沥青砂浆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可确保沥青混凝土防渗体不贯穿塑性腻子滑垫层,不降低接头的滑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5040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200731.X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窦铁生 , 夏世法 , 石维新 , 徐邦敬 , 杨进新 , 冯启 , 郑艳侠 , 王东黎 , 李蓉 , 张奇 , 桑亮 , 刘江宁 , 陶海军 , 赵波 , 胡赫 , 郑亚平 , 程冰清 , 李守辉
IPC: F16L55/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16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CP断丝管内部补强加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施工设计,准备DXE弹性材料、碳纤维片材材料;步骤B:检查并修补平整PCCP混凝土管芯内表面,将修补后的混凝土管芯内表面清洗干净并干燥。本发明PCCP断丝管内部补强加固方法,充分利用各材料的自身特点,不需要沿管线外部开挖,施工方法简便快速、投资节省、防渗效果优异、抗冲磨性能好、无毒环保,可用于饮用水工程断丝管补强加固施工。本发明充分发挥补强防渗复合里衬组合结构的各种材料的性能优势,进行最佳组合,其组成结构搭配合理,PCCP断丝管整体结构补强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55735.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新疆水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永久保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保温模板技术领域,由相互连接的模板单元拼装而成,模板单元包括面板、支撑网格、承力凸块和保温结构;支撑网格设置在面板的内侧面上,包括交错设置的密肋梁;承力凸块间隔设置在密肋梁的外侧面上;保温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接触,包括保温板、保温层和保温扣板;保温板填设在支撑网格内,并与面板内侧面固连,保温板与支撑网格共同将面板的内侧面铺满;保温层涂设在密肋梁外侧面上;保温扣板贴设在承力凸块外侧面上。本发明将传统平整接触面的保温板根据结构不同高度粘结面拆分为区域块,并通过支撑网格进一步定位,能够增强保温板与面板的连接强度,降低二者剥离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0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86445.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山东沂蒙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熔化罐及沥青混合工艺,该沥青熔化罐内部设有水平平台将该沥青熔化罐分成上下两层空间,可对两层空间内的沥青进行双层搅拌,此外还在熔化罐外部设有循环管道及循环泵。该沥青熔化罐能显著提高沥青熔化的速度,水平平台和外循环设计能够减少沥青与沥青外加剂混合死区,提高二者混的均匀度,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及施工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