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溶解-破碎沥青质堵塞物的油溶性沥青质破碎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7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26782.7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溶解‑破碎沥青质堵塞物的油溶性沥青质破碎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油溶性沥青质破碎剂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类30wt.%~50wt.%,胺类15wt.%~25wt.%,环状化合物20wt.%~40wt.%,醇类5wt.%~8wt.%。将上述组分按照质量比复配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所述沥青质破碎剂。其密度为0.928~0.965g/mL,闪点70~80℃,沸点164~188℃,凝点<‑30℃,颜色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均一液体,沥青质堵塞物溶解破碎率可达90~95%。本发明安全性能高,适用范围广,可用于解决常规生产油井、高温高压油井、地层及集输管线存在的沥青质堵塞问题。

    高温高压下原油失稳压力界限及沥青质沉积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115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15079.8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高温高压油气资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温高压下原油失稳压力界限及沥青质沉积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通过实验获得原油等温降压过程中背散射光信号随压力的变化关系数据,并根据变化关系数据计算背散射光信号变化率;截选背散射光信号变化率随压力降低而递升的数据区间,并对数据区间分析以评估原油失稳压力界限;对所选数据区间线性拟合得到拟合函数,并对拟合函数求导并积分计算数据变化率所对应的覆盖面积;将覆盖面积与原油组分中沥青质百分含量乘积,以评估原油沥青质的沉积风险。本发明能够对高温高压油气资源生产过程中原油稳定性进行分析,且能够对沥青质沉积风险进行评估。

    一种铑单原子磁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45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451796.2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铑单原子磁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在Fe3O4@SiO2核壳纳米颗粒的壳层进行刻孔,制得富含纳米孔道的Fe3O4@SiO2核壳纳米颗粒;对富含纳米孔道的Fe3O4@SiO2核壳纳米颗粒的表面通过有机膦前驱体进行修饰,制备有机膦修饰的富含纳米孔道的Fe3O4@SiO2核壳纳米颗粒;将铑前驱体负载于有机膦修饰的富含纳米孔道的Fe3O4@SiO2核壳纳米颗粒上,在还原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铑单原子磁性催化剂。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氢甲酰化反应,其催化效率高、催化活性优异、稳定性强,且可分离。

    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复合型防气窜剂

    公开(公告)号:CN10699568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710378137.4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复合型防气窜剂。该二氧化碳驱油用复合型防气窜剂的原料组成包括聚合物凝胶剂和沉淀基液;以聚合物凝胶剂的总质量为100%计,聚合物凝胶剂的原料组成包括0.5%‑1%的聚丙烯酰胺,0.1%‑0.5%的有机金属交联剂,0.5%‑2%的树脂交联剂,0.05%‑0.2%的稳定剂和余量的模拟地层水;以沉淀基液的总质量为100%计,沉淀基液的原料组成包括2%‑15%的沉淀溶液和余量的模拟地层水。本发明的上述二氧化碳驱油用复合型防气窜剂的防气窜效果良好。

    人工隔板用的评价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0290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0906803.7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隔板用的评价装置,包括:中间容器、与入口端连通的入口流道、压力传感器、与出口端连通的出口流道、电导率仪、测量装置;中间容器内能放置有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人工隔板;入口流道用于与地层水连通;压力传感器用于对入口流道内的流体压力进行检测;电导率仪设置在出口流道上,用于对出口流道内的流体的电导率进行检测;测量装置用于对自出口流道流出的流体的体积进行测量。本申请可以通过观察中间容器中水锥的垂直高度,以模拟不同隔板体系存在下底水上升的动态;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不同隔板体系的突破压力;通过测量筒实时测量泵出液的油水体积,评价不同隔板体系在油水界面之间抑制底水锥进的效果。

    一种用于超稠油的低成本环保油溶性降黏剂

    公开(公告)号:CN10258579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8499.X

    申请日:201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稠油的低成本环保油溶性降黏剂,按质量百分比计,该油溶性降黏剂由20-65%的主剂、35-80%的溶剂和0.05~1%的引发剂组成的总量为100%的原料制备而成,其中主剂由质量比为3∶1∶1~3∶3∶3的地沟油、芳香烃和含有酸酐的烯烃组成。本发明的油溶性降粘剂利用环境废弃物(地沟油),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充分利用;且能使超稠油黏度大大降低,节约稀油用量、满足稠油开采的需要。

    一种新的聚磺钻井废水回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607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596938.6

    申请日:2010-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磺钻井废水回注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向钻井废水中加入无机酸,调节pH至1~2,反应20~30min,使水中悬浮物发生失稳沉降;然后离心除去沉降的悬浮物,再调节pH至7~8,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使混凝剂与水中的悬浮物凝聚并形成絮体,除去絮体后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再过滤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其粒径中值。本发明采用了以酸化、混凝沉降、二级过滤为主体的处理技术,并结合酸碱调节、离心分离等强化固液分离措施,出水可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SY/T 5329-94)规定的C1级注水水质标准。本发明不仅可大大减少钻井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油田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一种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5838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83417.8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稠油的油溶性降粘剂,该油溶性降粘剂的原料组成包括主剂和溶剂,该主剂为质量比3∶1∶1~3∶3∶3的动物脂、芳烃和含有酸酐的烯烃,该降粘剂采用动物脂、芳烃和含有酸酐的烯烃的混合作为主剂、溶剂和引发剂合成得到;本发明的油溶性降粘剂能够显著地降低稠油粘度,稠油降粘率大于99%;且能够节省稠油掺稀油的稀油用量,节约开采成本,有效地改善稠油、超稠原油的开采和输送性能,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

    一种利用背散射光谱确定原油中蜡含量和析蜡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82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88691.4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背散射光谱确定原油中蜡含量和析蜡点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测油滴置于温控单元中,将光谱仪通过双光纤连接所述温控单元,在等压降温条件下,在200 nm~1100 nm的波长范围内,测量油滴的背散射光信号强度;S2、计算背散射光信号强度关于温度T的二阶导数;S3、确定二阶导数中的突变点,即突然剧增信号强度区域的拐点,其对应的温度即为原油的析蜡点。本发明方法对样品的要求极低,测试时间短,操作简便,大大优于传统方法,是石化行业的可行工具。当与用于井内和管道监测的双光纤系统集成时,本发明BSL方法有望大大推进蜡沉积管理。

    一种低密度凝胶组合物、低密度凝胶体系胶液以及高温高盐油藏底水调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41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848546.1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密度凝胶组合物、低密度凝胶体系胶液以及高温高盐油藏底水调堵方法。该低密度凝胶组合物包括:聚丙烯酰胺1.0‑1.5%、密度调节剂1.0‑5.0%、增强剂2.0‑5.0%、交联剂0.01‑0.5%,其余为水;密度调节剂满足以下条件:密度 120m2/g,密度调节剂在水中悬浮率>99%。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组合物制备的低密度凝胶体系胶液。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胶液进行的高温高盐油藏底水调堵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胶液兼具低密度和耐温耐盐性能,该低密度凝胶体系胶液能够悬浮于注入水中并且在水上漂浮成胶,能够实现油井底部水体发育的封堵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