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871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695250.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化学驱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蒸汽吞吐后普通稠油油藏的降粘非均相驱油方法。所述方法将溶液A作为前置段塞注入目标地层,溶液B作为主体段塞注入目标地层;溶液A包括聚合物a溶液和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液;溶液B包括聚合物b溶液、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液和降粘型驱油剂溶液;所述聚合物a、聚合物b为单一聚合物或不同特性黏数的多种聚合物的组合。本发明方法通过采用两段塞注入的方式进行降粘非均相驱油,采用该方法既能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抑制指进,又能降低原油粘度,大幅度提高蒸汽吞吐后普通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6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963839.0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9K8/5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型复合乳液降黏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降黏体系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水溶性降黏剂10‑50%,有机溶剂5‑40%,助剂1‑5%,余量为水;所述水溶性降黏剂由低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两种组分构成。该复合乳液降黏体系可以将稠油黏度降低99%以上,且能耐受300℃高温,不仅适用于稠油冷采过程,而且适用于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蒸汽驱过程,可提高稠油的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13261.3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心中预交联聚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岩心样品在水溶液中进行超声洗脱,然后再利用硝酸铝只络合线性聚丙烯酰胺的特性,使溶液中的线性聚丙烯酰胺完全形成络合物,最后再采用聚丙烯酰胺液相色谱检测法对溶液中残留的网络结构聚丙烯酰胺交联点进行检测,进而对应得到岩心中B‑PPG或PPG的含量。本发明检测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当岩心中B‑PPG的含量在0.01 mg/g—0.60 mg/g之间时,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6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63839.0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9K8/5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型复合乳液降黏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降黏体系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水溶性降黏剂10‑50%,有机溶剂5‑40%,助剂1‑5%,余量为水;所述水溶性降黏剂由低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两种组分构成。该复合乳液降黏体系可以将稠油黏度降低99%以上,且能耐受300℃高温,不仅适用于稠油冷采过程,而且适用于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蒸汽驱过程,可提高稠油的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9283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165770.4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5 , C09K8/5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不同油藏需求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高效选择方法,包括:基于物理模拟试验和微观力学模拟方法,建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粒径与孔喉直径比值‑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变形通过孔喉临界压力‑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弹性模量三者之间相关关系图版、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粒径与孔喉直径比值‑渗透率级差‑剖面改善率相关关系图版;根据油藏平均驱替压力梯度、平均孔喉直径,初选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弹性模量和粒径;依据渗透率级差、剖面改善率,最终确定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弹性模量和粒径。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快速选择出与不同油藏相匹配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04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343139.9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增效型驱油剂,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低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大分子稳泡剂和水组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5%~2.5%,低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1%~0.5%,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1%~0.8%,大分子稳泡剂的含量为0.01%~0.2%。本发明的驱油剂具有强的起泡性能和调剖驱油能力,而且对于普通地层水以及含高钙、镁离子的地层水的油藏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对于抑制空气泡沫腐蚀具有明显的效果。本发明的驱油剂能够在地层中快速起泡,封堵气体窜流,调整注气剖面,在驱替过程中采用水气交替方式注入,能够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00445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10020454.3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稠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效的耐盐型低张力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稠油降粘剂由以下原料制得:聚醚类表面活性剂0.1~1%、碱性化合物0.1~2%、余量为水。该稠油降粘剂成分简单,易溶解,与稠油间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又可以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盐能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9708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610230890.4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氨酸修饰的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可在富水色谱模式下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制备方法为:将合适比例的四甲氧基硅烷和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溶液引入到预处理好的毛细管中,加热反应以制备氯丙基‑硅胶杂化整体柱床,然后将过量的组氨酸水溶液冲入氯丙基‑硅胶杂化整体柱床中,通过加热处理制得。本发明通过键合水溶性有机功能单体以制备极性的整体柱固定相,该整体柱能够在富水色谱模式下实现对一些常见的极性和亲水性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核苷和核苷碱基、氨基酸、苯甲酸衍生物)的分离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57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454885.6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张宗檩 , 曹绪龙 , 杨勇 , 秦冰 , 吴伟 , 祝仰文 , 罗咏涛 , 王红艳 , 侯研博 , 石静 , 元福卿 , 李财富 , 黄志宏 , 于群 , 王丽娟 , 潘斌林 , 郭淑凤 , 曾胜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乳化剂20%~60%,酯类化合物1%~5%,润湿剂0.2%~2%,余量为水。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聚合物体系,由前述降粘驱油剂、聚合物和水组成,其中,驱油剂占0.1%~1%,聚合物占0.05%~0.3%,余量为水;所述聚合物为分子量在800万~2000万的聚丙烯酰胺。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降粘驱油剂‑聚合物体系,对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及乳化作用,可大幅降低稠油在岩石孔隙中的粘滞力,并起到较好的调剖堵水效果,可有效提高驱油效率,提高稠油的采收率;适用于地层粘度达到200mPa·s以上的稠油油藏。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60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10466665.6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包括:配制一定浓度的不同粒径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水溶液,采集试验中各测压点平衡压力;将采集的各测压点平衡压力无因次化;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式计算孔喉直径d;计算试验中不同粒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与孔喉直径d之比D50/d;确定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根据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确定该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地层行为,指导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优选及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优化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