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00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0677301.7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矢量化剖面的编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确定过井剖面线,应用剖面过井的钻井数据、井斜数据及地质分层数据(单井小层数据表)计算剖面钻遇单井控制点的大地坐标;通过剖面控制点之间距离及海拔的进一步计算,建立剖面坐标系,得到各控制点的剖面坐标,按照石油开发地质的编图逻辑,连点成线,闭合充填,编制矢量化(数字化)井控剖面。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生成矢量化构造或油藏剖面,解决构造恢复、油藏描述等相关问题,为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677301.7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矢量化剖面的编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确定过井剖面线,应用剖面过井的钻井数据、井斜数据及地质分层数据(单井小层数据表)计算剖面钻遇单井控制点的大地坐标;通过剖面控制点之间距离及海拔的进一步计算,建立剖面坐标系,得到各控制点的剖面坐标,按照石油开发地质的编图逻辑,连点成线,闭合充填,编制矢量化(数字化)井控剖面。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生成矢量化构造或油藏剖面,解决构造恢复、油藏描述等相关问题,为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17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33998.1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K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拟交会图的致密砂岩流体类型识别方法,本发明首先选择最能反映储层中油气水层特点的参数作为流体样本数据;然后运用支持向量机算法,选择适当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来构建分类预测模型;将分类预测模型得到的向量数据点投影到交会图平面上以形成支持向量机模拟交会图版;将待识别样本数据输入到所形成的支持向量机模拟交会图版中以形成投影分布点,计算各投影分布点与支持向量机模拟交会图中各流体类型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并以距离最短的中心点所代表的流体类型作为待识别的流体类型。本发明能够综合研究对象的多种特征参数对对象的类别进行准确划分,弥补了交会图只能综合两种特征参数来进行类别划分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69287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827563.7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复合砂体构型模式的扇三角洲前缘储层预测方法,包括:1)通过工区内取心井及沉积相研究,确定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构型要素,利用测井曲线,结合动态资料,划分和识别构型单元边界;2)根据上述构型模式,确定复合河道的边界,在复合河道内部识别并划分单一河道;3)找到单一河道对应发育的河口坝砂体,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各个构型单元展布,识别每一个构型单元;4)研究多井剖面上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组合特征,平面上构型单元分布特征,展布方向及规模,形成对扇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预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复合砂体的预测和精细刻画,为井网的部署打下坚实基础,为后期调整以及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依据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656928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27563.7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复合砂体构型模式的扇三角洲前缘储层预测方法,包括:1)通过工区内取心井及沉积相研究,确定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构型要素,利用测井曲线,结合动态资料,划分和识别构型单元边界;2)根据上述构型模式,确定复合河道的边界,在复合河道内部识别并划分单一河道;3)找到单一河道对应发育的河口坝砂体,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各个构型单元展布,识别每一个构型单元;4)研究多井剖面上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组合特征,平面上构型单元分布特征,展布方向及规模,形成对扇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预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复合砂体的预测和精细刻画,为井网的部署打下坚实基础,为后期调整以及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依据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5290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75653.X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油油藏的化学驱方法。本发明的稠油油藏的化学驱方法包括:向储层中依次注入聚合物水溶液或聚合物冻胶形成聚合物前置段塞、聚合物主体段塞、聚合物后置段塞,所述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800~3600万。本发明的化学驱方法提高了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可以在较低的开采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1038603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767662.6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温调剖剂及化学驱油评价的油水分离计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油水分离计量器,与岩心夹持器的出口连通;第一恒压打压装置,与油水分离计量器上端开口连接,用于向油水分离计量器内加压;保压阀,与油水分离计量器的出口连通,用于限定油水分离计量器的排水压力,以使实验过程中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大于驱剂在设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通过第一恒压打压装置向油水分离计量器内加压并通过保压阀限定油水分离计量器的排水压力,使油水分离计量器的排水压力大于或等于驱剂在实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这样就可以保证实验过程中岩心夹持器内压力大于驱剂在实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从而保证实验过程中不会有气体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5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1235043.2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20/56 , C08F220/34 , C08F222/38 , C08F220/06 , C08F222/20 , C08F212/36 , C08F226/02 , C08F220/58 , C08F228/02 , C09K8/512 , C09K8/58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交联核壳型聚合物微球及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合物微球主要为均相结构,且所用交联剂品种较为单一,一般只引入一种化学交联剂,该类微球虽然能产生一定的膨胀,但对于中高渗油藏的调剖封堵性较差。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多重交联的核壳型聚合物微球,包含聚合物I内核和聚合物II外壳;所述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分子中均独立包含无机交联剂结构单元和有机交联剂结构单元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油田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5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35043.2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20/56 , C08F220/34 , C08F222/38 , C08F220/06 , C08F222/20 , C08F212/36 , C08F226/02 , C08F220/58 , C08F228/02 , C09K8/512 , C09K8/58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交联核壳型聚合物微球及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合物微球主要为均相结构,且所用交联剂品种较为单一,一般只引入一种化学交联剂,该类微球虽然能产生一定的膨胀,但对于中高渗油藏的调剖封堵性较差。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多重交联的核壳型聚合物微球,包含聚合物I内核和聚合物II外壳;所述聚合物I和聚合物II的分子中均独立包含无机交联剂结构单元和有机交联剂结构单元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油田提高采收率的现场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110242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310389002.X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非均质油藏开发后期采收率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非均质油藏采收率技术的设计方法是,对非均质油藏开发后期,根据“聚类分析”与相似性原理,打破原一套层系(单元)的时空界限,在突出单层开发理念的基础上,依据单油砂体(流动单元)分析与分类结果,对目前开发单元(层系)从纵向与平面上进行进一步细分与重组,把地质、开发特点相近的流动单元重新组合到一起,构成多套不同类型的开发单元,从而实现原一套层系(单元)整体差异化分类开发,减少层间干扰。以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达到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利用本发明方法设计和实施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法,层间干扰少或无干扰,更有效地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