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81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1641277.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差发电热激法开采海域水合物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多个生产井、加热井和温差发电装置;多个生产井以加热井为中心,设置在加热井的周边,温差发电装置中的温差热端设置在加热井地热储层段内的底部,电加热元件组设在加热井水合物层段内,所述温差发电冷端设置在海水层,温差热端、电加热元件组、温差发电冷端通过耐高温导线串联连接。该方法是利用前述系统对水合物储层进行加热,将进入生产井的天然气和水抽出,并进行气液分离,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气输送到集气站。该系统巧妙的利用水域温差,将温差发电技术与热激法开采水合物技术相结合,结构设计巧妙,实施技术难度小,但是开采效果非常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968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81351.0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01 , E21B43/12 , E21B43/017 , F03G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4 , E21B43/01 , E21B43/017 , E21B43/12 , E21B2043/0115 , F03G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温差发电机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热采装置,包括能量井及其内部装置、生产井及其内部装置和功率控制器;能量井由套管穿透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和高温储层(热卤水或干热岩层),并在高温储层射孔,且能量井内布设有温差发电机,温差发电机热端设置在高温储层,其冷端设置在海水层,并通过电缆与功率控制器输入端相连;生产井由套管钻孔至水合物开采所要求深度,并在水合物储层射孔形成水合物射孔层段,生产井内设有与功率控制器输出端相连的热电极,利用能量井提供的电能,通过功率控制器控制输入、输出电能的功率,供给热电极在生产井内生热,并通过水合物射孔层段对水合物储层有效传递热量,对水合物储层中的天然气进行热采。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90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327410.2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双重孔隙的碳酸盐岩储层物理模型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岩样内部结构扫描系统、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机、热烘干设备;岩样内部结构扫描系统为制作具有双重孔隙的碳酸盐岩物理模型的装置中的基础数据采集模块,无损、真实地再现碳酸盐岩储层的内部结构特征;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接收并存储岩样内部结构扫描系统所获取的待探测岩样的二维切片图像数据;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机与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连接,实现双重孔隙结构岩样的物理模型制备;热烘干设备,对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机所制作的物理模型进行加热,从而完成物理模型的制备。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制备方法骨架性质与真实岩样相差较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336250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39560.5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磁流体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溶洞随钻检测系统及方法。检测系统包括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地面磁力计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通讯线路、高压泵组、第一输送管线;第二输送管线,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磁流体容器、钻井液池、邻井外加磁场发生器控制管线、第三输送管线、钻井液回流管线、地面磁力计、邻井外加磁场发生器;邻井外加磁场发生器通过控制管线与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连接;地面磁力计经过通讯线路与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因规避钻井风险而使钻井在未全部钻穿裂缝、溶洞时即完井投产,导致而无法获取测井资料的缺点,提高了裂缝、溶洞层的识别精度与探测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1511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014787.9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16C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合物形态划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水合物赋存形态划分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水合物三种赋存形态的水合物形状因子与配位数进行统计,制作出水合物赋存形态划分标准,将需要划分的含水合物岩心通过CT扫描后建立含水合物的数字岩心,判断水合物与岩心孔隙的关系后,由含水合物的数字岩心提取相应水合物的形状因子以及配位数使用水合物赋存形态划分标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出水合物的赋存形态。本发明将水合物的划分标准具体为数值的形式,相比于现有方法,对水合物的赋存形态的判断划分更加准确、具体,方便后续水合物对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994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310585823.0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nventor: 孙致学 , 李爱芬 , 姚军 , 徐杨 , 刘钧荣 , 孙治雷 , 杨勇 , 彭得兵 , 董时正 , 储少奎 , 吴永平 , 刘继芹 , 聂海峰 , 朱莎 , 吴明录 , 张雅茹 , 冯建伟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洞型储层剩余油分布的实验检测系统及方法。该实验检测系统包括平流泵、含地层水的容器、含复配原油的容器、含对比剂的容器、四通阀、缝洞型储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X线断层扫描系统、数据处理及成像系统,含地层水的容器、含复配原油的容器、含对比剂的容器分别通过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与四通阀的三个入口相连;四通阀的出口通过泵入管线连接岩心夹持器的注入口,通过岩心夹持器的产出口产出,所产出液体收集在量筒中。本发明真实的模拟了地层条件下的水驱油过程,渗流机理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与实际矿场注水相近,检测结论对于矿场应用具有较大指导意义,解决了目前注水驱油过程无法实现可视化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62500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339560.5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磁流体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溶洞随钻检测系统及方法。检测系统包括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地面磁力计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通讯线路、高压泵组、第一输送管线;第二输送管线,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磁流体容器、钻井液池、邻井外加磁场发生器控制管线、第三输送管线、钻井液回流管线、地面磁力计、邻井外加磁场发生器;邻井外加磁场发生器通过控制管线与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连接;地面磁力计经过通讯线路与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因规避钻井风险而使钻井在未全部钻穿裂缝、溶洞时即完井投产,导致而无法获取测井资料的缺点,提高了裂缝、溶洞层的识别精度与探测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90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327410.2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双重孔隙的碳酸盐岩储层物理模型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岩样内部结构扫描系统、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机、热烘干设备;岩样内部结构扫描系统为制作具有双重孔隙的碳酸盐岩物理模型的装置中的基础数据采集模块,无损、真实地再现碳酸盐岩储层的内部结构特征;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接收并存储岩样内部结构扫描系统所获取的待探测岩样的二维切片图像数据;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机与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连接,实现双重孔隙结构岩样的物理模型制备;热烘干设备,对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机所制作的物理模型进行加热,从而完成物理模型的制备。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制备方法骨架性质与真实岩样相差较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215112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14787.9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16C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合物形态划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水合物赋存形态划分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水合物三种赋存形态的水合物形状因子与配位数进行统计,制作出水合物赋存形态划分标准,将需要划分的含水合物岩心通过CT扫描后建立含水合物的数字岩心,判断水合物与岩心孔隙的关系后,由含水合物的数字岩心提取相应水合物的形状因子以及配位数使用水合物赋存形态划分标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出水合物的赋存形态。本发明将水合物的划分标准具体为数值的形式,相比于现有方法,对水合物的赋存形态的判断划分更加准确、具体,方便后续水合物对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62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95764.4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域天然气开采技术,具体是一种联合地热和CO2置换开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注入井和生产井的准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天然气分离。系统包括海洋开采平台,至少一口生产井和一口注入井,该注入井的下井口穿入地热层的压裂裂缝带位置处,所述注入井的下井口与地热层的压裂裂缝带上的压裂裂缝连通;所述注入井的上井口与高压注入泵连通,该高压注入泵通过管线与CO2储存装置连通;所述生产井的下井口穿入地热层的压裂裂缝带位置处,所述生产井的下井口与地热层的压裂裂缝带上的压裂裂缝连通。本发明由于所述方法和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降低了温室气体CO2排放、维持了沉积物层完整性和维持了沉积物层地质力学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