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905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695815.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封隔功能的分级注水泥器,包括:注水泥器,设置在套管之间,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接头(1)、本体(6)和基管(10);封隔器,套设在注水泥器外,包括胶筒(11),胶筒(11)套设在基管(10)的外部,并与基管(10)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可充液膨胀的密封腔体(26),密封腔体(26)的顶部通过基管(10)内的注液通道(23)与注水泥器内相连通,通过向注水泥器内打压开启注液通道向密封腔体内填充液体以实现封隔环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封隔功能的分级注水泥器,适用于分级固井,在一级固井完毕后通过液压胀封封隔器,实现分级注水泥器上下环空的隔断封隔。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04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162286.4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成都欧美克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4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水泥浆堵漏液,它包括以下组分:水泥、填充剂、减轻剂、防窜剂、填充剂、淡水、降失水剂、缓凝剂、消泡剂和堵漏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不同裂缝大小具有较强的堵漏承压能力,相比纤维堵漏水泥浆该堵漏液堵漏能力更强,更能够适应复杂的井下漏失地层;不仅具有良好的堵漏能力,且凝固后的水泥石强度较低,防止堵漏液凝固后钻塞较难而引起的“新井眼”问题;无需复杂的施工工艺和参数,现场作业简单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059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553021.7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密度水泥浆。该水泥浆水固比为58-65:100;以重量份计,该水泥浆固体成分包括:水泥112-118份,减轻剂微珠35-45份以及稳定剂微硅5-12份,其中所述水泥包括平均粒径为12-14μm的水泥第一组分100份以及平均粒径为6-7μm的水泥第二组分12-18份;以水泥浆体积计,每升水泥浆中包括纤维0.1-0.25g;该水泥浆密度为1.29-1.31g/cm3。应用本发明水泥浆体系大大提高了灰岩、白云岩裂缝发育易漏失地层的固井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05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53021.7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密度水泥浆。该水泥浆水固比为58-65:100;以重量份计,该水泥浆固体成分包括:水泥112-118份,减轻剂微珠35-45份以及稳定剂微硅5-12份,其中所述水泥包括平均粒径为12-14μm的水泥第一组分100份以及平均粒径为6-7μm的水泥第二组分12-18份;以水泥浆体积计,每升水泥浆中包括纤维0.1-0.25g;该水泥浆密度为1.29-1.31g/cm3。应用本发明水泥浆体系大大提高了灰岩、白云岩裂缝发育易漏失地层的固井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55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12681.3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应力强化装置,包括套设在套管的外表面的拉应力强化器(1),拉应力强化器(1)包括呈圆环形的本体(15),本体(15)上设置有开口(11),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公扣(13)和母扣(12),通过公扣(13)与母扣(12)相扣合对开口进行封闭以将拉应力强化器(1)与套管紧密相连。本发明的拉应力强化装置,通过将水泥环绑在套管上的拉应力强化器上,以使套管与水泥环同步形变,将第一胶结面由水泥环胶结强度转换为拉应力强化器或水泥结构强度,显著提高水泥环结构、密封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0312681.3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应力强化装置,包括套设在套管的外表面的拉应力强化器(1),拉应力强化器(1)包括呈圆环形的本体(15),本体(15)上设置有开口(11),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公扣(13)和母扣(12),通过公扣(13)与母扣(12)相扣合对开口进行封闭以将拉应力强化器(1)与套管紧密相连。本发明的拉应力强化装置,通过将水泥环绑在套管上的拉应力强化器上,以使套管与水泥环同步形变,将第一胶结面由水泥环胶结强度转换为拉应力强化器或水泥结构强度,显著提高水泥环结构、密封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1675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472485.2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 , C04B2201/20 , C04B2201/50 , C09K8/467 , C09K8/48 , C09K8/493 , C09K2208/08 , C09K2208/10 , C04B14/06 , C04B20/0048 , C04B24/16 , C04B24/226 , C04B24/2676 , C04B2103/0068 , C04B2103/22 , C04B24/045 , C04B22/002 , C04B18/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高温防气窜水泥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抗高温防气窜水泥体系,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泥100份、复合硅粉60份、无机增韧纤维1-1.5份、降失水剂1.5-3份、分散剂0.3-0.7份、胶乳防窜剂6-10份、胶乳稳定剂1-1.2份、纳米液硅6-10份、高温缓凝剂2.5-8份、消泡剂1-1.5份和水65-90份。所述抗高温防气窜水泥体系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泥、硅粉、无机增韧纤维按配比混合均匀;(2)将降失水剂、分散剂、胶乳防窜剂、胶乳稳定剂、纳米液硅、高温缓凝剂、消泡剂和水按配比混合均匀;(3)将步骤(1)的混合物缓慢倒入步骤(2)的混合物中,并用搅拌机快速搅拌。
-
公开(公告)号:CN10297787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81657.2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堵漏水泥浆及火成岩裂缝发育井堵漏方法。该水泥浆水固比为85-92:100;以重量份计,该水泥浆固体成分包括:水泥115-125份,减轻剂粉煤灰40-50份以及稳定剂微硅5-15份,其中所述水泥包括平均粒径为12-14μm的水泥第一组分100份以及平均粒径为6-7μm的水泥第二组分12-18份;以水泥浆体积计,每升水泥浆中进一步包括堵漏剂4-8g;其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堵漏剂包括0.1-0.2份短纤维,2-4份橡胶和3.2-6份填充颗粒。本发明组合使用纤维架桥材料,橡胶粉弹性材料,果壳和/或锯末填充材料,使其适用于火成岩裂缝发育井,能够满足钻井和固井施工要求。采用集充填、架桥和凝结为一体的堵漏技术思路,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8347740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1019060.8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封隔功能的分级注水泥器,包括:注水泥器,设置在套管之间,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接头(1)、本体(6)和基管(10);封隔器,套设在注水泥器外,包括胶筒(11),胶筒(11)套设在基管(10)的外部,并与基管(10)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可充液膨胀的密封腔体(26),密封腔体(26)的顶部通过基管(10)内的注液通道(23)与注水泥器内相连通,通过向注水泥器内打压开启注液通道向密封腔体内填充液体以实现封隔环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封隔功能的分级注水泥器,适用于分级固井,在一级固井完毕后通过液压胀封封隔器,实现分级注水泥器上下环空的隔断封隔。(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534450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0495074.0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应力强化装置,包括套设在套管的外表面的拉应力强化器(1),拉应力强化器(1)包括呈圆环形的本体(15),本体(15)上设置有开口(11),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公扣(13)和母扣(12),通过公扣(13)与母扣(12)相扣合对开口进行封闭以将拉应力强化器(1)与套管紧密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拉应力强化装置,通过将水泥环绑在套管上的拉应力强化器上,以使套管与水泥环同步形变,将第一胶结面由水泥环胶结强度转换为拉应力强化器或水泥结构强度,显著提高水泥环结构、密封完整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