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49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460732.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49/00 , E21B47/00 , E21B47/022 , E21B4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轨迹的调整方法,属于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平井轨迹的调整方法,水平井水平段钻遇泥岩后,通过录井实钻数据岩性描述、随钻自然伽马及拟合生成的中子数据,对反演数据体进行修正、评价及选择,调整后续水平段轨迹。本发明的水平井轨迹的调整方法是在设计反演基础上,通过物探、地质、协模拟反演等手段来实现的。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研究区地震资料品质好、井控程度高、储层非均质性强,水平井钻遇泥岩需要调整井轨迹的问题,对于开发程度高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9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45145.7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岩溶储层有利区的方法,属于石油行业油气田勘探、开发地质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将控制岩溶储层的因素分为至少三类,即地层残余厚度、岩溶水系展布、古断裂平面分布;然后根据目标区对应因素的发育特征,建立各参数评价因子的赋值表,代入至岩溶储层有利区的评价系数计算方法中;通过公式计算,最终优选地层残存厚度大、古地貌为岩溶水系、古断裂发育区为岩溶储层的有利区。本发明采用了地质和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地震属性对有利岩溶储层响应特征的不确定性,实现对岩溶储层有利区的精准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7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285910.1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层单砂体的识别方法。该储层单砂体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多口标准井;2)对各标准井的测井曲线进行分形重构,得到分形重构曲线;3)确定各标准井的单砂体识别分形曲线,剔除单砂体识别分形曲线上不符合的特征点,得到单砂体精细识别分形曲线;4)确定敏感测井曲线类型;5)确定非标准井的单砂体识别分形曲线,再与本井测井曲线进行对比修正,剔除错误界面,识别出非标准井的单砂体。本发明提供的储层单砂体的识别方法,通过分形重构方法放大了测井数据资料对岩性变化的响应强度,弥补了单纯利用测井曲线识别储层单砂体的精度低的缺陷,对单砂体的识别更加简便,刻画更加精细。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359130.X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评价地震资料成像效果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选取合适的地震标志层并与地表数据做相关性分析,求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以得到第一平均值,同时对相邻的地震标志层进行均方根振幅能量属性提取,对获得的均方根振幅两两之间做相关性分析,同样求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以得到第二平均值,最后对第一平均值与第二平均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相关系数,利用综合相关系数对地震资料成像效果进行评价,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地震资料成像效果进行了评价,对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进行了分级便于后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060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0762382.7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砂岩含气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目标区的测井曲线得到砂岩厚度,通过标准化校正的气测全烃值确定目标区的气测全烃主峰值和下限值,并基于下限值对砂岩进行筛选确定出气层厚度;综合砂岩厚度、气层厚度、气测全烃平均值和目标区气测全烃主峰值对砂岩含气性的进行评价。本发明无需复杂的测井、录井的资料,能够通过常规的测井曲线和气测全烃值完成对砂岩含气性的评价,且评价结果准确,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766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1001683.1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是一种新投产气井储层伤害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气井目标储层的原始地层压力和气井完井后的井底静压,井底静压与原始地层压力做差得到目标储层实际压力损失值;根据目标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和气井在投产初期泄气半径确定投产初期的目标储层理论压力损失值;目标储层实际压力损失值与理论压力损失值做差得到目标储层伤害的压力损失。利用气井现有的压力测试资料和简单的储层流动性分析就可以得到目标储层伤害的压力损失,从而定量评价出新投产气井的储层伤害程度,避免了额外的试井作业或复杂实验,更加简便、快速且经济的得到储层伤害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8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345728.3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积相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油气田开发地质技术领域。其中识别方法包括:对研究区进行古地貌恢复,得到研究区发生沉积后的古地貌图;将古地貌图转换为矢量构造图;在矢量构造图上沿物源方向选取一个计算剖面;在计算剖面上,选取若干沉积点,其中包括沉积最高点;根据各沉积点的坐标得到各沉积点相对于沉积最高点的坡降和水平位移;将各沉积点相对于沉积最高点的坡降和水平位移进行分阶段拟合,找出各阶段之间的拐点,以拐点处的坡降值作为临界坡降值;按照临界坡降值对各沉积相进行识别。本发明提高了沉积相识别的准确性,并且通过临界坡降值可以定量的找出各沉积相之间的界限,准确的对沉积相的区域进行划分。
-
公开(公告)号:CN10743714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661970.X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田开发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致密气藏水淹气井复产潜力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致密气藏水淹气井地质和开发特征,确定其复产目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不同水淹气井复产潜力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利用该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评价因素所占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制定各个指标的评语分级标准,并建立目标气井综合评价变换矩阵。根据各评价因素所占权重与目标气井综合评价变换矩阵,确定目标气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计算模型,得到水淹气井复产潜力综合评价值,确定气井最优复产顺序。本发明能够得出各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和水淹气井复产潜力的综合评价,为致密气藏水淹井复产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5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359167.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约束的水平井分层和构造建模方法,属于石油行业油气田开发地质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依据研究区内的地层数据以及分层信息,确定地层单元的划分对比标准,使得全区直井分层三维闭合,得到直井地层对比剖面;依据直井地层对比剖面,将水平井投影到垂直方向判断水平段的临近单砂层位置,初步判断水平段单砂体层位;构建应用所述全区直井的数据的三维地质模型,将水平段轨迹投影到模型中,再根据所述水平段轨迹与构造面相交的穿层点,以及单砂层界面的走向与形态,最终确定水平井附近的单砂层划分方案,利用所述水平井附近的单砂层划分方案修正全区直井间地层微构造的不足之处,建立更精确的三维地质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4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1210485.9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行业油气田勘探、开发地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致密砂岩渗透性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目标区各单井的测井曲线,划分目标区同一地层单元的各砂岩段和泥岩段;然后确定泥岩段SP测井曲线的基值SP0、待评价的砂岩段SP测井曲线半幅点以上各点的平均值SP1、目标区砂岩段AC测井曲线的最低值AC0、以及待评价的砂岩段AC测井曲线半幅点以上各点的平均值AC1,并代入至构建的渗透率评价模型中,计算得到待评价的砂岩段的渗透率;渗透率评价模型为:PERM=a*(SP1‑SP0)+b*(AC1‑AC0)+c;a、b、c通过对目标区取心井的取心段的部分样品进行物性分析得到的实测渗透率及对应深度的测井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本发明对所需数据资料要求较低,实现精细评价致密砂岩的渗透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