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436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1910284913.3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演化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裂缝与基质耦合地质模型;步骤2、建立多类型储层流‑固‑化耦合数学模型;步骤3、形成快速、稳定的全耦数值求解算法。利用嵌入式离散裂缝方法并结合裂缝力学本构模型,处理裂缝或断层导流和形变过程,不仅能提高计算效率,还能准确反映裂缝溶蚀和力学形变对岩溶过程的控制作用。本发明能模拟复杂岩溶环境下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演化规律,为揭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26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0319201.8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注采方案设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待设计油藏的地质信息,建立所述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所述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所述油藏中已钻井的分布信息;对所述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获得所述油藏中剩余油分布信息;基于所述剩余油分布信息、所述已钻井的分布信息和预先获取的所述已钻井的基本特性,确定注采井组;确定所述注采井组的注采参数以获得所述油藏的注采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待设计油藏的注采方案,从而大大提高油藏注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0767978.6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井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通过基于油藏参数,构建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其中,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包括溶孔、裂缝和溶洞,试井解释模型包括裂缝‑溶孔型复合地层中溶洞的流体渗流模型,根据试井解释模型求取实空间井底压力解,并利用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将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与试井实测数据的拟合曲线进行试井解释。所得的试井解释结果与地质认识相结合,适用于复杂的缝洞模式,能够提高地层描述精度,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缝洞结构参数信息,试井解释结果数据更加贴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0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524141.3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9/50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缝洞型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分布式输入的多个模拟分区整合为目标模拟区域;对目标模拟区域进行网格剖分,得到计算任务;在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案、共享内存式并行计算方案和混合式并行计算方案中选定一计算方案;根据选定的计算方案,对计算任务进行划分,得到相应数量的子任务;并行执行所有的子任务:采用预定的全隐式方法、隐式压力显式饱和度法或自适应隐式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调用第三方线性方程求解库并基于选定的预条件方法求解线性方程;将获取的所有模拟结果分布式输出。所述系统: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方法。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缝洞型油藏的大规模精细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899291.8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驱井间波及程度量化方法和气窜产出井治理判断方法。气驱井间波及程度量化方法包括:基于不稳定相渗测试,确定矿场气驱前缘分流量导数;建立注采井间生产层段岩心模型,基于该模型确定波及区气驱前缘分流量导数;确定气驱井间波及厚度、波及区气驱前缘分流量导数、矿场气驱前缘分流量导数和矿场的注采井间生产层段平均厚度之间的第三关系;检测矿场的注采井间生产层段平均厚度、溶解气油比和地层本底浓度;确定气驱井间波及厚度;判断产出井是否发生注入气突破;根据判断结果选择相应的计算式基于气驱井间波及厚度计算气驱垂向波及系数;以评估气驱井间波及程度。实现了气驱井间波及厚度和垂向波及系数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952169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610007187.7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缝洞型油藏流固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流固耦合模型包括固液相介质动力平衡模型和渗流模型,该方法包括:固液相介质动力平衡模型构建步骤,根据固相动力平衡模型和液相动力平衡模型,构建缝洞型油藏的固液相介质动力平衡模型;渗流模型构建步骤,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液相动力平衡模型,构建缝洞型油藏的渗流模型。该方法考虑了了介质变形对渗透率等参数的影响,其所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该方法能够满足工程应用所需精度,有助于提高缝洞型油藏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9166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610203017.6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间连通程度确定方法,包括:井间连通性确定步骤;连通系数确定步骤,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给定约束条件,确定连通井间的连通系数;评价标准建立步骤,根据所述连通系数和统计样本分布范围,获取连通井间连通程度的评价标准;井间连通程度确定步骤,根据所述连通系数和所述评价标准确定井间连通程度。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求取井间连通系数,使得井间连通程度计算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37057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510435126.6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缝洞油藏的模拟试验的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具有设定尺寸的且具有待测类型的孔缝洞形态的岩石样品;步骤2:以设定压力使得试验用流体经过所述岩石样品;步骤3:测量设定时间间隔内从所述岩石样品渗透出来的所述试验用流体的渗透量;以及步骤4:获取渗透特性表征值。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一方面有利于便利地获得复杂介质的渗透性表征单元体积,另一方面可在室内非常方便地获得岩石样品的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3894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472237.3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藏靶向注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注气类型确定步骤,基于注气筛选原则,确定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注气类型;注气井筛选步骤,根据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分布参数,筛选注气井;注气参数优化模型建立步骤,根据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地质参数建立所述待分析缝洞型碳酸盐油藏的注气参数优化模型,用以获得最优注气参数;靶向驱油步骤,根据所述最优注气参数,向筛选的注气井注入对应所述注气类型的气体,用以实现靶向驱油。本发明可以提高碳酸盐岩油藏注气采收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530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10086429.7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井间连通关系的建立方法,包括:连通单元划分步骤,将油藏井间连通区域划分为多个连通单元,并使每两个井点之间的连接区域对应于一个连通单元,且各个连通单元的特性参数包括平均传导率和孔隙体积;单井含水率计算步骤,根据各个连通单元的平均传导率和孔隙体积,计算出各个井点的单井含水率;生产动态指标计算步骤,根据各个井点的单井含水率,计算出生产动态指标;参数修正步骤,通过分别将计算出的各个井点的生产动态指标与其实际的生产动态指标进行拟合,对各个连通单元的平均传导率和孔隙体积进行参数修正。本发明能够反映出各个井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到了停井和油井转注等情况以及整个油藏井间的实际地质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