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38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55400.1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淀粉废水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淀粉废水预处理,将淀粉废水的pH调至6.0~8.0;氮源和磷源体积浓度的确定,氮源和磷源体积浓度分别为0.2%~0.5%和0.01%~0.03%;空气配注量的确定,空气配注量为空气与淀粉废水比例体积为5~10:1;淀粉废水注入量的确定,淀粉废水注入量为0.5PV~1.0PV;现场试验及现场试验结果的跟踪及分析。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有效降低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成本,并避免了淀粉废水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898535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398403.7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H型-多糖类羧甲基油酰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1)、往反应容器中加入羧甲基多糖和无水丙酮;(2)、将油酰氯溶液与无水丙酮按照体积比为1:1均匀混合;(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1)的反应容器中,同时其中加入与步骤(2)混合液体积相等的NaOH溶液,制得Na型-羧甲基油酰多糖;(4)、在另一个反应容器中分别加入Na型-羧甲基油酰多糖以及乙醇溶液、浓盐酸,反应时间完成后经过滤、脱盐、脱酸、脱水处理、烘干得即制得H型-羧甲基油酰多糖。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含油污水处理效果好,污水中残余油的去除率高于90%,含油污水体系悬浮物去除率可达95%,可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处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47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584084.8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区块现场取样和内源微生物检测,检测的内源微生物包括好氧、兼性和厌氧微生物;油藏中好氧微生物驱油阶段,向油藏注入好氧微生物或其激活剂和空气,检测油藏产出液中的好氧微生物;油藏中兼性微生物驱油阶段,向油藏注入兼性微生物或其激活剂,检测油藏产出液中兼性微生物;油藏中厌氧微生物驱油阶段,向油藏注入厌氧微生物或其激活剂。本发明采用的激活剂来源广、价格低廉和不伤害地层,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现场试验效果好,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0.0%,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32906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455336.7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 C09K8/582 , C09K8/594 , E21B43/164 ,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稠油井的微生物和CO2复合单井吞吐采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试验油井的筛选;(2)筛选微生物及其营养物;(3)将微生物及其营养物注入试验井地层;(4)注入液态CO2;(5)试验油井关井;(6)试验油井开井生产。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实施简单;无油井出砂和套管损坏情况、油井利用率高;既能大幅度降低稠油粘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又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且作用周期长,增油效果明显等特点,因此,本发明是一种经济和有效的提高稠油井产量的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稠油井单井吞吐采油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63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5315.5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采出液中小分子酸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有机酸标准样品的定性;低浓度有机酸标准样品的定量;高浓度有机酸酸标准样品的定量;已知浓度的有机酸混合样品分析;现场样品前处理;现场样品的预处理;用色谱仪对预处理的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得到测试结果。经过本发明预处理的溶液不会对色谱仪的色谱柱造成污染,且该方法具有检测的准确度高的特点,准确度大于96%,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油田产出液中小分子酸的检测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26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37061.5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采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油藏内源微生物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试验油井的筛选;(2)激活剂的筛选;(3)激活剂注入量的确定;(4)关井时间确定;(5)现场试验,本发明利用激活油井中自身存在的内源微生物,从而节约了现场试验成本,针对不同内源微生物选择不同的激活剂配方,有效地提高了激活效果及现场试验效果,注入营养物质不会对地层产生伤害和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微生物采油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32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584954.1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实验用油气水三相定量和密闭取样的装置,由油气水定量采样单元、气体定量收集单元、原油处理单元和产出水处理与定量收集单元组成,所述的气体定量收集单元、原油处理单元和产出水处理与收集单元分别通过管线与油气水定量采样单元相连接,以及一种室内实验用油气水三相定量和密闭取样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油气水混合物的采集;油气水的初级分离;含水原油的脱水和含油产出水的脱油,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省时省力以及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室内实验定量、带压和密闭取样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114833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110364254.8
申请日:2011-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试验区块筛选,针对试验区块油藏地质条件进行调剖剂筛选和优化,调剖剂注入体积为,在对试验区块地层水的营养和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激活剂;其次在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前进行现场调剖;周期性注入激活剂,激活剂每轮注入量为45~50m3;分两次注入生物抑制剂,第一次生物抑制剂注入量为,第二次注入量为。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微生物驱油油藏采收率,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10.0~15.0%,可广泛应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5525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55738.7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微生物,得到微生物发酵液;制备上清液;测定吸光光度值A640和A550;根据吸光值的变化计算比色响应值;通过建立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与比色响应值的标准曲线,即可由发酵样品的比色响应值定量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确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本发明比色过程可于酶标仪的酶标板内进行,试剂用量少,成本低,检测速度快、数量多,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表面活性剂检测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956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014037.9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将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和含有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注入油层,在油层环境下进行发酵反应,生成生物表面活性剂、CO2、H2等代谢产物,步骤如下:A、工业废水的预处理,除去较大的颗粒物质及调节pH=6.0~9.0;B、预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与激活剂、发酵菌菌液的比例为100000∶10~100∶1~5,以5~100m3/h的排量在低于油层破裂压力下和工业废气以0.5~10×103Nm3/h的排量同时与油井注入水一起注入地层;C、长期连续以任意比例与油井注入水共同注入地层,在地层内进行微生物发酵反应,生成有利于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的代谢产物。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石油开发与开采工艺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