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52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8170.9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的铁酸锂材料,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先将纳米Fe2O3和LiNO3混合,加入去离子水,经磁力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溶液,然后对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前驱体粉末与石墨混合,置于马弗炉中进行两次煅烧,然后在气氛炉内通入惰性气体营造低氧低湿环境,再通入碳源气和辅助碳化混合气进行CVD处理,在铁酸锂材料表面形成2‑10nm碳包覆层,最终获得碳包覆后的铁酸锂材料。该材料可用于电极补锂剂,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8272.0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核壳结构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硅负极材料高熵化稳定壳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核壳结构硅负极是一种理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快离子/电子传输性能,制得的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极其出色的循环稳定性能。本发明所述硅负极材料在高比能锂电池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519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090152.X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以下步骤组成,将氮掺杂共轭骨架材料与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混合,然后真空烘干,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进行压片得到全固态电解质;所述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的浓度为0.1~0.5M;所述NCS与所述有机溶液的质量比为5~9:1。该材料用作固态电池,具有高的Li+转移数和室温离子电导率,稳定的界面特征,组装的Li/LiFePO4电池也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8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45205.4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磺化沥青‑硅耐压实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薄膜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纳米片、镶嵌于所述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之间的硅颗粒以及均匀混合的磺化沥青,所述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以无规则排列方式作为所述薄膜材料的基本骨架结构;所述硅颗粒作为核被包裹在氧化石墨烯骨架结构之间;所述磺化沥青作为加固成分连接氧化石墨烯片层及被包裹在其中的硅颗粒,以加固薄膜的骨架结构。所述方法包括将磺化沥青溶液加入至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将硅粉末加入至上述溶液中,搅拌,超声;涂覆成膜,自然晾干;烧结,得到耐压实复合薄膜材料。本发明的耐压实复合薄膜材料中具有磺化沥青加固的氧化石墨烯骨架,能够极大地提高薄膜材料的耐压实性能,使其在电池压实过程中保持骨架结构的完整性,为循环过程中锂离子的运输提供通道,这种刚柔并济的复合薄膜材料不仅能耐压实而且还能够实现材料的弯折,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307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27332.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碳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界面全尺度强化的硅碳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电极是一种理想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优异的机械力学稳定性和电子/锂离子传输性能,制得的电池具有高的充放电比容量、极其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能耗低,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494006.4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H01M4/36
Abstract: 一种片状的类网络SiOC基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烷前驱体、导向剂与无机碱在溶剂为水和醇的溶液中混合搅拌反应,然后进行干燥、热处理。本发明方法制得的SiOC基复合材料包括:纳米片堆积而成的类网络状结构、高比例的富氧相和硅酸盐复合物;所述的片状尺寸介于20‑600nm之间,厚度为1‑20nm;所述SiOC基材料中富氧相的占比高,为60‑90%,且Si、O、C元素分布均匀;上述方法制备流程简单,工艺条件容易实现,可一步调控SiOC基材料的形貌和组成,所得材料在电池循环过程中不易膨胀,在大电流下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51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0152.X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以下步骤组成,将氮掺杂共轭骨架材料与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混合,然后真空烘干,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进行压片得到全固态电解质;所述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的浓度为0.1~0.5M;所述NCS与所述有机溶液的质量比为5~9:1。该材料用作固态电池,具有高的Li+转移数和室温离子电导率,稳定的界面特征,组装的Li/LiFePO4电池也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