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1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94114.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压缩机系统、换热系统、储气系统、储热系统、透平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若干个压缩侧换热器和若干个透平侧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系统分别与压缩侧换热器的空气侧进出口以及储气系统的空气进口连接,所述透平系统分别与透平侧换热器的空气侧进出口以及储气系统的空气出口连接;所述储热系统的前端与压缩侧换热器的水侧出口连接,储热系统的后端与透平侧换热器的水侧进口连接,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节流装置和混温装置,所述压缩侧换热器的水侧进口分别与冷却塔和混温装置连接,透平侧换热器的水侧出口与混温装置连接,混温装置、节流装置和冷却塔依次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24068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111505372.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周边主干电源点到役策略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若干到役策略建立层次系统结构;所述层次系统结构包括由上至下的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根据所述层次系统结构构建判断矩阵;所述判断矩阵根据相邻两层的元素得到;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所述判断矩阵的权值向量;获取最后一层子准则层的各约束条件的权重,并根据该权重修正最后一层子准则层的权值向量;根据各层的权值向量得到所述目标层的最终权重向量,并根据所述最终权重向量得到对各所述到役策略的评估结果。该发明通过提取所涉及的约束性条件,以熵权法和层次法为基础,对到役策略进行评估,考虑到了所有约束条件对到役策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089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89021.0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能级匹配的储热供热装置及运行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主蒸汽进入高压缸做功后抽汽,再进入汽汽换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蒸汽进入高压供热联箱后对外供热;再热蒸汽一部分进入中压缸做功发电,另一部分进入汽汽换热器进行冷却,冷却后的蒸汽进入中压供热联箱后对外供热;在储热工况下,主蒸汽一部分进入高压缸做功发电,另一部分进入蒸汽冷却器二;经过蒸汽冷却器二冷却后的蒸汽一部分继续进入蒸汽冷却器一冷却后进入除氧器,另一部分进入汽汽换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蒸汽进入高压供热联箱后对外供热;再热蒸汽一部分进入中压缸做功发电,另一部分再热蒸汽进入汽汽换热器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6304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6730.1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平衡状态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电效率计算方法,包括:获取透平单元运行出力;获取压缩单元空气流量;获取压缩单元耗功;获取透平单元空气流量;判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否处于平衡工况;若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不处于平衡工况,则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整至平衡工况;计算透平单元运行时间内的总耗气量;根据所述透平单元总耗气量和压缩单元空气流量,计算压缩单元运行时间;根据透平单元运行时间和透平单元运行出力,计算系统输出能量;根据压缩单元运行时间和压缩单元耗功,计算系统输入能量;根据系统输入能量和系统输出能量,计算系统电‑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3515.1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02C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额外耗能的天然气增压机切换稳压方法,在天然气增压机出口和燃机燃气模块入口之间并联设置天然气高压缓冲罐;天然气增压机出口的最大压力即为天然气高压缓冲罐的最大充气压力;天然气工作增压机停运、备用增压机启动达到满负荷的过程中,天然气高压缓冲罐释放天然气维持燃机在切换时间中维持稳定运行,这个最小的储气容积即为最小缓冲容积;计算天然气高压缓冲罐的水容积;通过缓冲容积计算提出了实现该缓冲容积的可行方案,保证在天然气增压机故障切换过程中燃气轮机入口压力的稳定从而提高整个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2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20613.7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地下硐库储气容积计算方法,获取压缩机排气温度、压力、流量以及每个工况持续时间;设定储气硐库各个工况的初始空气温度、压力、初始岩体温度等参数;计算储气硐库初始储气容积;依次计算得到各个工况下储气硐库空气温度、压力和岩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判断待储工况结束时储气硐库空气温度和压力是否和充气工况开始时储气硐库空气温度和压力误差;计算最终储气硐库储气容积。利用储气硐库空气和岩体热力学原理,快速计算得到合理的硐库容积,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储气硐库容积,计算过程根据储气硐库容积更新空气温度变化曲线和空气压力变化曲线,准确的反应储气硐库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情况,使得计算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2406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05372.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周边主干电源点到役策略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若干到役策略建立层次系统结构;所述层次系统结构包括由上至下的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根据所述层次系统结构构建判断矩阵;所述判断矩阵根据相邻两层的元素得到;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所述判断矩阵的权值向量;获取最后一层子准则层的各约束条件的权重,并根据该权重修正最后一层子准则层的权值向量;根据各层的权值向量得到所述目标层的最终权重向量,并根据所述最终权重向量得到对各所述到役策略的评估结果。该发明通过提取所涉及的约束性条件,以熵权法和层次法为基础,对到役策略进行评估,考虑到了所有约束条件对到役策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0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08399.9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储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包括:S1、获取压缩机空气流量;S2、计算压缩机的总耗功;S3、设定压缩机侧换热器端差;根据压缩机侧换热器端差,计算储热介质的流量;S4、设定膨胀机空气流量;S5、设定膨胀机侧换热器端差;根据膨胀机侧换热器端差,计算放热介质的流量;S6、根据膨胀机空气流量,计算膨胀机的总出力;S7、根据压缩机空气流量、膨胀机空气流量、储热介质的流量和放热介质的流量,判断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处于不平衡状态,则返回步骤S5,重新设定膨胀机侧换热器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2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1383.0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旋转干燥系统,包括锅炉炉膛、空气预热器、除尘器、脱硫装置、烟囱等。旋转干燥塔具备烟气与废水进出口。锅炉炉膛的烟气出口与空气预热器和布袋除尘器相连;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连接旋转干燥塔的两个烟气进口,干燥塔的烟气排口连接引风机,再连接到除尘器。空气预热器的烟气出口也接入除尘器。除尘器的出气口连接到脱硫装置,再经由烟囱排放。脱硫装置的废液和旋转干燥塔的排污都接入废水除浊装置,处理后进入废水缓冲池,再经由废水提升泵循环至旋转干燥塔的废水进口。这样构成了完整的环保处理系统,实现了废气和废水的循环处理,既环保又高效。整个流程紧凑,确保了废气和废水的有效处理与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2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8408.7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01K13/00 , F01K11/02 , F01K3/00 , F01K3/14 , F01K3/26 , F01D15/10 , F04B41/02 , H02J15/00 , F22B33/18 , F22D11/06 , F22D1/50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与火电供热耦合系统及规划运行方法:包括产生蒸汽的锅炉、用于对外排气供热和输出动力的背压机、通过背压机发电的发电机、以及用于将背压机排汽循环至锅炉的水循环装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将空气压缩的压缩机系统、将压缩后的空气进行储存的储气系统、通过释放储气系统的压缩空气对发电机发电的透平系统,以及分别对压缩机系统和透平系统进行能量传递的换热系统;换热系统最终连通至水循环装置,此方案无凝汽器的冷源损失,并且将压缩空气储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全部留在热力系统中,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此方案可以根据热、电负荷的需求量来匹配系统的供热量与供电量,具有较强的运行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