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35990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10050569.5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IPC: G01N27/22
Abstract: 一种润滑油含水超标报警装置,主要由电容传感器、安全栅振荡电路、单片计算机、4位数字显示器和语音报警器组成,电容传感器插在润滑油箱的底上部,单片计算机和二次表安装在值班室配电盘上;单片计算机选用AT89C52系列内的单片计算机,内含8KR0M 256字节的RAM可直接驱动LED;电容传感器选用HS1100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所侧含水信号经安全栅的NE555振荡器变换后的方波信号传给单片计算机16位进制计数器,定时计录脉冲信号存入内缓冲区,经过数字滤波分段线性校正,定标含水等级最后传给显示器显示和传给语言报警器报警。本发明电路简单、反应灵敏、运行可靠,确保了高压注水泵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235990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050569.5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IPC: G01N27/22
Abstract: 一种润滑油含水超标报警装置,主要由电容传感器、安全栅振荡电路、单片计算机、4位数字显示器和语音报警器组成,电容传感器插在润滑油箱的底上部,单片计算机和二次表安装在值班室配电盘上;单片计算机选用AT899C5R系列内的单片计算机,内含8KR0M 256字节的RAM可直接驱动LED;电容传感器选用HS1100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所侧含水信号经安全栅的NE555震荡器变换后的方波信号传给单片计算机16位二进制计数器,定时计录脉冲信号存入内缓冲区,经过数字滤波分段线性校正,定标含水等级最后传给显示器显示和传给语言报警器报警。本发明电路简单、反应灵敏、运行可靠,确保了高压注水泵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8073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812740.4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单道地震数据;对原始单道地震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傅里叶变换结果和希尔伯特变换结果;依次对预设的分频范围内的每个待处理频率,根据原始单道地震数据、傅里叶变换结果和希尔伯特变换结果,得到该待处理频率对应的处理结果;根据分频范围内所有待处理频率对应的处理结果,得到输出结果。本发明可有效补偿因常规采集仪器的带宽原因造成的低频端缺失,使得地震资料的频带得到明显的均匀展宽,从而大幅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并且避免了由于频带的拓展造成的波形畸变并且保持子波运动学特征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69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03580.6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信噪比地震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低信噪比地震信号识别方法包括:将地震信号分解为若干个时窗,采用二次多项式对单个时窗内的地震信号进行拟合,以实现地层倾向估计;将通过拟合追踪到的时窗内中心样点同相轴所在方向的有效地震信号旋转到水平位置,作为局部奇异值分解与重构的输入;以及基于局部奇异值分解与重构的输入,对旋转后时窗内的地震信号进行局部奇异值分解并重构,输出重构后的地震信号。本发明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实现了对低信噪比地震信号的有效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4459772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47538.2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信号提频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01、输入一定时间里采集到的实信号道;S102、对所述实信号道进行希尔伯特变换以获取所述实信号道的瞬时振幅道;S103、基于所述瞬时振幅道对实信号道进行提频和极性变换处理,以获取提频信号道。由于消除了事件信号的极性,并且提高了频率,有效的弱事件信号与无效的干扰信号更容易区分,因此不需要大量强事件便能识别出微弱信号源,这在页岩气压裂微地震监测领域中彰显了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的优点。此外,本发明的零极性变换和提频处理的步骤简单、通用性强,一旦常数k1和k2给定,可以实现任何信号的倍频和零极性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80739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812740.4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单道地震数据;对原始单道地震数据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傅里叶变换结果和希尔伯特变换结果;依次对预设的分频范围内的每个待处理频率,根据原始单道地震数据、傅里叶变换结果和希尔伯特变换结果,得到该待处理频率对应的处理结果;根据分频范围内所有待处理频率对应的处理结果,得到输出结果。本发明可有效补偿因常规采集仪器的带宽原因造成的低频端缺失,使得地震资料的频带得到明显的均匀展宽,从而大幅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并且避免了由于频带的拓展造成的波形畸变并且保持子波运动学特征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30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10583378.9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噪比模型建立方法,属于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输入含噪的共中心点道集x(t);步骤二:对共中心点道集x(t)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共中心点道集x(t)的瞬时包络道集a(t)和余弦相位函数道集cosθ(t),对余弦相位函数道集cosθ(t)进行常规动校叠加得到每一个CMP道集的叠加能量道集Sn(t);步骤三:利用叠加能量值S与信噪比SNR之间的拟合关系表达式,将叠加能量道集Sn(t)转换为该共中心点道集的信噪比模型道集SNR(t);步骤四:对所有CMP道集进行步骤一到步骤三的处理,最终得到信噪比模型剖面;步骤五:依据所述信噪比模型剖面中每个点的SNR值进行弱信号动态提取,最终达到整体资料时空域信噪比基本一致的目的,从而优化偏移成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29073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72759.7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64 , G01V2210/24 , G01V2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资料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得到t‑x域的地震道集d(t,x),其中,t表示双程旅行时,x表示偏移距;基于优化后的加权τ‑p变换公式进行τ‑p变换。应用本发明,能够大大降低低信噪比资料中存在的随机噪声,显著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消除现有τ‑p变换处理中存在的假同相轴及混叠现象,能够明显改善后续的偏移成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9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52592.3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数据插值方法,该方法包括:拟合点获取步骤,在未知点区域的四周获取预设数量的地层数据已知的已知点,作为拟合点;变异函数确定步骤,根据拟合点和预设变异模型,确定变异函数;加权系数确定步骤,根据已知点和变异函数,确定加权系数;地层数据插值步骤,利用加权系数对已知点的地层数据加权求和,确定得到未知点的地层数据。本发明提高了最终得到的未知点的地层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消除了“野值”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280766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92018.9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局部数据同相轴斜率的直接偏移方法,属于叠前时间偏移领域。该方法基于炮点道集和检波点道集组合求取最优局部同相轴斜率,然后基于该最优局部同相轴斜率推导得到以局部数据同相轴斜率为参量的直接叠前时间偏移解析表达式,最后利用所述直接叠前时间偏移解析表达式得到偏移结果。本发明方法仅仅利用叠前数据本身,不需要人工拾取的速度信息,能够完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偏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