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相位差互相关多尺度地质体解释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019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110392386.5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维相位差互相关多尺度地质体解释方法,其包含:利用分频的多尺度相位分析,将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得到多尺度的相位信息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复地震道;基于归一化后的复地震道,考虑地质体走向,沿着不同的空间方向分别计算相位差互相关;在相位差互相关计算结果中选取相位差的最大值,以近似表征垂直于结构趋势的不连续性测量的最终结果。本发明和传统相位相关算法相比,结果具有多尺度的特征,能够反映特定尺度的异常构造,避免高频随机噪声的影响,凸显更多的地质细节信息,还能对得到的不同尺度的结果进行融合或者对比,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结果,以及研究不同尺度的变化特征,能够准确地描述地下的构造异常分布。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提高分辨率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13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85637.X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提高分辨率方法,其包含:将地震记录变换到频率域得到地震记录的振幅谱,对地震记录的振幅谱进行分解得到地震记录振幅谱的奇偶分量;通过地震记录的振幅谱求取二次谱,依据二次谱模拟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基于地震记录振幅谱的奇偶分量以及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开展谱反演,采用压缩感知方法进行反演问题的稳定性求解,得到准确的地震记录中反射系数序列;针对地震记录中反射系数序列,通过宽频带的地震子波进行褶积得到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震记录。本发明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拓展地震数据中的高频成份,提高分辨率后的地震数据的信噪比高,薄储层识别能力高,反演后的地震剖面横向连续性好。

    纵波剖面与转换横波剖面对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26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40716.2

    申请日:2017-04-13

    Inventor: 刘兰锋 温立峰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纵波剖面与转换横波剖面对齐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对初始转换横波剖面与初始纵波剖面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转换横波剖面与纵波剖面进行空间叠加处理,获得纵波叠加道与转换横波叠加道;对纵波叠加道与转换横波叠加道进行一维动态图像变形,获得一维时移量;基于一维时移量对初始转换横波剖面与初始纵波剖面进行第一次时移;对第一次时移的纵波剖面与转换横波剖面进行二维动态图像变形,获得二维时移量;基于二维时移量对初始转换横波剖面与初始纵波剖面进行第二次时移,获得对齐的纵波剖面与转换横波剖面。本发明运用动态图像算法估计两地震剖面间的时移量,能够精确简便地对齐纵波剖面与转换横波剖面。

    一种横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5785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262071.9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的横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该方法优选采用动态图像变形最优化技术对纵波终叠剖面和转换波终叠剖面进行层位自动匹配,在最优化匹配条件下,求取两个终叠剖面之间的时移序列,应用这种时空变化的时移序列反演纵横波速度比,然后利用纵波时间-速度对作为控制点,对纵横波速度比做趋势平滑处理,最后根据纵波偏移速度模型和平滑处理后的纵横波速度比,换算出横波偏移速度模型,从而为时间一致性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提供有效的横波偏移速度模型。此外,通过时间一致性的转换波和纵波偏移剖面的二次层位匹配,还可以迭代更新横波偏移速度模型,以达到成像速度模型所需要的精度。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转换波叠前偏移速度建模的效率,减少了人机交互解释的工作量,缩短了转换波叠前偏移的成像处理周期。

    五维相位差互相关多尺度地质体解释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0190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392386.5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维相位差互相关多尺度地质体解释方法,其包含:利用分频的多尺度相位分析,将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得到多尺度的相位信息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复地震道;基于归一化后的复地震道,考虑地质体走向,沿着不同的空间方向分别计算相位差互相关;在相位差互相关计算结果中选取相位差的最大值,以近似表征垂直于结构趋势的不连续性测量的最终结果。本发明和传统相位相关算法相比,结果具有多尺度的特征,能够反映特定尺度的异常构造,避免高频随机噪声的影响,凸显更多的地质细节信息,还能对得到的不同尺度的结果进行融合或者对比,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结果,以及研究不同尺度的变化特征,能够准确地描述地下的构造异常分布。

    地震道集自动校平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0932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0621833.8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地震道集自动校平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对地震道集进行畸变切除处理和能量均衡处理,获得初始道集;步骤2:根据初始道集获得参考道,复制参考道,获得参考道集;步骤3:计算参考道集与初始道集的二维时移量,根据二维时移量对初始道集进行时移处理,获得变形道集;步骤4:判断二维时移量是否小于时移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5,若否,则将变形道集作为初始道集,重复步骤3-4;步骤5:将每次迭代中得到的二维时移量相加获得总时移量,对地震道集进行时移处理,获得校平道集。本发明可以自动快速的完成常规处理后的地震道集校平,为后期的地震叠前反演、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提供高质量的地震道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