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析速度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82027.8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析速度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层析速度建模方法,包括:根据初始层析速度模型,获取研究工区的多个方位角的深度偏移成像道集;基于所述研究工区多个方位角的深度偏移成像道集,确定优势方位角;根据所述优势方位角,构建方位角权值矩阵;根据所述方位角权值矩阵,更新所述初始层析速度模型。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根据研究工区多个方位角的深度偏移成像道集确定优势方位角,根据优势方位角构建权值矩阵进而确定层析速度更新量,实现了更稳定、更高精度的层析速度反演,提高了层析速度建模效率,促进了复杂勘探区分方位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技术的实际生产应用。

    考虑应力敏感的流体岩石反应装置与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5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87295.2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考虑应力敏感的流体岩石反应装置与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岩心胶套和封堵组件,反应容器的内部设有模拟流体压力的流体腔和模拟地层应力的环压腔,反应容器的侧壁设有连通环压腔与外部环压泵的环压接口、连通流体腔的测试流体接口及测试流体出口;岩心胶套设置于环压腔、用于容纳待测试岩样;封堵组件包括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分别密封于岩心胶套与环压腔之间的环空空间以及待测试岩样背离于流体腔的第二端面。本申请基于应力敏感因素,研究不同地应力条件、不同温度、流体压力条件下,流体‑岩石作用程度,并对真实油气天然岩样开展流体‑岩石作用实验,为油气储层压裂工艺的参数优化提供指导。

    一种纹层状储层压裂裂缝扩展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36740.5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纹层状储层压裂裂缝扩展模拟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预设多面块体,对纹层状储层对应的模型进行离散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离散基质单元,其次确定至少一个离散基质单元对应的至少一个属性模型,然后根据至少一个属性模型,对至少一个离散基质单元进行流固耦合求解,确定相邻离散基质单元间的破裂信息、相邻离散基质单元间的流体压力分布、以及相邻离散基质单元的受力状态,之后结合储层的纹层表征参数,确定纹层状储层压裂的裂缝破裂信息。该技术方案中,基于纹层状储层压裂裂缝形态与其影响机制,以实现了对纹层状储层压裂的裂缝破裂信息的确定,为提高纹层状储层改造效益提供依据。

    缝内暂堵转向压裂模拟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6624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269972.5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缝内暂堵转向压裂模拟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离散元方法构建离散裂缝模型;基于弱耦合方法联立流体流动方程和岩体变形方程,对流体流动方程进行离散和迭代处理后得到缝内流体压力,并将缝内流体压力输入至岩体变形方程,得到裂缝宽度;基于裂缝宽度获取虚拟弹簧受到的应力,根据虚拟弹簧受到的应力和虚拟弹簧的最大应力,判断虚拟弹簧是否断裂,若是,裂缝扩展;基于裂缝扩展得到流体的优势扩展路径,在优势扩展路径上设置暂堵单元,实现缝内暂堵转向压裂的模拟。本申请能够定量化研究不同储层参数、天然裂缝分布及力学参数、暂堵参数等对裂缝扩展行为的影响,为缝内暂堵转向压裂模拟与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致密油压裂水平井的产量预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8724.8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压裂水平井的产量预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水平井的N相历史产量数据,其中,N相历史产量数据包括在历史时间段内目标水平井产出的N种类型的流体各自的产量;将N相历史产量数据输入产量预测模型,由产量预测模型输出N相目标产量数据,其中,N相目标产量数据包括在目标时间段内目标水平井产出的N种类型的流体各自的产量,产量预测模型为包括N个子模型的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N个子模型分别对N种类型的流体各自的产量进行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仅能预测单一种类的流体的产量造成的产量预测结果不能与实际开采情况相适应的技术问题。

