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324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54468.6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水平井裂缝条数的方法,该确定水平井裂缝条数的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研究区域的范围,并对研究的网格进行区域划定;步骤2,对该研究区域进行非结构网格加密设置加密网格方向,并对裂缝网格赋值;步骤3,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裂缝条数对应的单井水平井产量;步骤4,将水平井产量进行无因次化,得到裂缝条数对采收率的影响对比图;以及步骤5,结合裂缝条数对应的无因次产量和多年累油的贡献量,确定合理的裂缝条数。该确定水平井裂缝条数的方法针对特定油藏,在确定水平段层位及水平井方向后,确定合理的裂缝条数来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23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54560.2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断二氧化碳驱油藏气窜的新方法,该判断二氧化碳驱油藏气窜的新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整理二氧化碳驱油藏油井的气油比和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绘制生产气油比与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版;步骤2,根据当前地层压力水平和原油性质,将该生产气油比与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版划分为多个区域;以及步骤3,分析各区域的特征,判断该生产气油比与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版的右上角区域为二氧化碳气窜的区域。该判断二氧化碳驱油藏气窜的新方法可以根据气油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关系图版进行区间划分,据此可快速准确的判断二氧化碳驱油井气窜与否,为二氧化碳驱油藏参数调配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30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410643125.6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V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控非均质力学参数地应力预测方法,该相控非均质力学参数地应力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岩相解释模版及进行单井岩相解释;步骤2,根据解释的所有单井岩相资料,结合地震属性资料,进行井间预测,建立三维岩相模型;步骤3,建立不同岩相的纵横波时差关系,求解各单井力学参数;步骤4,建立岩相控制下的三维非均质力学参数模型;以及步骤5,确定地应力有限元模拟的边界条件,预测三维地应力场。该相控非均质力学参数地应力预测方法实现了三维非均质力学参数条件下的有限元地应力模拟,较常规的层内均质力学参数模型更加接近地下地质体的真实力学参数展布特征,从而大幅提高了地应力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32158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571568.4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混相驱条件下油井受效阶段划分及判别方法,包括:求取油藏原始二氧化碳含量Ci和原始的溶解气油比Rt,在不同压力P条件下的二氧化碳溶解度Ri;通过压力恢复曲线求取油井所在地层静压Px;监测近一段时间生产气油比Rx及井口二氧化碳含量Cx;分析近一段时间的日度产量变化状况;建立油井所在地层静压Px条件下的油井受效阶段划分标准;以及将井口二氧化碳含量Cx、生产气油比Rx以及产量变化状况与油井受效阶段划分标准对比,判断油井目前所处受效阶段。该方法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强调客观性、克服主观性,科学性明显增强,且操作步骤清晰合理,从而为油藏工程分析及现场的动态调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30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43125.6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V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控非均质力学参数地应力预测方法,该相控非均质力学参数地应力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岩相解释模版及进行单井岩相解释;步骤2.根据解释的所有单井岩相资料,结合地震属性资料,进行井间预测,建立三维岩相模型;步骤3.建立不同岩相的纵横波时差关系,求解各单井力学参数;步骤4.建立岩相控制下的三维非均质力学参数模型;以及步骤5.确定地应力有限元模拟的边界条件,预测三维地应力场。该相控非均质力学参数地应力预测方法实现了三维非均质力学参数条件下的有限元地应力模拟,较常规的层内均质力学参数模型更加接近地下地质体的真实力学参数展布特征,从而大幅提高了地应力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234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154560.2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断二氧化碳驱油藏气窜的新方法,该判断二氧化碳驱油藏气窜的新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整理二氧化碳驱油藏油井的气油比和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绘制生产气油比与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版;步骤2,根据当前地层压力水平和原油性质,将该生产气油比与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版划分为多个区域;以及步骤3,分析各区域的特征,判断该生产气油比与产出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版的右上角区域为二氧化碳气窜的区域。该判断二氧化碳驱油藏气窜的新方法可以根据气油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关系图版进行区间划分,据此可快速准确的判断二氧化碳驱油井气窜与否,为二氧化碳驱油藏参数调配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00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38170.2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渗透油藏CO2驱技术极限井距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长细管驱替实验,确定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结合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混相与非混相条件下启动压力梯度随流度变化关系式;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建立CO2驱技术极限供油半径计算公式;通过现场测试或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地层压力分布情况,确定混相区域与非混相区域,计算出二者的比例系数;以及利用CO2驱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地层目前条件下技术极限井距。该低渗透油藏CO2驱技术极限井距确定方法,为油田进一步挖掘油田潜力,努力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强化开发资源基础,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827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33734.7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二氧化碳驱油藏指标的物质平衡方法,该预测二氧化碳驱油藏指标的物质平衡方法包括:步骤1,给定二氧化碳驱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条件;步骤2,建立适用于二氧化碳驱的物质平衡方程;步骤3,收藏油藏参数,确定计算参数;步骤4,计算对应时间段的参量,包括产油量和注气量;以及步骤5,利用步骤4计算得到的参量,确定注采比、采出程度这些二氧化碳驱油藏指标。该预测二氧化碳驱油藏指标的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考虑油藏岩石流体的压缩性的适用于二氧化碳驱的物质平衡方程,并给出了该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方法,为二氧化碳驱油藏指标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00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10638170.2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渗透油藏CO2驱技术极限井距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长细管驱替实验,确定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结合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混相与非混相条件下启动压力梯度随流度变化关系式;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建立CO2驱技术极限供油半径计算公式;通过现场测试或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地层压力分布情况,确定混相区域与非混相区域,计算出二者的比例系数;以及利用CO2驱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地层目前条件下技术极限井距。该低渗透油藏CO2驱技术极限井距确定方法,为油田进一步挖掘油田潜力,努力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强化开发资源基础,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3215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71568.4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混相驱条件下油井受效阶段划分及判别方法,包括:求取油藏原始二氧化碳含量Ci和原始的溶解气油比Rt,在不同压力P条件下的二氧化碳溶解度Ri;通过压力恢复曲线求取油井所在地层静压Px;监测近一段时间生产气油比Rx及井口二氧化碳含量Cx;分析近一段时间的日度产量变化状况;建立油井所在地层静压Px条件下的油井受效阶段划分标准;以及将井口二氧化碳含量Cx、生产气油比Rx以及产量变化状况与油井受效阶段划分标准对比,判断油井目前所处受效阶段。该方法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强调客观性、克服主观性,科学性明显增强,且操作步骤清晰合理,从而为油藏工程分析及现场的动态调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