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022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861404.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采井口装置使用寿命评估方法,获取不同工况下和存在缺陷的热采井口装置本体的蠕变寿命,以及热采井口装置螺栓的使用寿命,比较获得的蠕变寿命与使用寿命,确定出热采井口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试验获得热采井口装置本体和螺栓材料在常温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本体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蠕变性能、螺栓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应力松弛性能,利用实验结果分析热采井口装置本体热蠕变导致的过度变形失效、法兰螺栓应力松弛导致的密封失效及现场断续加载工况下含有典型缺陷的热采井口装置本体的热蠕变失效,全面、客观地评估热采井口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油田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861404.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采井口装置使用寿命评估方法,获取不同工况下和存在缺陷的热采井口装置本体的蠕变寿命,以及热采井口装置螺栓的使用寿命,比较获得的蠕变寿命与使用寿命,确定出热采井口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试验获得热采井口装置本体和螺栓材料在常温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本体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蠕变性能、螺栓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应力松弛性能,利用实验结果分析热采井口装置本体热蠕变导致的过度变形失效、法兰螺栓应力松弛导致的密封失效及现场断续加载工况下含有典型缺陷的热采井口装置本体的热蠕变失效,全面、客观地评估热采井口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油田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0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410621245.6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井产气量自动计量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下两侧各开通一个旁通管,其中底部的旁通管为液体流道,上侧的旁通管为气体流道,所述主管道的前端口设置气液旋流分离器,所述气体流道内设置一个伸向并朝向气液旋流分离器的导气管,所述上侧的旁通管上还设置气体体积流量计。所述导气管外侧与主管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为液环的通过间隙。所述上侧的旁通管内还设置二级分离器,所述导气管连接在二级分离器前端,气体体积流量计设置在二级分离器的后方。计量装置体积小,性能可靠,操作维护方便,适用于油井口使用。计量工艺简单,成本适中,计量精度高,且低碳环保,无污染,可满足油田生产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03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21245.6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井产气量自动计量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下两侧各开通一个旁通管,其中底部的旁通管为液体流道,上侧的旁通管为气体流道,所述主管道的前端口设置气液旋流分离器,所述气体流道内设置一个伸向并朝向气液旋流分离器的导气管,所述上侧的旁通管上还设置气体体积流量计。所述导气管外侧与主管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为液环的通过间隙。所述上侧的旁通管内还设置二级分离器,所述导气管连接在二级分离器前端,气体体积流量计设置在二级分离器的后方。计量装置体积小,性能可靠,操作维护方便,适用于油井口使用。计量工艺简单,成本适中,计量精度高,且低碳环保,无污染,可满足油田生产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7966.6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濮东采油厂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注汽技术服务中心 , 博山水泵制造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置式往复泵,对置式往复泵包括壳体以及成对布置在壳体左右两侧的液力端,壳体上安装有往复驱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壳体上的导向安装座,导向安装座与液力端相连;对置式往复泵还包括第一顶推轴、第二顶推轴和摆动件,所述第二顶推轴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且第二顶推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导向安装座上;摆动件布置在第一顶推轴和第二顶推轴左右方向之间,摆动件的一端具有顶压在所述第一顶推轴上的内圆弧面,摆动件的另一端具有外弧形面,各第二顶推轴顺着外弧形面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对置式往复泵还包括带动所述摆动件往复摆动的偏心旋转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4992.7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四参数的干层和有效储层的深度学习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研究区中找出代表性的一口或多口井,对研究目的层分层段进行解释;对目的层岩性解释结果进行数字化;对研究区井的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并将代表性井的测井数据进行归一化;利用TensorFlow框架构建具有输入神经元、偏置神经元的输入层、隐层、神经元输出层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设置深度学习网络梯度下降算法的学习率;设置深度学习网络的代价函数为平方误差代价函数;设置训练次数,以训练样本为基础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深度学习网络参数;利用获得深度学习网络参数对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进行检验。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在复杂多样性储层中判别出干层和有效储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64163.X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层致密甜点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地震数据和测井资料,开展记录标定;通过储层精细标定,建立储层与地震反射对应关系,利用阀值法开展剖面相追踪,明确储层存在的有利相带;在储层相带有利发育区,开展基于相控地震属性量化下的OVT域分角度地震属性融合,刻画主河道砂体边界及有利储层分布区;确定储层的电性识别标准,识别有利区甜点储层及对储层物性敏感的弹性参数;根据弹性参数通过量版法‑多参数‑叠前叠后反演法反推地下空间未知处的甜点储层分布范围。本发明克服了预测多解性强的难题,表征了深层致密甜点储层所特有的地震响应特征,实现了高精度预测,为深层致密薄储层甜点的勘探和开发指明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8624.1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注汽技术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氮燃烧器。所述低氮燃烧器包括围绕中心轴线设置的多个主喷管组件和围绕中心轴线设置的多个外围喷管组件,所述外围喷管组件位于所述主喷管组件的外层,所述主喷管组件设置为喷出第一燃气‑空气混合气体,所述外围喷管组件设置为喷出第二燃气‑空气混合气体,第二燃气‑空气混合气体能够燃烧生成还原性气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喷管组件和外围喷管组件之间的配合,以降低产生的火焰的温度,从而破坏氮氧化物的生成条件,最终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8615.2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注汽技术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氮燃烧器。所述低氮燃烧器包括围绕中心轴线设置的多个主喷管组件和围绕中心轴线设置的外围喷管组件,所述主喷管组件设置为喷出燃气,所述外围喷管组件的出口端相对于所述主喷管组件的出口端沿轴向方向向前伸出,所述外围喷管组件设置为喷出空气以在所述主喷管组件的外周形成管状的空气墙。利用设置于主喷管组件外围的外围喷管组件,使其喷出围绕主火焰的管状的空气墙并与主火焰的外围火焰相混合,以能够降低外围火焰的温度,并使外围喷管组件喷出的空气总量较少,导致火焰供氧不足,进一步降低火焰温度。空气墙还能够阻止主火焰外围的扩散,过度烘烤其他管线设备,保证锅炉设备安全性,延长使用期限。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5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348344.1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泥包砂型薄储层地震特征的识别方法,步骤如下:获得目的层的地震子波;计算出视主周期PAM;计算出目的层的泥岩速度Vm和砂岩速度Vs;判断目的层砂岩是否集中在半个视主周期内;计算出共振加强区和共振减弱区的厚度范围;构建砂岩厚度逐渐递增的泥包砂地质模型;将目的层分为泥岩区、共振加强区和共振减弱区;在给定雷克子波情况下得到模型合成地震记录,并标注共振区反射范围;对照泥包砂地质模型,对共振区范围内的地震波形进行类型划分,建立不同类型地震波形及振幅与砂体发育之间的关系。本发明可以对泥包砂类型地震剖面上的信息进行较好解释,有利于利用地震剖面上的信息来帮助解释,有利砂体发育,降低勘探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