    全生命周期压裂裂缝体积评价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06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42564.X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生命周期压裂裂缝体积评价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现场体积压裂施工的压裂施工泵注参数、现场地质参数,模拟实际地层裂缝扩展形态,得到全水平井段压裂改造体积;获取焖井期间的井底流压数据,根据井底流压数据绘制流动特征曲线,根据所述全井段主裂缝有效体积和全井段次级裂缝有效体积,得到全井渗吸增能体积;获取返排期间的井底压力数据,采用井底压力数据绘制标准化压力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双对数曲线,计算得到产油贡献基质孔隙体积;获取开井生产产量及累计产油量,计算得到规定年限下油井的单井可采储量。能够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地对裂缝体积进行评价,实现了对待评价井段的全生命周期的压裂施工效果的快速评价。

    一种真三轴水平井压裂支撑剂运移可视化模拟方法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4778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52979.3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三轴水平井压裂支撑剂运移可视化模拟方法及工具。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有机玻璃块进行切割并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和镜面抛光处理,得到透明试样;2)在透明试样上钻取盲孔,在盲孔内下入套管,用固井胶固结套管与盲孔之间的环空;3)在套管内部进行割缝处理;4)装入配备有加压板的水力压裂物理模拟系统中,通过加压板加载真三轴应力,在盲孔内注入携砂液进行压裂;5)利用高速摄像设备,透过加压板的防爆玻璃视窗及透明试样拍摄压裂过程,实时观察模拟地层应力条件下裂缝扩展和支撑剂运移情况。本发明能同步模拟地层应力条件下,裂缝起裂、扩展及支撑剂运移过程,最大程度上模拟现场压裂中支撑剂运移情况。

    一种页岩油气藏裂缝闭合系数的模拟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0236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273839.8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页岩油气藏裂缝闭合系数的模拟实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两个导流板放置到导流室中,称取预设质量的支撑剂,将支撑剂均匀地平铺在两个导流板之间,通过裂缝导流能力测试实验,获取支撑剂的闭合压力与支撑剂孔隙体积变化量的对应关系;对闭合压力与支撑剂孔隙体积变化量的对应关系,采用一次函数拟合得到拟合直线,将拟合直线的斜率确定为支撑剂的孔隙压缩系数;根据孔隙压缩系数、两个导流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及导流室的长度及导流室的高度,得到支撑剂的裂缝闭合系数。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合系数可以直接应用于页岩油气藏的数值模拟中。

    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参数反演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35990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419403.2

    申请日:2019-05-20

    Inventor: 王飞 陈巧韵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参数反演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通过获取每段裂缝的排液速度,根据井口压力数据,按照预设方法折算得到每段裂缝缝口处的流压,生成返排水量和压力对应的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调整主裂缝目标参数和次级裂缝目标参数,直至拟合的每段裂缝的流压、返排阶段产液量历史曲线和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与原始的每段裂缝的流压、返排阶段产液量历史曲线和双对数流态特征曲线拟合效果最佳时,确定调整后的每段裂缝的主裂缝参数和次级裂缝参数为多段压裂水平井的非均匀复杂裂缝反演参数,由于是根据裂缝分段进行反演的,反演参数接近实际裂缝情况;且通过返排阶段参数完成复杂裂缝参数反演,解决RTA分析滞后性问题。

    一种二氧化碳置换页岩甲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5967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15019.2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王飞 吕欣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置换页岩甲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1)建立目标温度下甲烷的质量‑核磁信号量标准曲线;2)在目标温度下向页岩样品通入甲烷,建立页岩样品在目标压力下的甲烷吸附平衡,获取甲烷的初始吸附核磁信号量;3)在目标温度下,向页岩样品通入二氧化碳建立页岩样品在预设压力下的甲烷‑二氧化碳吸附平衡,获取甲烷的当前吸附核磁信号量;4)根据质量‑核磁信号量标准曲线、初始吸附核磁信号量和当前吸附核磁信号量,获取甲烷的解吸附质量;其中,二氧化碳为气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该方法利用NMR核磁技术实现了对不同相态CO2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置换页岩甲烷的定量评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