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7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76361.1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食电微生物降低近井储层吸附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基于食电微生物降低近井储层吸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目标油藏的岩心中注入微生物抗吸附体系,关井培养后开井生产7~15天后,开井生产,其中:根据水井平均日注水量,结合室内微生物体系注入浓度,计算微生物抗吸附体系的注入量:微生物抗吸附体系的注入量=平均日注水量×注水天数×微生物体系注入浓度。本发明采用生物法提高石油采收率,且未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剂,对环境非常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71639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481543.8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油用内源微生物群落的调控方法。本发明首先进行试验油藏的筛选,根据试验油藏的条件确定模拟岩心参数,进而开展试验油藏的物理模拟实验,依据试验油藏物理模拟实验结果确定微生物群落分布规律,从而明确不同类型微生物激活剂注入量以及现场注入工艺,最后进行现场试验。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激活试验油藏中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同时有效地降低微生物激活剂的投资成本,从而实现大幅度提高试验油藏的采收率,现场试验效果明显,投入产出比为1:12以上,提高采收率大于20%。
-
公开(公告)号:CN107965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610907406.7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藏的筛选;注水井内源功能微生物的检测;生产井内源功能微生物的检测;注水井激活剂的确定;生产井激活剂的确定;注水井激活剂及空气的注入;注激活剂生产井的确定;生产井激活剂的注入;现场试验效果的统计与分析。本发明分别注水井和生产井注入激活剂,避免了激活剂长距离运移对激活剂的吸附、消耗,节省了成本;同时本发明现场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而且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开采成本低、产出液无需后续处理和安全环保的优点。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70115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710740247.0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多糖体系进行单井吞吐采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油井的筛选;微生物多糖激活剂体系的筛选;微生物多糖激活剂体系现场注入工艺的确定;现场试验以及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实施简单,投资成本低,投入产出比大于1:5,作用的有效期长,超过10个月,增油效果好,单井平均日增油超过5t。因此,本发明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油井增产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1006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78420.X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内源微生物驱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藏的筛选;烃类氧化功能菌激活阶段;原油乳化功能菌的激活阶段;产气功能菌的激活阶段;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阶段。本发明采用的激活剂来源广、价格低廉和不伤害地层,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以及现场试验效果好的特点,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0%,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6242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455389.3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井微生物清防蜡处理的效果评价方法,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含蜡油井的热洗;(2)油井微生物处理前后现场取样、预处理和含蜡量测定;(3)油井微生物处理前后热洗周期的分析和统计;(4)油井微生物处理前后载荷测定;(5)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价;通过测定油井微生物清防蜡处理前后原油含蜡量,油井的热洗周期和载荷,判断微生物清防蜡处理的效果,使油井的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的处理效果得到科学、可靠和准确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的发展和现场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47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27563.8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2)注采井网调整;(3)内源微生物驱油;(4)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该方法首先通过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水驱油藏的洗油效率;然后通过注采井网的调整,扩大内源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波及体积;最后通过微生物单井吞吐处理驱出油井近井地带的原油;从而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激活剂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和不伤害地层的特点;油藏的适用范围广,尤其适合于水驱开发的中高渗透率油藏;工艺简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现场试验效果好,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0%。因此,该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96277.X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驱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采油藏转微生物驱的方法。热采井组的筛选;热采井组转注水井的选择;热采井组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微生物驱开发区域的确定;微生物驱注入工艺确定,微生物驱注入工艺包括激活剂或外源菌注入轮次、每轮次激活剂或外源菌注入量、每轮次注入顶替液的量、每轮次注水井停注的时间。本发明根据热采后油藏剩余油井间富集分布的规律确定出微生物驱注入工艺参数,提高了微生物驱注剂与剩余油的接触效率及作用效果,为热采后油藏转换开发方式提供了一项高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提高采收率大于15%,投入产出比大于1:10,有效期大于5年。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9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811243860.2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3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蜡油井微生物清防蜡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井的筛选;低、中和高温菌种温度范围的确定;低、中和高温菌种的筛选;低、中和高温菌种复配性能的确定;复配菌种现场投加比例、投加总量和投加周期的确定;现场试验以及效果的评价。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和现场试验效果好的优点,有效延长热洗周期200d以上,单井年平均节省热洗井次5次以上,投入产出比大于1:5。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含蜡油井清防蜡作业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1010986.X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油用生物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复合制剂组成和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功能微生物发酵液1~2%;营养剂5~10%;生物酶0.5~1.0%;其余为水。所述的功能微生物发酵液为热袍菌或嗜热脱氮芽孢杆菌的发酵液。营养剂由氮源和磷源组成,氮源为氯化铵、尿素和硝酸钠中的一种,磷源为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和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生物酶由乙酰木聚糖酯酶和烷基琥珀酸合酶组成。本发明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和现场试验效果好的特点,油井有效期大于50个月、单井平均日增油大于10t、投入产出比大于1∶1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