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0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7983.4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3/20 , C07D47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黄素衍生物的电池泄漏检测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基于核黄素稳定的荧光特性,在制备电解质的电池时,修饰核黄素并纯化,选择性的在电解液中加入核黄素衍生物,使其在加入到酸性或碱性或有机溶剂的电解液中保持性质稳定,同时,与电解液具有良好溶解性;检测时,检测时仅需使用紫外灯对电池表面进行照射,通过肉眼观察即可达到快速批量检测电池电解液泄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7984.9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电解液渗漏的批量快速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是基于合成AB剂粉末、AB+剂粉末,将合成的AB剂和/或AB+剂粉末添加到配置电池电解液应用到电池中,或者将AB剂和/或AB+剂粉末制作夹层材料安装于电池外壳的内部,或者将AB剂和/或AB+剂粉末制作成夹层膜材料,安装于电池外壳的外部或者对已生产的电池外壳的外膜进行更换,仅电池的正负极露出,即可借助紫外发光设备,在电解液泄漏处观察到发光现象;该检测方法实现了电池电解液泄漏的无损、准确、日常、批量检测,且不依赖大型设备,可应用于电池出厂检测、电池使用过程检测和电池回收时的安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6309.5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pH值在线监测和调节装置,用于对储罐罐体内的硝酸铵热浓溶液进行pH值检测。所述储罐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硝酸铵溶液进料管及酸性调节液进料组件,底部设置有硝酸铵溶液出料管及碱性调节液进料组件,外侧壁上设置有包括与罐体连通的溶液循环管路、单向泵及pH值测试组件的溶液循环结构,溶液循环管路设置上设置有单向泵和pH值测试组件,利用pH值测试组件静态检测硝酸铵溶液的pH值。本发明实现了硝酸铵溶液pH值的实时监测和pH值偏离后的自动定量调节,保证了硝酸铵溶液pH值调节的准确性,实现了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pH值的实时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71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75863.6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气体连续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属于电池安全研究及设计领域。该装置包括:热失控触发箱用于触发内置的待测电池热失控;数据采集组件设置在热失控触发箱内,用于采集待测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参数数据;惰性气体补充组件与热失控触发箱连通,用于在待测电池热失控时向热失控触发箱内提供惰性气体;连续采气组件与热失控触发箱连通,用于连续采集电池热失控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气体;气体检测组件与连续采气组件连接,用于对采集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系统根据采集的数据可以计算电池热失控产生的气体的释放量,可实现电池热失控全过程中产气量和气体成分的连续监测,检测精准高效,数据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79244.6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退役电池检测设备和退役电池检测方法。所述设备包括:检测箱体,侧壁上开设有进出口;盖板,活动安装在进出口,用于在检测过程中密封进出口;置物架,用于放置退役电池;扫描装置,包括扫描头和环形导轨;环形导轨沿检测箱体的内侧壁环绕安装在检测箱体内,置物架横跨环形导轨设置;扫描头滑动安装在环形导轨上,扫描头沿环形导轨移动能够环绕置物架上的退役电池执行扫描操作。通过上述退役电池检测设备和方法,提高了退役电池的外观检测效率,通过扫描头扫描,确保检测结果稳定,整个检测无需依赖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避免了因人工经验不足造成的误判,解决了人工检测筛选过程中效率低、出错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14918.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位移的硝酸盐浓度检测方法,属于硝酸盐浓度检测技术领域,通过拉曼谱图获得硝酸盐含量,包括如下步骤:取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取硝酸盐作溶质,根据溶解度实际需求配置不同浓度的各组溶液;根据离子强度公式计算所配制各组溶液的离子强度;测定步骤1中各溶液拉曼谱图;对采集的拉曼图谱进行预处理,扣除装样容器背景;根据硝酸根离子的特征信号选取1050±3cm‑1范围内的信号为特征峰,记录下拉曼位移值;绘制关系曲线,经离子强度公式倒推出溶液中硝酸盐浓度。本发明利用拉曼位移,大大提高硝酸盐的定量检测效率。本发明适用于水体中硝酸盐含量快速检测,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步骤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65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55553.X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学品易燃性快速筛查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预设一种或多种对照溶液并生成与各对照溶液对应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和闪点值计算公式;接收通过激光拉曼光谱仪获取的待检测对象的拉曼图谱;所述待检测对象属于对照溶液中的一种;在拉曼图谱中获取预设位置的特征峰的拉曼强度值;预设位置包括与液态易燃组分对应的拉曼位移值的位置;根据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计算确定待检测对象的质量分数;根据闪点值计算公式和待检测对象的质量分数,计算确定待检测对象的闪点值。本发明可以利用基于拉曼光谱技术来检测计算出由易燃组分与非易燃组分构成的溶液的闪点值,因此拓展了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易燃物质识别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31396.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行业中化学品危险性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谱图快速判定化学品相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n种化学品的原始谱图,将拉曼位移和强度信号储存光谱仪中;对原始谱图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拉曼位移和强度信号输入谱图特征信号分析软件,确定特征峰位置以及对应的拉曼位移值;将特征峰位置对应的拉曼位移值代入拉曼特征峰与活性基团关联数据库,得到活性基团;(5)将活性基团信息输入反应组分析软件,得到反应组信息;将反应组信息输入反应性分析软件;(7)将反应组信息,与反应组反应矩阵中的反应组对照;将反应危险性信息反馈。该方法能够快速判定未知化学品之间混合反应危险性,为规避危险提供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55258.4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混合物分析的拉曼检测装置,其包含:分离装置,其用于对待分析混合物进行组分分离处理,得到分离后待分析样品;拉曼检测装置,其用于对分离后待分析样品进行拉曼检测,得到待分析混合物的组分定性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添加混合物分离装置,为混合物拉曼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添加色谱柱,利用层析分离的原理,对待分析混合物进行提前分离,分离后利用拉曼实时对色谱柱流出组分进行分析检测,解决了现有拉曼检测方法中混合物由于组分复杂造成的定性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65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55551.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学品爆炸性筛查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分析爆炸性基团的斯托克斯反射光谱,确定与爆炸性物质对应的反射光谱特征峰波长位置;激光器生成785nm波长激光照射待检测样品,通过轮式滤波片对样品的反射光进行过滤;检测轮式滤波片过滤后的光信号,分析待测样品的反射光,根据统计结果结合预设规则生成筛查结果。本发明既不需要提前采集爆炸性物质的光谱建立数据库,也无需设置光栅和CCD的传统光谱分析结构,因此可以极大的降低设备的成本,从而也就可以大大提高设备在检测领域使用的普及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