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5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49844.0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地质测控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7/12 , E21B47/024 , E21B49/00 , H03K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扇区统计随钻测井仪器脉冲计数率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脉冲调理模块与随钻仪器对应的信号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装置包括:单片机处理模块、FPGA芯片结构、方位测量模块和外部时钟模块;通过信号采集模块的接收传感器读取随钻测井仪器实时对地层测量生成的脉冲信号,通过外部时钟模块读取实时发射的时间信号,利用方位测量模块将实时读取的脉冲信号和时间信号存入通过划分形成的不同的扇区,通过控制脉冲计数器和时间计数器的个数和位数,以及上述方位采集周期,将随钻测井仪器接收传感器接收的脉冲,精确分割到不同的脉冲计数器中进行计数统计,实现精确的测井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979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9212.9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地质测控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井测量的通讯协作系统,包括中心站和若干个星站,其中,中心站具备:移动基站和中心终端;地面发射机,其用于通过移动基站和中心终端来以广播方式建立与各星站之间的信息传输链路;和井下发射仪,其用来与地面发射机协同实现井间测井中发射井内部的通讯与控制;星站具备:位于地面的星站终端;地面接收机,其通过星站终端与地面发射机进行点对点通讯;和井下接收仪,其用来与地面接收机协同实现井间测井中接收井内部的通讯与控制。本发明实现了多井间的精准通讯与控制,有利于完成布井区域的三维探测地质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218439340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684618.7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地质测控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7/12 , E21B47/024 , E21B49/00 , H03K2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扇区统计随钻测井仪器脉冲计数率的装置,该装置通过脉冲调理模块与随钻仪器对应的信号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装置包括:单片机处理模块、FPGA芯片结构、方位测量模块和外部时钟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与外部用户端连接,响应于用户端的启动命令生成不同的操作指令传送至FPGA芯片结构;FPGA芯片结构通过SPI通讯模块与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接收单片机处理模块的操作指令和随钻测井要求数据,根据指令类型和随钻测井要求数据启用功能子模块实现针对性的方位扇区划分、脉冲计数器设置、时间计数器的设置,基于脉冲计数器组、时间计数器组和堵转判定模块结合外部时钟模块提供可靠的CLK时钟信号实现测井数据循环采集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811272678.X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
IPC: E21B43/1185
Abstract: 一种多芯控制分级多簇桥塞射孔点火系统,包括多芯选发点火模块1、多芯磁定位器3、井下多芯分级模块5,所述多芯选发点火模块1、多芯磁定位器3、井下多芯分级模块5由多芯电缆2、多心贯通线4依次电连接;可以实现非常规油气井选发式分级多簇桥塞射孔点火,且具有安全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2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834176.2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
IPC: E21B47/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存储式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高压存储式测井电子线路。包括保温瓶组件、骨架组件、防灌组件组件,所述保温瓶组件与骨架组件之间通过接插件连接后套装于防灌组件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耐温耐压指标高;耐压:200MPa;耐温:260℃,4h;/200℃,20h;/175℃,70h;具有金属保温瓶和模拟保温瓶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具有承压防灌结构;具有轴向和径向减震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834183.2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测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平井存储式测井系统中起扶正、导向和缓冲作用的水平井测井仪扶正导向缓冲装置。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顺次连接扶正组件、导向组件,所述扶正组件主要由扶正臂座、扶正臂、推杆、收臂弹簧、限位件组成;所述导向组件主要由上导向筒、下导向杆、导向体、导向胶锥、减震弹簧组成;可同时适用于泵出式测井和钻杆输送测井,在测井仪器遇阻严重时能够自动扶正并使缓冲器在井眼中居中,提高存储式测井成功率,降低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17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010834183.2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测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平井存储式测井系统中起扶正、导向和缓冲作用的水平井测井仪扶正导向缓冲装置。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顺次连接扶正组件、导向组件,所述扶正组件主要由扶正臂座、扶正臂、推杆、收臂弹簧、限位件组成;所述导向组件主要由上导向筒、下导向杆、导向体、导向胶锥、减震弹簧组成;可同时适用于泵出式测井和钻杆输送测井,在测井仪器遇阻严重时能够自动扶正并使缓冲器在井眼中居中,提高存储式测井成功率,降低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81632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711012865.X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
IPC: E21B31/00 , E21B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常规油气井带压射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带压射孔作业中阻流管砂卡电缆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可操作性强,可快速处理带压射孔作业中阻流管砂卡电缆问题,从而为提高该类工程事故的处理效率提供帮助。用于处理带压射孔作业中阻流管砂卡电缆的装置包括有阻流管卡箍、阻流管外套卡箍、阻流管卡箍用螺帽、阻流管外套卡箍用螺帽以及丝杠;阻流管卡箍由两块形状相同的阻流管快速固件构成;每块阻流管快速固件上设置有两个阻流管卡箍紧固孔以及一个阻流管卡箍丝杠连接孔;阻流管外套卡箍由两块形状相同的阻流管外套快速固件构成;每块阻流管外套快速固件上设置有两个阻流管外套卡箍紧固孔以及一个阻流管外套卡箍丝杠连接孔。
-
公开(公告)号:CN11389833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0574271.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井电缆输送桥塞、射孔及测井技术领域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气井电缆控制安全释放装置;包括上接头、打捞帽、下接头,打捞帽与下接头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壳体、中间接头、下壳体、电动马达、撞针、顶针、释放爪、锁紧环、锁紧环固定销;可以通过电缆控制安全释放装置代替电缆头弱点,释放后露出打捞帽,易于后继连续油管打捞。且具有安全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6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1910117290.0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
IPC: G01V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测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测井仪发射功率相位控制模块,包括发射电路,核磁共振测井仪发射功率相位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1和DDS直接数字信号合成单元2;通过软件算法建立幅度量与相位量之间的关系,简化硬件电路设计、降低硬件电路设计难度、增加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