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6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1535080.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45/50 , C07C45/78 , C07C47/02 , C07C29/141 , C07C29/76 , C07C31/125 , B01J31/24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醛和醇的方法,包括:(1)将含有钴‑膦络合物和溶剂的催化剂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与C8‑C30烯烃及合成气接触,在氢甲酰化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2)对步骤(1)的产物进行分离,移除产物,再移除部分溶剂和/或增加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液相中的质量浓度提高到初始浓度的1.1‑300倍,并且使催化剂溶液中钴的质量浓度提高到0.05%‑3%,得到反应后的催化剂溶液;(3)使反应后的催化剂溶液返回到反应器中,与C8‑C30烯烃及合成气接触,在反应温度70‑145℃,压力1‑10MPa条件下,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分离产物醇和醛。本发明方法可以在较低反应温压下,大幅提高反应转化率,大幅提高醛、醇联合选择性,从而提高醇和醛的收率,同时降低低价值烷烃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56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535080.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45/50 , C07C45/78 , C07C47/02 , C07C29/141 , C07C29/76 , C07C31/125 , B01J31/24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醛和醇的方法,包括:(1)将含有钴‑膦络合物和溶剂的催化剂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与C8‑C30烯烃及合成气接触,在氢甲酰化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2)对步骤(1)的产物进行分离,移除产物,再移除部分溶剂和/或增加催化剂,使催化剂在液相中的质量浓度提高到初始浓度的1.1‑300倍,并且使催化剂溶液中钴的质量浓度提高到0.05%‑3%,得到反应后的催化剂溶液;(3)使反应后的催化剂溶液返回到反应器中,与C8‑C30烯烃及合成气接触,在反应温度70‑145℃,压力1‑10MPa条件下,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分离产物醇和醛。本发明方法可以在较低反应温压下,大幅提高反应转化率,大幅提高醛、醇联合选择性,从而提高醇和醛的收率,同时降低低价值烷烃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21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1166630.8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45/50 , C07C45/78 , C07C47/02 , C07C29/141 , C07C29/80 , C07C31/125 , B01J3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氢甲酰化反应连续制备醇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包括:(A)将钴‑膦络合物催化剂溶液与烯烃通入氢甲酰化反应器,在合成气环境下进行氢甲酰化反应;(B)对反应粗产物进行分离,轻组分中得到醇、醛和烷烃混合产物,重组分中得到含钴‑膦络合物催化剂的物料;(C)含钴‑膦催化剂的物料大部分返回预反应器入口循环使用;少部分进入后处理反应器,在合成气的气氛下进行后处理;(D)对后处理反应器的流出物料进行蒸馏分离,塔顶得到醇等产物,塔底残余物料排出反应器。本发明方法对含重质物的外甩物料进行后处理,大幅降低外甩物料量,减少废液排放,有利于环保,具有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58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0243924.4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氢甲酰化反应方法和系统,氢甲酰化反应方法包括:(1)钴‑膦络合物催化剂与含醇溶剂、合成气进行预反应,得到预反应产物;(2)预反应产物和烯烃混合接触,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得到醇或醛。氢甲酰化反应系统包括串联的预反应器和主反应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首先将均相催化剂在预反应器中进行活化,再将烯烃与合成气进行氢甲酰化反应,能显著提高均相钴‑膦络合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降低催化剂的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243924.4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氢甲酰化反应方法和系统,氢甲酰化反应方法包括:(1)钴‑膦络合物催化剂与含醇溶剂、合成气进行预反应,得到预反应产物;(2)预反应产物和烯烃混合接触,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得到醇或醛。