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48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91408.9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渗油藏的化学驱方法,属于石油化学驱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化学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向储层中注入第一非均相分散体系形成前置段塞;2)然后向储层中注入聚合物水溶液形成主体段塞或向储层中交替注入聚合物水溶液、调剖体系分别形成主体段塞、调剖段塞;3)再向储层中注入第二非均相分散体系形成保护段塞;第一非均相分散体系主要由第一聚合物、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和水组成;聚合物水溶液主要由第二聚合物和水组成;第二非均相分散体系主要由第三聚合物、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和水组成。本发明的化学驱方法,能够提高中渗油藏的岩心封堵率,有效地启动强水淹区和中渗岩心中的剩余油,达到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58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0676100.5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三元复合驱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注入0.05PV~0.15PV交联聚合物体系前置段塞;2)注入0.15PV~0.30PV三元复合体系主体段塞;3)注入0.02PV~0.05PV交联聚合物体系调剖段塞;4)注入0.15PV~0.20PV三元复合体系主体段塞;5)注入0.05PV~0.15PV交联聚合物体系后置段塞。该方法实现了在高采出程度、特高含水、高温的油藏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标,在双河油田Ⅳ5‑11层系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199703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24225.1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88 , C09K8/5083 , C09K8/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用调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调驱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8~18份,表面活性剂15~35份,有机酚醛交联剂0.8~2份;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通过合理复配表面活性剂显著降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机酚醛弱凝胶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且在长期高温条件下,调驱剂热稳定性能良好。该调驱剂能够同时起到控制流度、改善剖面和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适用于油藏温度在75℃-95℃范围内的中高渗透率区块,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519970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524225.1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用调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调驱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8~18份,表面活性剂15~35份,有机酚醛交联剂0.8~2份;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低度交联三元调驱剂通过合理复配表面活性剂显著降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机酚醛弱凝胶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且在长期高温条件下,调驱剂热稳定性能良好。该调驱剂能够同时起到控制流度、改善剖面和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适用于油藏温度在75℃‑95℃范围内的中高渗透率区块,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6100.5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三元复合驱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注入0.05PV~0.15PV交联聚合物体系前置段塞;2)注入0.15PV~0.30PV三元复合体系主体段塞;3)注入0.02PV~0.05PV交联聚合物体系调剖段塞;4)注入0.15PV~0.20PV三元复合体系主体段塞;5)注入0.05PV~0.15PV交联聚合物体系后置段塞。该方法实现了在高采出程度、特高含水、高温的油藏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标,在双河油田Ⅳ5-11层系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72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490614.8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聚驱后非均质油藏的调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非均质油藏中注入至少两级非均相段塞,所述非均相段塞包括聚合物和粘弹性颗粒,不同级非均相段塞中粘弹性颗粒的粒径不同。本发明的适用于聚驱后非均质油藏的调剖方法,针对聚驱后非均质性更加突出的油藏,分级注入含有不同粒径粘弹性颗粒的非均相段塞,能够分别对不同孔喉尺寸的优势通道进行封堵,达到调整注入井纵向吸水剖面不均匀、封堵水驱优势渗流通道的作用,有效调整层间非均质性和平面矛盾,扩大聚合物波及体积、抑制聚合物窜流,提高化学驱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7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90614.8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聚驱后非均质油藏的调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非均质油藏中注入至少两级非均相段塞,所述非均相段塞包括聚合物和粘弹性颗粒,不同级非均相段塞中粘弹性颗粒的粒径不同。本发明的适用于聚驱后非均质油藏的调剖方法,针对聚驱后非均质性更加突出的油藏,分级注入含有不同粒径粘弹性颗粒的非均相段塞,能够分别对不同孔喉尺寸的优势通道进行封堵,达到调整注入井纵向吸水剖面不均匀、封堵水驱优势渗流通道的作用,有效调整层间非均质性和平面矛盾,扩大聚合物波及体积、抑制聚合物窜流,提高化学驱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521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410120813.4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油藏的低度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属于油田开发三次采油技术领域。该驱油体系主要由以下浓度的组分组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800~1800mg/L、有机酚醛交联剂30~300mg/L,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有机酚醛交联剂的浓度比>6。本发明用于高温油藏的低度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具有粘度高、长期稳定性好、注入性能良好的特点,应用油藏温度范围为80~95℃,解决了化学驱技术不能在高温油藏应用的难题;该驱油体系在综合含水98.7%,采出程度42.1%的93.7℃高温油藏Ⅶ1‑3层系中应用具有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52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120813.4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油藏的低度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属于油田开发三次采油技术领域。该驱油体系主要由以下浓度的组分组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800~1800mg/L、有机酚醛交联剂30~300mg/L,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有机酚醛交联剂的浓度比>6。本发明用于高温油藏的低度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具有粘度高、长期稳定性好、注入性能良好的特点,应用油藏温度范围为80~95℃,解决了化学驱技术不能在高温油藏应用的难题;该驱油体系在综合含水98.7%,采出程度42.1%的93.7℃高温油藏Ⅶ1-3层系中应用具有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