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1168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61185.8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为石油工程专用接地装置,涉及一种适合于石油工程等易燃易爆及临时性场所使用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设备的接地装置。它解决了目前易燃易爆及临时性场所使用的接地装置存在的没有明确标示引线连接处,设计不完善,容易变形甚至折断,难以多次重复使用等问题。它包括接地杆,所述的接地杆的一端设有钻头,所述的钻头为三棱锥形,所述的接地杆的另一端设有驱动连接机构,所述的接地杆上设有接线构件和螺纹。本发明具有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可反复多次使用、不需要实施焊接、无需挖土、对施工场地破坏较小和能够实现快速安装等优点,主要用于易燃易爆及临时性场所的接地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02474250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87159.8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石油工程专用接地装置,涉及一种适合于石油工程等易燃易爆及临时性场所使用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设备的接地装置。它解决了目前易燃易爆及临时性场所使用的接地装置存在的没有明确标示引线连接处,设计不完善,容易变形甚至折断,难以多次重复使用等问题。它包括接地杆,所述的接地杆的一端设有钻头,所述的钻头为三棱锥形,所述的接地杆的另一端设有驱动连接机构,所述的接地杆上设有接线构件和螺纹。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可反复多次使用、不需要实施焊接、无需挖土、对施工场地破坏较小和能够实现快速安装等优点,主要用于易燃易爆及临时性场所的接地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03826944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176690.1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防雷箱,主要解决现有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经常遭受电涌冲击损坏、无故障运行时间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防雷箱,包括箱体(3)、防雷器(8)、电缆槽、电缆接插件以及防雷器安装盒(4、5),防雷器(8)包括多组电源防雷器和多组信号防雷器,其特征在于进线电缆通过进线电缆槽(6)与插座安装板(2)上的插座相连,插座里的电线与防雷器(8)相连,与防雷器(8)相连的出现电缆通过线夹(1),由出线电缆槽(7)伸出防雷箱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防雷中。
-
公开(公告)号:CN203826950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177272.4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机变频系统防雷箱,主要解决现有钻机变频系统经常遭受电涌冲击损坏、无故障运行时间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钻机变频系统防雷箱,包括箱体(3)、防雷器(8)、电缆槽、电缆接插件以及导轨(4、5),防雷器(8)包括多组电源防雷器和多组信号防雷器,电缆槽包括进线电缆槽(6)和出线电缆槽(7),其特征在于进线电缆通过进线电缆槽(6)与进入箱体(3)与防雷器(8)相连,与防雷器(8)相连的出现电缆通过出线电缆槽(7)伸出防雷箱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钻机变频系统综合防雷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4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1065210.3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滩海陆岸石油设施安全评价方法,针对滩海陆岸及人工岛设施的特点,对其因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而依次进行越浪安全性评价,在满足的条件下;再进行护面块石的稳定性、护底块石的稳定性评价;以及进行滩海陆岸及人工岛设施整体稳定性评价;再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滩海构筑物危险性评价,从而全面评价滩海陆岸及人工岛设施的安全性。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进而为采取进一步的防护措施提供帮助,有助于为滩海陆岸石油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1528.4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1B1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爆面间隙在线检测方法,属于隔爆设备结合面间隙检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本发明采用氮气充压和泄漏检测的方式,构建了隔爆型设备的隔爆面间隙与压力、泄漏流量的数学模型,能够实时、准确的反映隔爆面间隙的大小,所需设备包括隔爆设备、储气瓶和、充气管线以及气压表和流量计;储气瓶内充装有氮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隔爆面间隙在线检测方法,相比传统的检测方法,解决了不能实时和准确检测的问题,避免了传统检测的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22739.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管土水相互作用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属于海底管道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水槽、设置在中的数据采集系统和试验配件,还包括设置在水槽上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吊放机构,水槽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凹陷设置有土槽,水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造波机和消浪挡板,土槽内设置有土体,水槽和土槽两侧侧壁上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对限位滑道,一度限位滑道设置在水槽宽度方向两侧,试验配件包括设置在两侧限位滑道之间的被测管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模拟波浪与海流联合作用下海底管道与海床相互作用,实现复杂海洋环境下海底管道的在位稳定模拟,为海底管道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更加全面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9905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003100.2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震映像法对海堤结构缺陷的探测方法,通过在沿迎浪面堤肩、平行于海堤布设测线,并用检波器进行地震影响法检测得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滤波、振幅增益调整和波形图修饰处理,而后进行结论诠释和结论验证。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施工简单、数据和资料解释简单、数据采集速度快;勘探深度较小,适合海堤探测;横向地质变化探测效果好,适用于海堤掏空、塌陷等缺陷的探测;适用于海堤结构缺陷的普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10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235847.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精度的方法,属于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对流层天顶延迟估计精度的方法,包括针对GNSS实测信号计算结果作为对流层天顶延迟的参考值,记为ZTDGNSS;基于GPT2w模型估算对流层天顶延迟ZTDGPT2w;根据已有的站点数据,计算对流层天顶延迟残差dZTD;分析对流层天顶延迟残差序列中的周期信号后,构建考虑年、半年和季节周期项的残差周期模型dZTDmodel;构建对流层天顶延迟经验改进模型ZTDmodel:ZTDmodel=ZTDGPT2w+dZTDmode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比GPT2w模型有效提高了计算精度,可以提高定位效率,有效降低定位过程中估计对流层延迟带来的收敛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234114.9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电法与微动联合近地表富水区勘探方法,属于工程物探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密度电法与微动联合近地表富水区勘探方法,包括对测区进行岩石物理研究,取得饱和水情况下围岩孔隙度与横波速度的关系;对测区进行高密度电法探测,大致确定富水区域位置;实施微动探测;以高密度电法探测结果为初始模型,建立面波反演初始模型;通过高密度电法探测结果进行横波速度反演时的初始模型设定,给定横波速度与层厚的初始估计值;反演计算测区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确定富水区位置。有效解决高密度电法无法准确测深的问题与微动探测初始模型的给定问题,实现高密度电法与微动探测的有效结合,准确探测富水区域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