氢甲酰化反应系统包括串联的预反应器和主反应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首先将均相催化剂在预反应器中进行活化,再将烯烃与合成气进行氢甲酰化反应,能显著提高均相钴‑膦络合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降低催化剂的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2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66630.8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45/50 , C07C45/78 , C07C47/02 , C07C29/141 , C07C29/80 , C07C31/125 , B01J3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氢甲酰化反应连续制备醇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包括:(A)将钴‑膦络合物催化剂溶液与烯烃通入氢甲酰化反应器,在合成气环境下进行氢甲酰化反应;(B)对反应粗产物进行分离,轻组分中得到醇、醛和烷烃混合产物,重组分中得到含钴‑膦络合物催化剂的物料;(C)含钴‑膦催化剂的物料大部分返回预反应器入口循环使用;少部分进入后处理反应器,在合成气的气氛下进行后处理;(D)对后处理反应器的流出物料进行蒸馏分离,塔顶得到醇等产物,塔底残余物料排出反应器。本发明方法对含重质物的外甩物料进行后处理,大幅降低外甩物料量,减少废液排放,有利于环保,具有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2852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0244422.3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45/50 , C07C45/82 , C07C29/141 , C07C29/80 , C07C47/02 , C07C31/125
Abstract: 氢甲酰化反应产物分离方法和氢甲酰化反应分离方法,氢甲酰化反应产物分离方法包括:气液分离、第一精馏塔塔顶蒸出CO、H2,塔底液相出料进入第二精馏塔;第二精馏塔塔顶得到烯烃和烷烃,塔底液相出料进入第三精馏塔;第三精馏塔塔顶得到醇和醛,塔底液相出料一部分循环到反应系统中,另一部分进入第四精馏塔;第四精馏塔塔顶得到氢甲酰化主反应生成的醇,塔釜液相为催化剂降解物和重油。本发明提供的氢甲酰化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能够有效分离醛、醇、重油和含磷重质物,提高了产品回收率,降低了含磷重质物外甩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28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244422.3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45/50 , C07C45/82 , C07C29/141 , C07C29/80 , C07C47/02 , C07C31/125
Abstract: 氢甲酰化反应产物分离方法及装置和氢甲酰化反应分离方法,氢甲酰化反应产物分离方法包括:气液分离、第一精馏塔塔顶蒸出CO、H2,塔底液相出料进入第二精馏塔;第二精馏塔塔顶得到烯烃和烷烃,塔底液相出料进入第三精馏塔;第三精馏塔塔顶得到醇和醛,塔底液相出料一部分循环到反应系统中,另一部分进入第四精馏塔;第四精馏塔塔顶得到氢甲酰化主反应生成的醇,塔釜液相为催化剂降解物和重油。本发明提供的氢甲酰化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能够有效分离醛、醇、重油和含磷重质物,提高了产品回收率,降低了含磷重质物外甩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4891.1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富含C9及以上芳烃的原料,通过由脱轻塔及脱重塔组成的原料精制单元对原料进行分离,获得符合反应进料要求的偏三甲苯原料,通过甲醇烷基化反应得到均四甲苯,并通过产物分离获得符合要求的合格均四甲苯产品,并将C8芳烃和C9芳烃循环返回利用。通过脱轻塔及脱重塔的多效精馏和热耦合,可以显著地降低重芳烃精制的能耗。C8芳烃和C9芳烃循环返回利用,能够有效抑制副产物的产生,提高偏三甲苯的转化率和均四甲苯的选择性,高收率地获得均四甲苯,实现提高重芳烃原料利用率及均四甲苯产率,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36223.5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B01J31/28 , B01J23/78 , B01J35/06 , B01J35/10 , B01J37/34 , B01J37/02 , B01J37/08 , C07C209/48 , C07C211/12 , D01D5/00 , D01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加氢制己二胺的方法。该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含有铝源、高分子聚合物和溶剂的纺丝液;(2)将所述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去溶剂处理,得到含铝纳米纤维;3)将所述含铝纳米纤维浸渍于活性组分溶液中,再进行干燥、焙烧,得到纳米纤维催化剂。该方法将静电纺丝技术和浸渍技术相结合,使得纳米纤维催化剂具有可控的直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同时,将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纤维催化剂用于加氢制己二胺,具有较高的己二腈转化率和己二胺选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