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高压联合冲洗灌浆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594370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695167.4

    申请日:2014-11-27

    IPC分类号: E02D19/16 E02D15/00

    CPC分类号: E02D19/16 E02D1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高压联合冲洗灌浆方法及其结构,该方法在灌浆过程中遇到充填型溶洞或溶蚀裂隙时,通过高压水或高压风、水将充填物冲出后回填水泥砂浆或0.5:1的水泥浆,待凝24h~72h后再采取常规水泥灌浆方法进行灌注。本发明的高压联合冲洗灌浆方法是针对溶洞、溶蚀裂隙等地质缺陷地段的一种经济、高效的灌浆处理技术,具有方法简单(不需要增加特殊施工设备和作业人员)、冲洗效果显著、能大幅度提高施工工效、保证灌浆质量等优点。采用本发明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溶蚀裂隙等地质缺陷地段进行灌浆冲洗与灌浆时,能有效、快速的达到设计要求,且能大幅度提高施工工效和减少灌浆原材料浪费。

    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100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50011.9

    申请日:2015-10-10

    发明人: 屈昌华

    IPC分类号: E02D19/12 E02D19/18 E02D5/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岩和溶洞,所述溶洞位于基岩内,溶洞下段填充形成溶洞充填区,溶洞充填区内竖向布设若干充填物旋喷孔或钢管桩,充填物旋喷孔或钢管桩沿防渗轴线成排间隔布置;溶洞充填区上表面设有过渡垫层,钢管桩上方设置混凝土防渗墙,混凝土防渗墙上游侧的空腔回填形成回填区。本技术方案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溶洞中建混凝土防渗墙,并通过顶部的溶洞顶板衔接槽结构及通过灌浆平洞灌浆的方法,达到了很好的隔断和封闭效果;其结构和方法简单、投入材料少、施工强度小,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防渗问题。

    喀斯特地区高压群孔置换灌浆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59436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10694710.9

    申请日:2014-11-27

    IPC分类号: E02D19/16 E02D15/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高压群孔置换灌浆方法及其结构,它是在溶洞区(1)的上方设置灌浆廊道或平洞(2),在灌浆廊道或平洞(2)向溶洞区(1)布设钻孔(3),钻孔(3)的下端位于溶洞区(1)中,将钻孔(3)所在范围划分为置换进口区(4)和置换出口区(5);在置换进口区(4)的钻孔(3)中高压注入质量比为0.5:1的掺砂水泥浆,将溶洞充填全部或大部分从置换出口区(5)的钻孔(3)中挤出,待凝24h~36h后再采取常规水泥灌浆方法进行灌注。本发明可解决喀斯特地区的中小型充填型溶洞等地质缺陷地段的灌浆问题,具有方法简单、能大幅度提高施工期、费用低、效果显著、能保证灌浆质量等优点。

    喀斯特地区高压联合冲洗灌浆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59437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410695167.4

    申请日:2014-11-27

    IPC分类号: E02D19/16 E02D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高压联合冲洗灌浆方法及其结构,该方法在灌浆过程中遇到充填型溶洞或溶蚀裂隙时,通过高压水或高压风、水将充填物冲出后回填水泥砂浆或0.5:1的水泥浆,待凝24h~72h后再采取常规水泥灌浆方法进行灌注。本发明的高压联合冲洗灌浆方法是针对溶洞、溶蚀裂隙等地质缺陷地段的一种经济、高效的灌浆处理技术,具有方法简单(不需要增加特殊施工设备和作业人员)、冲洗效果显著、能大幅度提高施工工效、保证灌浆质量等优点。采用本发明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溶蚀裂隙等地质缺陷地段进行灌浆冲洗与灌浆时,能有效、快速的达到设计要求,且能大幅度提高施工工效和减少灌浆原材料浪费。

    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1001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50011.9

