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2846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410638671.0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烃源岩粉碎效率的方法,该提高烃源岩粉碎效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烃源岩在研磨装置中粉碎后取出;步骤2,将少量干燥过的硅胶颗粒倒入研磨装置内再进行粉碎研磨;以及步骤3,将研磨装置中吸附了有机碎屑及水分的硅胶颗粒倒出。该提高烃源岩粉碎效率的方法在清洗有机吸附物过程中不使用水清洗,极大减少了清洗时间,从而提高了烃源岩粉碎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46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38671.0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烃源岩粉碎效率的方法,该提高烃源岩粉碎效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烃源岩在研磨装置中粉碎后取出;步骤2.将少量干燥过的硅胶颗粒倒入研磨装置内再进行粉碎研磨;以及步骤3.将研磨装置中吸附了有机碎屑及水分的硅胶颗粒倒出。该提高烃源岩粉碎效率的方法在清洗有机吸附物过程中不使用水清洗,极大减少了清洗时间,从而提高了烃源岩粉碎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903034.1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击管道模拟评价方法,其包括:建立管道模型;将实际雷电流信号分解为1~4个雷电流分量;依序模拟雷电流分量对管道模型的冲击,获得冲击后的管道的标量电势;以及比较所述标量电势与耐压峰值,若标量电势大于或等于耐压峰值,则输出管道已受损评价;若标量电势小于耐压峰值,则判断该雷电流分量是否为最后一个,若是,则输出管道安全评价;若否,则继续模拟下一个雷电流分量的冲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雷击管道模拟评价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将实际雷电流信号分解为雷电流分量,再采用雷电流分量进行冲击模拟,而不是仅仅采用某一种冲击电流波形,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83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13686.5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9/165 , G01R29/08 , G01R2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闪电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雷电预警系统及雷电预警方法。所述雷电预警系统包括:雷电定位装置,用于采集目标区域内实际发生的雷电的雷电位置数据与雷电强度数据;电场检测装置,被安装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用于提供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所述电场检测装置预设发出的初步预警级别;预警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雷电位置数据、所述雷电强度数据、所述电场检测装置所在的位置数据及所述电场检测装置预设发出的初步预警级别,确定雷电的综合预警等级,并发出符合该综合预警等级的预警。本发明将雷电定位和大气电场探测的数据进行深度融合来实现两种探测方式的优势互补,从而提升雷电的综合预警和监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95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25191.X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B65D88/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罐密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抑制油气挥发的浮顶储罐,该浮顶储罐包括罐体、浮盘、穿过浮盘的导向柱、导向柱外部的密封套管、罐体顶部的固定金属板、固定金属板上的通气装置、连接密封套管与固定金属板的连通管和连接固定金属板与浮盘的密封膜,固定金属板沿罐体顶部一周安装,通气装置内设有阻火器,密封套管、密封膜具有可伸缩性,密封膜与浮盘、罐体、固定金属板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使得油气不能轻易泄漏出去,仅在进出油作业时,通过通气装置与大气相通,大大降低了储罐日常运行中油气挥发,使得因罐壁处油气泄漏量下降99%以上;带阻火器的通气装置可以实现火灾事故时阻断火焰传播,避免外部火源引起储罐失火。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93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441668.4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浮顶储罐浮盘与罐顶间的等电位连接方法,其包括内浮盘与罐顶人孔,在浮盘与罐顶间设置等电位连接线。通过建立测试回路,方便准确的实现了等电位连接线的检测,保证内浮顶罐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31511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408633.5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R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电预警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准确度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雷电预警方法,包括雷电参数采集器、数据预处理模块、无线局域网络传输模块、移动通讯传输模块、有线网络传输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数据处理中心站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雷电预警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06815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41670.1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W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数据运算的雷云定位方法,主要包括雷电电场探测器分布方案、雷云定位算法两部分;其中,相邻的雷电电场探测器距离应小于雷电电场探测器的有效测量距离,当雷云到达某区域时,雷云影响范围的三个的雷电电场探测器测量到的电场值进行数据运算,可以判断出雷云的具体位置。本发明可以准确判定雷云的位置,为雷电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133361.3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路避雷器,包括灭弧腔,灭弧腔内上下相对的设置有接地侧放电电极和高压侧放电电极,接地侧放电电极和高压侧放电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还包括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灭弧腔相连,驱动装置能将灭弧介质送入灭弧腔内。当雷电击中避雷器时,放电间隙泄放雷电电涌。取能线圈从雷电电涌中获取能量,为驱动装置提供电能和启动信号。驱动装置驱动灭弧介质主动熄灭放电间隙之间的工频电弧,最终实现雷电电涌泄放和工频电弧熄灭的双重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通用性好,解决了常规间隙型避雷器击穿后无法熄灭工频电弧的困扰。
-
公开(公告)号:CN1137406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65946.0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雷击油气管道的人工引雷实验系统,包括油气管道;油气管道的上方设置有引流杆,引流杆的底端设置有放电电极,放电电极底部与油气管道顶部之间留有空气间隙;引流杆通过金属导线与引雷火箭的尾端相连;引流杆上设置电流测量系统;油气管道底部的地面上设置地电位测量系统;油气管道的一侧架设光学测量系统;电流测量系统、地电位测量系统均与测量终端相连。本发明通过引雷火箭实现人工引雷,将自然闪电引下来并将自然闪电的电流传导到设定的位置用于进行油气管道雷击损伤实验,首次实现了自然雷击对油气管道损伤的实验研究,同时通过人工引雷解决了自然雷击管道的随机性问题从而能够实现自然雷击油气管道的重复性实验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