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3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446164.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生态海绵城市的水综合循环系统,其包括城市河道、生态跌水增氧区域、生态湿地区域、以及绿地公园区域。其中,绿地公园区域的地底设置有调蓄池,充分利用地底空间,与城市河道、生态跌水增氧区域、生态湿地区域一起共同提供了充足的蓄水容量,保障生态海绵城市对于雨水的滞留、积蓄能力;区域内的水体在城市河道、生态跌水增氧区域、以及生态湿地区域之间循环流动,经过生态跌水增氧区域增加水体整体的含氧量,并通过生态跌水增氧区域、城市河道、生态湿地区域的植物、微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蓄池的净化单元进行净化,保证区域水质,实现生态海绵城市的净水功能,并对雨水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6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59933.5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T17/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海绵城市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目标城市的特征信息,生成目标城市的城市三维模型;从模型数据库中获取与城市三维模型相匹配的目标海绵城市设计模型,对目标海绵城市设计模型进行仿真测试,得到包含有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运行能力的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输出目标城市的设计方案。通过本申请实施,一方面,能够全方位、直观地展示城市地形、建筑、排水设施等要素,使设计更加精确全面。另一方面,不受限于专家自身经验,可通过仿真测试,在不同降雨条件下评估设计方案的运行能力,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提升设计效率与降低成本、增强多方协调与决策支持以及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8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6744.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景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方法通过对景观的全时客流量进行区间划分,并在对应的客流量开启对应的功能,不需要人工启闭也不需要根据制定计划启闭,使得景观能够依托于实时客流量进行启闭,为了能够依托于实时客流量本申请还使用了预测技术手段来预测即将到来的客流量或者实时客流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水景控制能够较为明显地提升水晶的利用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工启闭带来的主观误差以及失误。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1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59351.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G06Q50/26 , G06F16/245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与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水环境特征数据和相应的监测指标数据;将特征数据转化成统一的格式,并按照类型顺序进行排列;确定至少一个监测维度,依次检测所述特征数据中是否存在相应的监测指标;每确定一个所述监测指标存在时,将当前所有存在监测指标和各监测指标对应的数值组成一个监测维度;分别建立各所述监测维度和相应水环境数据的对应关系;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存储水环境数据标识;检索时,将检索条件转化成多个监测维度,根据监测维度提取相应数据库中的全部水环境数据标识。本发明可以提高水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26545.5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污染监测技术领域,方法针对目前农业用地情况复杂、资料收集难度大、污染负荷计算繁琐等弊端,提出了面源污染产生量的评估方法,通过降水数据、计算区域面积、农业用地农耕数据、溢流污染物浓度检测值等计算得到农业用地的面源污染产生量,同时还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农耕面积与农耕耗材用量的线性回归关系,实现了面源污染产生量的预测功能,同时通过获取农业用地的降水有效负荷来计算超出有效负荷的产生量,并将超出的量定义为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使得本申请的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不仅得到量化,同时还能通过计划耕作面积和计划用料即可得到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59351.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G06Q50/26 , G06F16/245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与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水环境特征数据和相应的监测指标数据;将特征数据转化成统一的格式,并按照类型顺序进行排列;确定至少一个监测维度,依次检测所述特征数据中是否存在相应的监测指标;每确定一个所述监测指标存在时,将当前所有存在监测指标和各监测指标对应的数值组成一个监测维度;分别建立各所述监测维度和相应水环境数据的对应关系;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存储水环境数据标识;检索时,将检索条件转化成多个监测维度,根据监测维度提取相应数据库中的全部水环境数据标识。本发明可以提高水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22745808U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21335869.7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材栏杆,包括地梁、立柱、扶手、栏板和挡水件。地梁设置于地面;立柱设置于地梁上;扶手设置于两个立柱之间;栏板设置于扶手的底部且位于栏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立柱相连接,栏板和地梁之间形成有镂空部;挡水件设置于栏板和地梁之间以将镂空部阻挡;其中,挡水件与地梁可拆卸连接。当位于洪灾较多的地理位置时,挡水件可防止水流通过该镂空部通过河道进入道路,可起到保护两岸的安全;当位于洪灾较少的地理位置时,可将挡水件进行拆卸,此时镂空部不被阻挡,使得石材栏杆更加美观。通过这样的设置,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来改变石材栏杆的功能,使得该石材栏杆更加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222796295U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21562857.8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浪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调节防浪墙,包括墙体和调节组件。墙体用于对波浪进行阻挡;调节组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墙体相抵接,另一端与坝体相抵接;其中,当波浪拍打至墙体上时,墙体可通过弹性件的收缩而朝向坝体移动以防止波浪在墙体上进行爬高和激溅。弹性件确保了在不同波浪条件下的自适应调整,保持有效的防护作用。通过墙体的移动,可以有效防止波浪在墙体上进行爬高和激溅。这减少了波浪越过墙体并对坝体后方造成伤害的风险,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2500364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306087.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的隐蔽散水结构,涉及建筑物地基保护技术领域,隐蔽散水结构包括:素土夯实和卵石砂浆,沿建筑墙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素土夯实和卵石砂浆,素土夯实的一端和卵石砂浆的一端连接墙壁;种植土和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设置于卵石砂浆上,种植土设置于混凝土保护层上,混凝土保护层的一端和种植土的一端连接墙壁,混凝土保护层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另一端;多块挡墙,多块挡墙设置于种植土的另一端,多块挡墙的下端均开设有出水口。本申请混凝土保护层连接墙壁的一端高于另一端,种植土设置于混凝土保护层上,水渗入种植土后,会沿混凝土保护层的坡度流向出水口,通过出水口流出,以达到排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432475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204950.0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花园,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景观植物、蓄水层、种植土层、沸石粗砂混料层、透水土工布层和碎石层,碎石层内设置有雨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上连通有开口盲管,开口盲管顶部和侧面设置有通孔,且开口盲管外侧和入口端均包裹有透水土工布;雨水排水管向上连通有溢水管,溢水管顶端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上方设置有支撑网,支撑网上设置有卵石层。当降水量过多时,种植土层、沸石粗砂混料层、透水土工布层和碎石层对雨水的净化速度难以抵消降水量,因此与水花园内积累的与水会逐渐增加,当水平面高于溢流口后,雨水可以直接从溢流口进入雨水排水管,避免与水花园或周边继续大量的水发生洪涝灾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