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4020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1910655883.2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常高压油藏弹性产油量及能量补充时机的预测方法。补充时机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储层数据;根据上覆压力以及储层岩石的破裂压力计算储层岩石破裂时对应的油藏压力,取油藏饱和压力和储层岩石破裂时对应的油藏压力中的大值作为油藏压力的下限阈值;将原始油藏压力与油藏压力的下限阈值作差,得到弹性开采过程中的油藏压力的压降;进而得到弹性产油量;计算该油藏的累计产油量达到该弹性产油量的时间,即为油藏能量补充的时机。该计算过程中直接利用油藏的几个关键压力即可得到油藏压力的压降,弹性产油量的计算过程简单、准确。并且结合了同类油藏的递减规律,保证累计产油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而保证能量补充时机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51873.9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固点空间插值的构造图校正方法,所述校正方法包括:整理区域邻井分层数据;根据所述区域邻井分层数据计算邻井同层控点距离差异权重;根据所述邻井同层控点距离差异权重利用Kriging插值公式计算井控空间网格;利用所述井控空间网格求构造图控点X,Y坐标位置对应Z值;求校正后构造图控点;根据所述校正后构造图控点Kriging插值公式建立构造图空间网格。构造图校正的差异值考虑了邻井同层位以及随钻控点同层的变化趋势,所以校正后的构造图不会出现奇点和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7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242046.4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循环外排水脱盐的耐腐蚀涂层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钛基极板进行打磨抛光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将钛基极板进入酸溶液中,并进行蚀刻;将钛基极板进行超声震荡,并进行干燥;以两个钛基极板分别作为阴极与阳极,以铅盐溶液作为电解质,对电极施加恒定电流密度并进行沉积;对电极阳极进行冲洗,并干燥,得到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将石墨烯分散液涂覆到钛基二氧化铅电极上,并进行干燥,得到钛基涂层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增强电极的结构特性,提高电极的导电性能,且可增强电极的耐腐蚀性,这对复杂条件下实现循环外排水电化学脱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重现性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367392.1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IPC: F16K3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比例阀,包括阀座、阀盖、阀芯组件、连接部件、驱动皮膜和压力发生装置;驱动皮膜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驱动皮膜连接在阀座的上,阀盖具有容纳腔,压力发生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用以向第二表面施加第一压力;在阀座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以将阀座的内腔分合成进气腔和排气腔,排气腔内的燃气第一表面施加第二压力,驱动皮膜能够在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形变;阀芯组件设置在第二通孔中,并连接在连接部件上,当驱动皮膜产生形变时,能够通过阀芯组件调整流经第一通孔的燃气流量。其不仅制作成本低,而且还能够对燃气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5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086444.7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N21/25 , G01N21/3581 , G01N21/3504 , G01N21/71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相物质在线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谱协同检测气相物质的系统设备及方法。该光谱协同检测气相物质的系统设备结构简单、模块化、信息化集成度较高,可实现原位、快速、全面、连续的定性定量识别检测。一种光谱协同检测气相物质的系统设备,包括有:管道;光谱协同结构包括有高光谱组件、太赫兹时域光谱组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组件;高光谱组件中包括有高光谱成像仪、高光谱数据采集解析模块;太赫兹时域光谱组件中包括有太赫兹时域光谱发射极、太赫兹时域光谱接收极、太赫兹时域光谱数据采集解析模块;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组件中包括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发射模块、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接收模块以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采集解析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53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234877.1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D01D5/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含硅聚丙烯腈原丝的上油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丝毛丝多、并丝和上油不均匀的问题。通过采用一种聚丙烯腈原丝的上油方法,包括至少两道上油和干燥致密化的步骤;其中,第一道上油采用的是超低硅油剂或者无硅油剂;第二道上油采用的是通用含硅油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丙烯腈原丝的纺丝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9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19198.7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D01F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丝束易烧断、制备过程不稳定、体密度波动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将聚丙烯腈丝束依次经预处理、多段高温空气处理和后处理,制得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所述多段高温空气处理的方法包括:使经预处理的聚丙烯腈丝束在至少3个温区中加热;其中,经预处理后,所述聚丙烯腈丝束中纤维的体密度增加百分比≤0.5%;经多段高温空气处理,各温区所得纤维的体密度之间满足:0.85≤[(ρN/ρN+1)/(ρN+1/ρN+2)]2≤1.18,其中ρN、ρN+1、ρN+2分别为纤维经过第N、N+1、N+2个温区后所得纤维的体密度,N为正整数。该方法具有丝束不易烧断、制备过程稳定、纤维体密度波动小、经济性好的优点,适用于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9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15674.8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喷丝排泡方法,气泡多,断丝率大,纺丝所得的碳纤维原丝强度低,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包括纺丝原液制备、喷丝挤出、凝固成型、牵伸及水洗、上油及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蒸汽热定型及收丝的步骤:其中,所述喷丝挤出步骤中纺丝原液经纺丝组件排泡后挤出,所述喷丝组件包括底座、鹅颈管和喷头,设鹅颈管与底座连接的管段与水平夹角为θ,则所述排泡包括在0<θ<180下进行排泡的步骤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的碳纤维原丝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68502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733819.7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D01D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凝固浴气泡丝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湿法纺丝喷丝板周围气泡丝多和凝固浴断丝多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聚丙烯腈初生纤维的湿法纺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纺丝原液制备:将溶剂、丙烯腈、共聚单体、引发剂聚合得到纺丝原液;2)凝固成型:将经过过滤、计量的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头挤出,经凝固成型;其中,所述的纺丝原液经过两台计量泵计量输送,以表压计,两台泵计量泵之间纺丝原液的压差为0.30~0.80MPa,完成初生纤维成型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53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34877.1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D01D5/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含硅聚丙烯腈原丝的上油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丝毛丝多、并丝和上油不均匀的问题。通过采用一种聚丙烯腈原丝的上油方法,包括至少两道上油和干燥致密化的步骤;其中,第一道上油采用的是超低硅油剂或者无硅油剂;第二道上油采用的是通用含硅油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丙烯腈原丝的纺丝过程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