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3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23677.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基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以重量份数计,该催化剂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20‑40份,铁元素和/或铁元素的氧化物;组分b)5‑20份,碱土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组分c)1‑10份,镧系金属或镧系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组分d)40‑75份,SBA‑15分子筛;所述催化剂的平均孔径为5‑20nm。本发明所述铁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反应时,具有一氧化碳转化率高和低碳烯烃选择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220227.1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08 , B01J21/06 , B01J23/34 , B01J23/825 , B01J23/72 , B01J23/06 , B01J23/10 , B01J23/22 , B01J23/847 , C07C1/04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及在合成气制低碳烯烃中的应用,主要解决合成气制烯烃中催化剂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催化剂,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活性组分,10~90%;(2)载体,10~90%;所述活性组分含Mn、Cu、Zn、In、V、Ce和Ti中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18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704710.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89 , C07C11/02 , C07C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床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具有表中所示的X射线衍射特征峰,将该催化剂用于固定床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反应时,具有低碳烯烃选择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5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1025325.4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89 , B01J35/02 , C07C1/04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以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粒度分布,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时具有良好的流化状态,催化剂性能优异,CO转化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较高。使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00~600℃,反应压力0.5~10MPa,催化剂负荷100~8000mL·h‑1·g‑1,原料配比(摩尔)H2/CO=(0.1~5.0):1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气制烯烃合成反应,CO转化率可达91.7%,反应产物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可达71.3%,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74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218360.3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9/03 , B01J29/04 , C07C1/04 , C07C11/04 , C07C11/06 , C07C11/08 , C07C11/09 , C07C11/16 , C07C11/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步法合成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步法合成低碳烯烃反应中CO转化率低和低碳烯烃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合成低碳烯烃的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5~40份;组分b)5~40份;组分c)1~30份;组分d)10~50份;组分e)5~40份;组分a)选自铁系元素或其氧化物;组分b)包括选自IIIA族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组分c)包括选自IVB族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组分d)选自二氧化钛;组分e)选自MCM‑41型分子筛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费托一步法合成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1811218653.1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14 , B01J21/06 , B01J23/34 , B01J23/889 , B01J23/06 , B01J23/10 , B01J23/30 , B01J23/888 , B01J23/72 , C07C1/04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应用,主要解决合成气制烯烃中催化剂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活性组分,5~90%;(2)载体,10~95%;所述活性组分含Mn、Cu、Sn、Zn、W、Ce和Ti中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4243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910968489.4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25 , B01J23/835 , B01J23/86 , C07C1/04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复合金属氧化物,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中包含Fe、元素A、元素B和元素C,其中,所述元素A选自Zr、Cr、Sc和Y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元素B选自Ga、Ge、In和Sn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元素C选自Li、Na、K和Rb中的至少一种。该催化剂具有低碳烯烃选择性高和易于成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6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953016.7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费托合成直接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以下组分:a)5~50份铁元素或其氧化物;b)5~40份VIIB族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c)1~25份IIB族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d)1~30份二氧化硅;e)1~30份ZSM‑5型分子筛;所述催化剂具有特定的XRD衍射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费托合成直接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制浆混合喷雾一体成型制得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催化剂在费托合成直接生产低碳烯烃中的应用。本发明催化剂用于费托合成直接生产低碳烯烃时,具有原料转化率高,低碳烯烃选择性高的优点,利于大规模流化床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97874.5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载型Fe基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负载型Fe基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10~30份;组分b)5~20份;组分c)5~20份;组分d)30~80份;组分a)选自铁元素或其氧化物;b)包括选自过渡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组分c)包括选自镧系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其氧化物;组分d)载体。本发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采取了二段焙烧和有机碱处理的方式,所制得催化剂上有介孔和微孔,介孔体积与微孔体积的比例范围为0.5~2.5。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反应中CO转化率低和低碳烯烃选择性低的问题,可用于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反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3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99088.9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包含活性组分和载体,其中活性组分中含有以原子比计,化学式如下的化合物:FeAaBbOx,其中A为选自锰元素或其氧化物;B为选自Sm和Er中的一种或多种;a为A与Fe的摩尔比,a取值0.5~3.0;b为B与Fe的摩尔比,b取值0.05~0.2;x为满足催化剂中各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摩尔数。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合成低碳烯烃反应中CO转化率低和低碳烯烃选择性低的问题,可用于合成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