    申请日:2015-10-10

    发明人: 屈昌华

    IPC分类号: E02D19/12 E02D19/18 E02D5/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岩和溶洞,所述溶洞位于基岩内,溶洞下段填充形成溶洞充填区,溶洞充填区内竖向布设若干充填物旋喷孔或钢管桩,充填物旋喷孔或钢管桩沿防渗轴线成排间隔布置;溶洞充填区上表面设有过渡垫层,钢管桩上方设置混凝土防渗墙,混凝土防渗墙上游侧的空腔回填形成回填区。本技术方案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溶洞中建混凝土防渗墙,并通过顶部的溶洞顶板衔接槽结构及通过灌浆平洞灌浆的方法,达到了很好的隔断和封闭效果;其结构和方法简单、投入材料少、施工强度小,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防渗问题。

    喀斯特地区高压群孔置换灌浆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5943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694710.9

    申请日:2014-11-27

    IPC分类号: E02D19/16 E02D15/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高压群孔置换灌浆方法及其结构,它是在溶洞区(1)的上方设置灌浆廊道或平洞(2),在灌浆廊道或平洞(2)向溶洞区(1)布设钻孔(3),钻孔(3)的下端位于溶洞区(1)中,将钻孔(3)所在范围划分为置换进口区(4)和置换出口区(5);在置换进口区(4)的钻孔(3)中高压注入质量比为0.5:1的掺砂水泥浆,将溶洞充填全部或大部分从置换出口区(5)的钻孔(3)中挤出,待凝24h~36h后再采取常规水泥灌浆方法进行灌注。本发明可解决喀斯特地区的中小型充填型溶洞等地质缺陷地段的灌浆问题,具有方法简单、能大幅度提高施工期、费用低、效果显著、能保证灌浆质量等优点。

    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灌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266221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722982.0

    申请日:2014-11-27

    IPC分类号: E02D19/16 E02D15/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灌浆结构,它是用于处理喀斯特地区的地质缺陷段(3),该地质缺陷段(3)位于基岩(1)的下方,该结构设有至少三个钻孔(2),钻孔(2)竖向深入基岩(1)中,钻孔(2)的底部至地质缺陷段(3)中;三个钻孔(2)中至少两个为风水进口(4),一个为冲洗出口(5)。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联合冲洗灌浆方法是针对溶洞、溶蚀裂隙等地质缺陷地段的一种经济、高效的灌浆处理技术,具有方法简单(不需要增加特殊施工设备和作业人员)、冲洗效果显著、能大幅度提高施工工效、保证灌浆质量等优点。

    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群孔置换灌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266222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723176.5

    申请日:2014-11-27

    IPC分类号: E02D19/16 E02D15/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群孔置换灌浆结构,它是在溶洞区(1)的上方设置灌浆廊道或平洞(2),在灌浆廊道或平洞(2)向溶洞区(1)布设钻孔(3),钻孔(3)的下端位于溶洞区(1)中,将钻孔(3)所在范围划分为置换进口区(4)和置换出口区(5);实施时在置换进口区(4)的钻孔(3)中高压注入质量比为0.5:1的掺砂水泥浆,将溶洞充填全部或大部分从置换出口区(5)的钻孔(3)中挤出,待凝24h~36h后再采取常规水泥灌浆方法进行灌注。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喀斯特地区的中小型充填型溶洞等地质缺陷地段的灌浆问题,具有方法简单、能大幅度提高施工期、费用低、效果显著、能保证灌浆质量等优点。

    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062827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779752.2

    申请日:2015-10-10

    发明人: 屈昌华

    IPC分类号: E02D19/12 E02D19/18 E02D5/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岩和溶洞,所述溶洞位于基岩内,溶洞下段填充形成溶洞充填区,溶洞充填区内竖向布设若干充填物旋喷孔或钢管桩,充填物旋喷孔或钢管桩沿防渗轴线成排间隔布置;溶洞充填区上表面设有过渡垫层,钢管桩上方设置混凝土防渗墙,混凝土防渗墙上游侧的空腔回填形成回填区。本技术方案通过采取合理的结构布置,在溶洞中建混凝土防渗墙,并通过顶部的溶洞顶板衔接槽结构及通过灌浆平洞灌浆,达到了很好的隔断和封闭效果;其结构简单、投入材料少、施工强度小,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防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