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5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8359.7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 C12Q1/6869 , C12Q1/6851 , C12Q1/04 , C09K8/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目标油藏筛选;(2)目标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3)目标油藏产甲烷菌分析;(4)绿色植物注剂制备;(5)绿色植物注剂的现场注入,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针对内源微生物中存在完整菌群的油藏,一方面利用绿色植物固碳,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油藏内源微生物以绿色植物注剂作为营养,降解后产酸产气,降低微生物采油技术成本,大幅提高微生物采油效果;针对不具有完整菌群的油藏,通过补充功能菌,能够实现将各种复杂有机物水解成较简单的有机物,并进行厌氧发酵产气,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改善中后期油藏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116369.5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油藏原位厌氧发酵制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厌氧发酵产氢菌及其底物的筛选;(2)油藏的初步筛选;(3)通过静态培养法对油藏进行二次筛选;(4)注入工艺优化;(5)现场施工;(6)氢气的分离收集。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利用微生物油藏原位厌氧发酵制氢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油藏可以给厌氧产氢菌提供恒定的温度、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并能保持高速率的产氢反应;(2)利用近废弃油藏或者废弃油藏原有注入和采出设备,大幅度降低制氢成本;(3)将产氢反应由地面转移到地下油藏中进行,安全性好;(4)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现场试验制氢成本小于1元/m3。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5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56243.6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藏激活剂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目标油藏各代谢期对应周期的确定,所述目标油藏各代谢期对应周期的确定采用静态培养法;(2)各代谢期对应周期内激活剂各组成配比的确定,所述各代谢期对应周期内激活剂各组成配比由碳源与氮源配比以及碳源与磷源的配比组成;(3)目标油藏激活剂的现场注入,所述目标油藏激活剂的现场注入是指按照步骤(2)确定的激活剂配比进行激活剂现场注入。本发明具有现场试验效果好和投入产出比高的优点,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0%,投入产出比大于1:10,与微生物驱油相比成本降低幅度大于30%。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9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1246144.X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水水平井微生物处理降水增油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井的筛选;硝酸盐还原菌的筛选;产生物多糖微生物的筛选;复合菌最佳配比的确定;现场注入工艺参数的确定;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本发明具有油藏适应范围广;本发明的复合菌和营养液,均为水溶性物质,有较强的注入能力,不会引起注入压力升高,不会对油藏造成伤害;同时本发明利用钙盐和铁盐的沉淀和生物多糖形成具有较高封堵强度的复合堵剂,实现水平井的有效堵水,封堵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19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1300249.9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厌氧嗜烃产气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TP‑1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菌株来自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某油井的产出液,在65℃厌氧条件下通过嗜烃产气性能反复筛选传代获得,其分类命名为: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68。本发明的菌株生长温度45~80℃,生长pH值范围5~8,耐盐0~18%,对饱和烃的降解率达到50%以上,对胶质沥青质的降解率达到40%以上,生成气中甲烷的含量达到50%以上,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该菌株的发酵液应用于微生物单井吞吐,平均单井增油量大于200t。
-
公开(公告)号:CN10755699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610519301.4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盐的生物乳化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驱油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鼠李糖脂发酵液10‑30%、槐糖脂发酵液0.1‑0.3%、助剂0.01‑0.02%,其余为蒸馏水,本发明所述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所述产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菌株为酵母菌。本发明所述驱油剂最高耐温达120℃、最高耐矿化度达1.2×105mg/L。本发明所述的驱油剂具有增加润湿性、水溶性好、安全无毒、方便施工、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可有效降低稠油粘度、提高极端环境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储层改造、水驱、井筒举升、近井端解堵等开发增产措施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300249.9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厌氧嗜烃产气菌(Brevibacterium sp.)TP-1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菌株来自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某油井的产出液,在65℃厌氧条件下通过嗜烃产气性能反复筛选传代获得,其分类命名为: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68。本发明的菌株生长温度45~80℃,生长pH值范围5~8,耐盐0~18%,对饱和烃的降解率达到50%以上,对胶质沥青质的降解率达到40%以上,生成气中甲烷的含量达到50%以上,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该菌株的发酵液应用于微生物单井吞吐,平均单井增油量大于200t。
-
公开(公告)号:CN107795307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763517.5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油井内源微生物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井内源微生物检测;试验油井的筛选;试验油井激活剂的筛选;激活剂注入量的确定;激活剂现场注入工艺的确定;试验油井现场试验。本发明具有投资成本低,实施工艺简单,无油井出砂、套管损坏情况;本发明能大幅度降低稠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又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油水的流度比,具有有效期长,有效期超过20个月,增油效果好,单井日增油幅度超过50%,投入产出比大于1:3。因此,本发明是一种经济和有效的提高稠油井产量的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稠油井单井吞吐采油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79529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0768444.9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地面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液资源化回用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两级除油工艺处理,消除原油对过滤系统的影响;其次进行两级过滤处理,消除悬浮物对后续纳滤系统的影响;再次进行纳滤膜处理,有效脱除酸化返排液中的钙、镁和总铁离子;添加工业盐酸、缓蚀剂和助排剂,得到用于酸化作业的酸液。本发明充分利用了酸化返排液中的残酸和水,有效减少了酸化液配制所需酸和清水的使用,节约了清水资源,降低了配制成本,实现了酸化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了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处理成本高、污泥产量大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98958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19677.X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降低纤维素压裂液伤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纤维素降解菌的初步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优选;纤维素降解菌注入量的优选;现场试验及效果的评价。本发明具有实施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和投资成本低的优点,因此有利于现场推广应用;本发明注入的纤维素降解菌以及其培养基无毒无害,因此不存在腐蚀管道和对地层造成损害等问题;同时本发明现场实施效果良好,现场实施后,现场压裂液的残渣量小于10mg/L、返排时间小于50h、返排率达到95%以上、返排液粘度降低到3mPa·s以下。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领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