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2877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1213265.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E21B47/10 , E21B43/1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2驱不同注采模式的气窜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始地层油进行组分拟化;根据油藏注采模式,建立对应的CO2驱气相加组分产出版图;油藏现场取样,并对取得的产出气进行气相组分分析;将取得的产出气气相组分在对应的CO2驱气相加组分产出图版上进行比对,当特定的加组分出现含量上升或下降的现象,说明气窜将在一段时间后发生。本发明方法考虑了不同注采模式造成的差异性,提高了气窜预测的准确性,为CO2驱中后期注采调控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969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0198596.0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Q10/0631 , G06Q50/02 , E21B43/16 ,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驱开发模式下合理井距设计方法,包括:包括:步骤1,筛选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主控因素,建立主控因素表征函数,构造二氧化碳驱开发模式下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步骤2,求解理论模型未知系数,建立二氧化碳驱开发模式下提高采收率评价模型公式;步骤3,依据合理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设计理论,建立二氧化碳驱开发模式下经济最优井距和经济极限井距模型公式;步骤4,建立不同地层非均质性条件下二氧化碳驱合理井距设计图版,提出二氧化碳驱开发模式下合理井距设计方法。该二氧化碳驱开发模式下合理井距设计方法对二氧化碳驱开发模式下合理井距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和科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9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0684030.4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均质油藏开发及调整模拟实验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注入系统、离散式模型系统、采出计量系统和数据采集与测试系统,该注入系统提供驱替流体;该离散式模型系统内部包括多个岩心夹持器,通过特定类型的所述多个岩心夹持器装填有不同物性的岩心或填砂模型,以进行驱替模拟实验;该采出计量系统进行采出流体的气液分离与产量计量;该数据采集与测试系统记录实验过程中模型各点的压力、饱和度、温度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电脑进行实时分析。该非均质油藏开发及调整模拟实验装置与方法能够实现各类非均质油藏注水或注气开发及调整的模拟,并能够分析模拟开发前后的剩余油分布,为实际油藏制定开发方案、预测开发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53965.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驱压裂数模一体化方法,该二氧化碳驱压裂数模一体化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油藏实际情况建立地质模型并进行网格剖分;步骤2,进行水力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捕捉裂缝扩展轨迹;步骤3,根据裂缝扩展轨迹及天然裂缝分布建立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步骤4,耦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和组分模型,得到压裂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该二氧化碳驱压裂数模一体化方法将水力压裂模拟和CO2驱油模拟结合在一起,实现CO2驱压裂数模一体化,更加快捷、准确地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可以为CO2驱油数值模拟技术提供新的方法,并可以为其他油藏数值模拟提供思路,具有较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925620.1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T11/20 , E21B47/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渗透油藏开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技术极限井距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数值模拟组分模型;利用所述建立的数值模拟组分模型计算n天后所述注采井间各网格点的压力、原油粘度的值;计算各网格点的启动压力梯度,绘制注采井间驱动压力曲线;计算各网格点的启动压力梯度,绘制启动压力梯度曲线;确定驱动压力梯度曲线与所述启动压力梯度曲线关系,直至两曲线相切,确定此时所述注采井距为技术极限井距。本发明根据驱动压力梯度曲线与启动压力梯度曲线关系的关系,准确计算得到特低渗油藏CO2驱的技术极限井距,为极限井距的获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81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008575.3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CO2混相驱采收率的方法,在CO2混相驱过程中,加入能够提高超临界CO2混相驱体系宏观视粘度的化学剂,所述化学剂部分或完全溶于超临界CO2中,并能够提高超临界CO2的粘度,所述化学剂能够溶于地层水,水溶液能与超临界CO2形成稳定的分散体。本方法通过提高超临界CO2体系的宏观视粘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超临界CO2的波及面积,提高低渗油藏CO2混相驱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0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1303135.5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CO2气驱过程原油采收率的化学助剂,属于化学助剂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化学助剂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30‑50,甲酰胺20‑40,二甲苯20‑50。该化学助剂可通过伴注或前置段塞注入方式随CO2注入地层,注入后可增强CO2对原油的抽提作用,促进原油中轻质组分溶于CO2,从而使CO2前端与原油更易形成混相,降低CO2与原油间最低混相压力,在较小压力下实现混相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本发明所述的化学助剂注入方式简便,适用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3922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86578.5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井流物分析方法,包括:进行油气藏流体取样;对所取样品进行检查,确保样品合格;对所取的地面油样进行脱水处理;利用脱水后的地面油样和分离器气样进行地层流体配制;对直接获取的或者配制的地层流体样品进行PVT单次脱气实验,分别收集单次气和单次油样品;对单次气样品,通过色谱分析实验,获得其气体组成数据yi;对单次油样品,采用蒸馏切割实验与色谱分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其组成数据xi;利用单次气和单次油的组成数据,计算得到稠油样品的井流物数据Xfi。该稠油井流物分析方法提高了稠油井流物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及油气藏相态研究有重要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05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14358.7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M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密封圈耐二氧化碳性能试验方法,用于CO2驱油藏试井领域电子压力计所用橡胶O型圈针对高压CO2密封能力的检验。通过橡胶O型圈夹具和压力容器模拟电子压力计所用密封圈的单侧承压的实际工作状态,通过恒温空气实验箱和CO2气液增压泵等模拟上述密封圈的温度、压力、介质等极限工作环境条件,经过模拟电子压力计入井、逐渐下深、压力波动、出井四个阶段的试验流程,同时测量被测橡胶O型圈的泄漏压力,根据上述泄漏情况和被测橡胶O型圈试验后的物理外观,综合判断橡胶O型圈的耐高压CO2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3248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689827.1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李友全 , 孙业恒 , 于伟杰 , 张奎祥 , 高安邦 , 韩凤蕊 , 阎燕 , 王杰 , 李弘博 , 赵辉 , 张德志 , 李其朋 , 薛元真 , 郭沛仁 , 顾辉亮 , 岳小华 , 郭建福 , 黄成江 , 张瑞臣 , 张金柱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建模及模拟方法,该致密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建模及模拟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MINC模型和SC映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质网格划分;步骤2,通过拟稳态流动计算各节点之间的流量;步骤3,通过流量等效原则对大尺度裂缝系统进行降维处理;步骤4,对裂缝进行模拟;步骤5,对多尺度复杂缝网模型进行求解及验证。该致密储层多尺度裂缝网络建模及模拟方法有效避免了复杂微小裂缝的检测和大裂缝的连续处理,提高了致密储层改造体积内裂缝描述和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