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综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2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91420.1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综合控制方法,包括:雨水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雨水;控水消污模块,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排水模块,用于存储、转移收集的雨水或经过滤的雨水;用水模块,对排水模块或控水消污模块来水进行使用。雨水经过植物根系、土壤等的净化后,通过开口盲管收集到雨水管渠内。雨水管渠将收集到的净化的雨水存储起来,或者直接对景观水进行补给、进行绿化灌溉。可以将超过城市需求的雨水存储起来,转移到有需要的地方,减少或减轻雨水过多带来的洪涝灾害。可以对洁净度不同的雨水分类存放,分类使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海绵城市智慧监测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07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24773.X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智慧监测系统,通过在海绵城市系统的道路网络、河道水系和公园绿地等区域的海绵设施中布设传感设备、六要素气象站、微型水质监测站、视频监测设备等传感监测设备采集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监测中心,实现对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动态观测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考核与评估提供依据。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海绵城市智慧监测系统还能够监测海绵城市洪涝情况以及雨污排水管道错接乱接情况等,还能动态监测市政设施运行状态及工程治理效果,辅助雨水资源管理、防汛排水调控与应急处理,为城市水环境问题及突发事故综合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体系。

    漂流性鱼卵卵粒分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35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82456.3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漂流性鱼卵卵粒分拣装置,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运用于水电站鱼类增殖站人工繁殖时分拣漂流性鱼卵正常卵和失活卵的漂流性鱼卵卵粒分拣装置。本发明包括分拣槽、进卵管、失活卵排出槽和出卵槽,出卵槽设置在分拣槽尾部;失活卵排出槽呈圆台状,设置在分拣槽中间段下部;进卵管水平设置在分拣槽前部侧壁处,分拣槽、进卵管、失活卵排出槽以及出卵槽内部连通;分拣槽前端设置有进水口。本发明利用水流带动鱼卵流动,根据各种鱼卵的比重进行分拣,采用重力进行分拣,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较好的保护了鱼卵。

    海绵城市智慧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441919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081974.1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智慧监测系统,通过在海绵城市系统的道路网络、河道水系和公园绿地等区域的海绵设施中布设传感设备、六要素气象站、微型水质监测站、视频监测设备等传感监测设备采集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监测中心,实现对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动态观测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考核与评估提供依据。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绵城市智慧监测系统还能够监测海绵城市洪涝情况以及雨污排水管道错接乱接情况等,还能动态监测市政设施运行状态及工程治理效果,辅助雨水资源管理、防汛排水调控与应急处理,为城市水环境问题及突发事故综合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体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渗井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39427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160915.3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渗井结构,属于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透水底座、井身、井口圈和井盖,井身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井身的下端与透水底座连接,井口圈设置于井身的上端,井口圈的上端内侧壁设有卡槽,井盖设置于井口圈的上端,井盖的下侧靠近边缘位置处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槽卡接配合,井身的上端侧壁上设有第一透水孔,井身的下端侧壁上设有第二透水孔,井身的外侧壁在与第一透水孔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一反滤层,井身的内侧壁在与第二透水孔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二反滤层。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井盖不易被顶开,较好的保证了渗井的安全性,还能够及时的将渗井周围的水生态排走,避免积涝。

    雨水生态循环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39373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141459.8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具体涉及雨水生态循环系统;包括自控调蓄池、生态景观水池、建筑物和喷淋系统,自控调蓄池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屋面雨水管网连接,自控调蓄池通过出水管与生态景观水池连接,喷淋系统包括地表喷淋系统和屋顶喷淋系统,地表喷淋系统和屋顶喷淋系统通过喷淋管道与生态景观水池连接,喷淋管道上设置有水泵,生态景观水池周向设置有海绵体,生态景观水池通过管道与建筑物连接,并且建筑物顶部设置有光伏太阳能供电设备;能够将雨水收集处理后再利用。

    适用于陡坡小型河渠的生境多态性消能坎

    公开(公告)号:CN210766669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204945.X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陡坡小型河渠的生境多态性消能坎,包括两个以上沿河渠依次设置的消能坎,所述消能坎的上表面设置有消能突起,所述消能坎来水端设置有用于承接离开前一消能坎水流的卵石散铺层、末端设置有梯形拦水石,前一个所述消能坎所对应的梯形拦水石抵接于后一所述消能坎的来水端,所述卵石散铺层和梯形拦水石之间固定有用于保持生态多样性的树桩。同一个消能坎对应的卵石散铺层和拦水石之间设置有树桩,树桩的设置可以起到消能、缓冲的作用,另外可以作为一些生物微生物、鱼虾等的藏身之所,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树桩还可以作为一些水鸟的暂时休憩之地,鸟类排出的粪便等有利于水沟边的观赏植物以及水中的动物微生物的生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