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453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1046672.5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C07F17/02 , C07F17/00 ,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110/0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氢硅基桥联茂金属化合物前驱体通过与多重键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硅氢化反应制备得到多样取代基的硅桥联茂金属化合物,其中氢硅基桥联茂金属化合物通过“一锅法”合成。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硅桥基的基团变换,制备结构和组成多样的硅桥联茂金属化合物。硅氢化反应后得到的硅桥联茂金属化合物与助剂和硅胶载体结合形成茂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用于乙烯或者丙烯等alpha‑烯烃的聚合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47955.1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C08F110/0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桥联二茂茚基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催化剂由茂金属化合物和助催化剂以及载体结合生成,其中茂金属化合物由非对称桥基调控键联的两个茂环配体,使之易于呈外消旋结构。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能制备高立构等规茂金属聚丙烯。所获得的茂金属聚丙烯的立构规整度>90%,最高可达到99.7%,数均分子量在104‑106道尔顿之间,分子量分布在1.5‑3.5之间,熔点在140‑165℃范围内。生产的高等规度的聚丙烯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5401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14827.4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8F4/6592 , C08F210/02 , B01J3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4/65927 , B01J31/189 , B01J2231/20 , B01J2531/0213 , B01J2531/0241 , B01J2531/62 , C08F210/02 , C08F2500/04 , C08F2500/05 , C08F250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共聚制备长支链宽/双峰聚乙烯的催化剂组合物,包含低聚催化剂、第一助催化剂、聚合催化剂和第二助催化剂,所述低聚催化剂为PNP配体与铬盐的配合物,配体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烷基、环烷基及芳基,R2为芳基及芳基衍生物;所述铬盐为乙酰丙酮铬、四氢呋喃氯化铬和异辛酸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的低聚催化剂的配体与铬盐的摩尔比例为1﹕1?1.2。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以乙烯为单体,先在低聚催化剂和第一助催化剂的催化发生低聚反应合成线性α?烯烃,然后在聚合催化剂和第二助催化剂的催化下聚合反应,即乙烯与α?烯烃的聚合反应,生成长支链宽/双峰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0526848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74860.8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B01J31/24 , C07C11/107 , C07C11/02 , C07C2/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位型催化剂及使用该催化剂的乙烯齐聚联产1-己烯与1-辛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配位型催化剂含有能传递基团电子诱导或共轭效应的结构系统,能更好地实现与金属配位的原子间的电子传递,稳定催化体系,提高催化活性,能同时高选择性制备1-己烯与1-辛烯,端烯烃的选择性>95%,最高可超过99%,成功实现1-己烯与1-辛烯在高端烯烃选择性条件下的联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41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1047955.1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C08F110/0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桥联二茂茚基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催化剂由茂金属化合物和助催化剂以及载体结合生成,其中茂金属化合物由非对称桥基调控键联的两个茂环配体,使之易于呈外消旋结构。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能制备高立构等规茂金属聚丙烯。所获得的茂金属聚丙烯的立构规整度>90%,最高可达到99.7%,数均分子量在104‑106道尔顿之间,分子量分布在1.5‑3.5之间,熔点在140‑165℃范围内。生产的高等规度的聚丙烯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46672.5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C07F17/02 , C07F17/00 ,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110/0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氢硅基桥联茂金属化合物前驱体通过与多重键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硅氢化反应制备得到多样取代基的硅桥联茂金属化合物,其中氢硅基桥联茂金属化合物通过“一锅法”合成。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硅桥基的基团变换,制备结构和组成多样的硅桥联茂金属化合物。硅氢化反应后得到的硅桥联茂金属化合物与助剂和硅胶载体结合形成茂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用于乙烯或者丙烯等alpha‑烯烃的聚合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66988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114895.0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10/02 , C08F2/44 , C08F4/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共聚制备宽/双峰聚乙烯的方法,在乙烯气氛下,加入含有有机溶剂的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搅拌,发生聚合反应生产聚合物,其中,所述主催化剂为N‑N‑N三齿配体钴配合物催化剂,其结构式如下:其中,R1、R2、R3为卤素原子、氢原子、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74794.4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B01J31/24 , C07C2/22 , C07C2/36 , C07C11/02 , C07C1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409 , B01J31/143 , B01J2231/20 , B01J2531/62 , C07C2/26 , C07C2/36 , C07C2531/14 , C07C2531/24 , C07C11/107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磷配位骨架的铬催化剂及其在催化乙烯齐聚中的应用,氮磷配位骨架的铬催化剂,由金属铬化合物与磷氮有机配体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对配位骨架以及氮和磷上的取代基进行变换,能实现乙烯选择性三聚联四聚,同时生产1-己烯和1-辛烯。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44537.7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C08F110/06 , C08F4/6592 , C08F2/02 , B01J19/18 , B01J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茂金属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其中催化剂为桥联取代茚基化合物与助催化剂和载体负载而得到的茂金属催化剂。丙烯聚合采用本体法聚合工艺,解决了催化剂的加入途径问题,可以制备出茂金属聚丙烯,分子量分布为2‑3,等规度[MMMM]大于99%,特别适用于无纺布、纺丝等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46747.X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2/22 , C07C11/107 , C07C11/02 , C10G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齐聚生产α‑烯烃的工艺方法。本方法中利用反应釜闪蒸过程分离出未反应原料及大部分产品与溶剂,使催化剂和助催化剂保留在反应釜中,而实现重复使用,提升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产品收率,整体降低生产α‑烯烃使用的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加入量,可以让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量减少50%‑80%,从而达到降低α‑烯烃生产成本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