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042731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828794.5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油浸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试验罐、内试验罐、套管外密封头压盖、套管内密封接头压盖、套管内密封接头、进油口、出油口,所述内试验罐安设在外试验罐内,所述套管内密封接头通过套管内密封接头压盖压装密封固定在内试验罐的上端中心孔内,所述内试验罐通过套管外密封头压盖压装密封固定在外试验罐上,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内试验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外试验罐可以下入不同规格的内试验罐;所述内试验罐可以下入不同规格的胶筒、封隔器、桥塞和其它井下工具进行结构、原理、耐温耐压、解封等性能试验检验,具有适用范围广、起下操作安全性强、使用寿命长、试验检验性能可靠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3838582U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22509961.9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封隔器配套的双级坐封球座,包括球座主体和双级坐封机构,球座主体为圆柱筒体结构,双级坐封机构包括上坐封球、上球座芯子、下坐封球和下球座芯子,上球座芯子和下球座芯子依次安装在球座主体内腔中,与球座主体内壁滑动配合,并通过上剪切销钉和下剪切销钉与球座主体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两次投球坐封,提高措施管柱的作业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225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597442.8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增效兼储能型零碳源热泵装置,该太阳能增效兼储能型零碳源热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吸收循环系统、热泵循环系统、过渡介质循环系统三个闭环循环系统,在制热循环模式下,热能依次经过该余热吸收循环系统、该热泵循环系统和该过渡介质循环系统,把热能传递到被加热介质。该太阳能增效兼储能型零碳源热泵装置通过光伏发电量、光热集热量、储能调节量、热泵供热量四个方面的优化组配,实现节约化石热能50%~90%以上的目标,再通过匹配足量的单一功能的光伏发电板,彻底消纳剩余的热泵驱动化石电能,从而实现综合消纳折算零CO2排放,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零碳源”热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1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0171701.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金属油管的滑套式封隔器,包括:外筒;同心布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包括第一管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的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之间的球座,所述球座用于与封堵球适配以进行憋压;以及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且用于胀封的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所述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均构造成多层胶筒结构;其中,所述球座的上端部分的内径构造成从端部轴向向内递减,从而形成用于放置封堵球的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面的纵向截面呈圆弧波浪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2489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47109.X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3/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尺度复合材料油管的设计方法,其包含:通过材料数据库的学习与筛选,选取复合材料基体、复合材料颗粒增强体以及复合材料纤维增强体;基于宏观有限元模拟的基本思想,通过二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含量的复合材料颗粒增强体进行计算,确定复合材料颗粒增强体的最佳含量;在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添加复合材料纤维增强体得到三维等效基体模型,并计算出三维等效基体模型的强度;在三维等效基体模型的基础上,铺设不同角度的长纤维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后,得出最优长纤维铺设角。本发明颗粒和短纤维挤塑成型形成等效基体,铺设长纤维的多尺度增强复合材料油管,在满足设计要求时具有轻量化,满足在室温和200℃服役环境下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168603.2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井下油管剩余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配置腐蚀模拟试验所需的腐蚀溶液,并设置不同条件下的预定工况;利用腐蚀溶液,对不同材质的油管试片实施不同预定工况下的腐蚀反应试验,记录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表征不同材质极限工作寿命的寿命预测三维模型;获取待评估管段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工况信息,从寿命预测三维模型中确定相应工况条件下的极限工作寿命,基于此,由实际已使用时间得到剩余使用寿命。本发明操作简单,并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490778.0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期叠置河道致密砂岩油藏优势储层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目标区域中已钻井的测井数据和岩心数据,根据设定参数界定标准对各井的砂体进行主河道砂体识别;设定不同砂体厚度过滤标准对测井数据中的电性特征进行过滤,判断与识别出的主河道砂体的吻合率,确定最优砂体厚度过滤标准;确定各小层在最优砂体厚度过滤标准下的主河道砂体厚度的平面展布;并定义不同的砂体叠合类型,将各小层主河道砂体厚度的平面展布在纵向上分别进行叠合,圈定不同叠合类型的面积,最终确定优势储层的展布范围。即本发明能够把目标区域油藏中的河道主体砂体进行准确的识别,进而准确地识别出河道主体中叠合程度高、叠合厚度大的优势储层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329223.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腐蚀监测用挂环器及其尺寸确定方法。挂环器与井下油管串接,包括内接头和外接头,外接头的内壁设有内台阶部,内台阶部与内接头的一端围合形成有内环挂置槽;内接头的外壁设有外台阶部,外台阶部与外接头的一端围合形成有外环挂置槽;内环挂置槽和外环挂置槽的壁厚均大于井下油管的壁厚,且内环挂置槽和外环挂置槽的高度以控制形状突变、避免引起挂环器腐蚀开裂为标准选择的高度。挂环器尺寸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井下油管的内径和壁厚确定内接头的尺寸信息;根据内接头的尺寸信息确定外接头的尺寸信息;验证挂环器是否满足挂环器应力要求。本发明具有缓解挂环器应力集中,避免挂环器腐蚀开裂和管道失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20537.0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双马树脂纤维增强非金属油管及其制作方法,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由内至外的由双马树脂‑短切碳纤维制作成基管的内层,由纤维带预浸双马树脂后,直接缠绕到基管上,浸涂外树脂层,通过加热固化形成复合材料非金属油管。通过该方法制作的耐高温双马树脂纤维增强非金属油管具有耐高温、高强度、质量轻、耐磨、防腐蚀的特点,较目前已有的非金属管材耐温、抗拉强度、抗内压、抗扭性能均有较大的提升。该非金属油管应用于超深、高压、高温油井,可解决传统金属油管自重大、腐蚀快、修井难和作业成本高的工程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04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178997.4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井压后支撑剂回流井筒的临界流量评定方法,其包括下列主要工艺措施:措施1.获取对应压裂井的井况数据和实际压裂施工数据;措施2.通过API导流实验,分别获得压裂井内各压裂单缝内的支撑剂在回流井筒时的临界流速;措施3.分别获得压裂井内各压裂单缝的缝口处有效环切面积;措施4.分别获得各压裂单缝的支撑剂在回流井筒时的临界流量;措施5.将措施4中所获得的各压裂单缝的支撑剂在回流井筒时的临界流量相加,以获得整个压裂井内所有压裂缝的支撑剂在回流井筒时返排至井口的总临界流量。本发明的操作过程简单、易行、高效,所得结果客观、准确、可靠,能够用作对油气井的压后排液控制进行准确、可靠地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