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3205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37149.4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超稠油开采的井筒降粘的方法及其设备,其方法包括将稀油和降粘剂的混合液注入油井底部,与稠油混合后再进行油的抽取操作。其设备包括交汇的稀油管线(3)和连接有储药罐(1)和计量泵(2)的降粘剂管线,交汇后的管线顺次连接地面混配器(5)和油井套管(6)的环形空间。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工艺改造,利用降粘剂代替部分稀油,在对超稠油的开采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节约稀油率可达70%以上,大大降低了超稠油的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3205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537149.4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超稠油开采的井筒降粘的方法及其设备,其方法包括将稀油和降粘剂的混合液注入油井底部,与稠油混合后再进行油的抽取操作。其设备包括交汇的稀油管线(3)和连接有储药罐(1)和计量泵(2)的降粘剂管线,交汇后的管线顺次连接地面混配器(5)和油井套管(6)的环形空间。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工艺改造,利用降粘剂代替部分稀油,在对超稠油的开采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节约稀油率可达70%以上,大大降低了超稠油的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18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312100.X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N3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胶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涉及原油性能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先分别测得稠油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介电常数和质量分数,并分别得出拟合公式,然后得到TCS值计算公式。然后通过测算稳定稠油的TCS值,与待测样品的TCS值作比较:待测稠油的TCS值>稳定稠油的TCS值,判定为不稳定;待测稠油的TCS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42286.4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3/068 , E21B3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油井注采切换装置,包括杆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具有连接管体的接头,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方形的第一柱体,在所述第一柱体上方设置有方形的第二柱体;以及能够固定在井口采油树内的,套设在所述本体上的环托,所述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环托移动,在所述环托内限定有容纳第一柱体的内腔。其中,所述第一柱体能够在所述内腔内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柱体与内腔之间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环托构造为当第一柱体与内腔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能够使得第一柱体相对于环托自由移动,并且当第一柱体与内腔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能够将第一柱体固定在内腔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15489.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包括1)根据井组生产曲线明确注水水窜类型;2)采用地震剖面确定储集体连通方式及剩余油分布;3)确定裂缝缩缝位置;4)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模型,确定段塞设计及颗粒用量。5)将颗粒注入至缩缝位置。采用本发明的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2016‑2018年累计实施20井组,有效率80%,累计增油4.3万吨,效果显著,能够解决缝洞型油藏注水存在的注水波及低、效率低等难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33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249671.4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洞型油藏油井注氮气采油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溶洞型油藏油井的指定属性,根据所述溶洞型油藏油井的指定属性,确定待采油的溶洞型油藏油井,向所述待采油的溶洞型油藏油井内注入氮气,开采所述注入氮气的待采油的溶洞型油藏油井。通过上述方法,通过注入纯氮气,提高置换效率,气体占据原油空间,油水界面下移,实现提高溶洞型油藏油井暴型水淹后提高单井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1015489.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包括1)根据井组生产曲线明确注水水窜类型;2)采用地震剖面确定储集体连通方式及剩余油分布;3)确定裂缝缩缝位置;4)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模型,确定段塞设计及颗粒用量。5)将颗粒注入至缩缝位置。采用本发明的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2016‑2018年累计实施20井组,有效率80%,累计增油4.3万吨,效果显著,能够解决缝洞型油藏注水存在的注水波及低、效率低等难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49671.4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洞型油藏油井注氮气采油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溶洞型油藏油井的指定属性,根据所述溶洞型油藏油井的指定属性,确定待采油的溶洞型油藏油井,向所述待采油的溶洞型油藏油井内注入氮气,开采所述注入氮气的待采油的溶洞型油藏油井。通过上述方法,通过注入纯氮气,提高置换效率,气体占据原油空间,油水界面下移,实现提高溶洞型油藏油井暴型水淹后提高单井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142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782396.X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稠油油田的抽油泵,包括连接在油管上的泵筒,设置在所述泵筒内的大柱塞和小柱塞,以及进油管,所述小柱塞位于所述泵筒和进油管内。其中,所述抽油泵还包括连接在泵筒上的具有流体流通的通道的解堵短节,所述解堵短节的直径构造为大于所述油管的直径。本发明的用于稠油油田的抽油泵能够有效地降低稠油井正注时所需的压力,从而提高油井解堵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9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811242610.7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9K8/512 , C08F251/00 , C08F251/02 , C08F220/06 , C08F220/5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膨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反应原料,所述反应原料包括可接枝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交联剂、引发剂和水;2)将所述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溶于水中,再加入可接枝共聚物,使其充分溶解,通入N2,然后加入所述引发剂和所述交联剂,混合均匀,混合期间继续通入N2,得到混合物体系;3)将所述混合物体系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缓膨凝胶块;4)将所述缓膨凝胶块烘干、粉碎并过筛,从而得到所述缓膨颗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