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1072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080862.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互式压汞毛管力曲线虚拟仿真测试教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岩心室、抽真空装置、进汞或退汞模拟装置、恒速压泵模拟装置、计算机;本发明通过虚拟仿真模拟系统和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在无汞无毒条件下进行了常规压汞毛管力曲线模拟测试、高压压汞毛管力曲线模拟测试和恒速压汞毛管力曲线测试,解决了常规压汞仪在实验教学中的毒害性危险,并且弥补了常规方法的不足,拓展了压汞毛管力曲线测试教学的宽度和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51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1095357.8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nventor: 孙致学 , 贾存奇 , 王建忠 , 姚军 , 蒋永平 , 梁珀 , 赵梓平 , 李贤兵 , 马凯 , 周昊天 , 张旭 , 王浩瑄 , 董云振 , 刘熙远 , 辛莹 , 李维娜 , 朱旭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领域渗流机理研究的渗流窜流量表征方法及实验设备,具体是一种双重介质渗流窜流量表征方法及实验装置,方法包括基本数据采集形成静态数据,实验得到动态数据,将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构建矩阵数据表计算出计算出贡献值f,即得到窜流量q的表征式。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在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上的操作面板和显示器;与变径岩心夹持器连通的高压气源储存罐和多粘度流体储存罐;在调压管上设置有压力泵,在流体供给管上设置有注入泵;在变径岩心夹持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由于所述方法和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简化了研究流程、降低了工作量、降低了误差、提高了表征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10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080862.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9B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互式压汞毛管力曲线虚拟仿真测试教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岩心室、抽真空装置、进汞或退汞模拟装置、恒速压泵模拟装置、计算机;本发明通过虚拟仿真模拟系统和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在无汞无毒条件下进行了常规压汞毛管力曲线模拟测试、高压压汞毛管力曲线模拟测试和恒速压汞毛管力曲线测试,解决了常规压汞仪在实验教学中的毒害性危险,并且弥补了常规方法的不足,拓展了压汞毛管力曲线测试教学的宽度和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515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19109.3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压裂裂缝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监测系统包括本地监测中心、汇聚节点和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在监测区域内构成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器节点与汇聚节点通过多跳网络无线连接;汇聚节点通过外部网络与本地监测中心连接。本发明所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压裂裂缝监测系统,通过记录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可以精确的确定压裂裂缝的形状和尺寸,适用于各类压裂裂缝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51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5357.8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nventor: 孙致学 , 贾存奇 , 王建忠 , 姚军 , 蒋永平 , 梁珀 , 赵梓平 , 李贤兵 , 马凯 , 周昊天 , 张旭 , 王浩瑄 , 董云振 , 刘熙远 , 辛莹 , 李维娜 , 朱旭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25/00 , E21B47/06 , E21B47/065 , E21B49/00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领域渗流机理研究的渗流窜流量表征方法及实验设备,具体是一种双重介质渗流窜流量表征方法及实验装置,方法包括基本数据采集形成静态数据,实验得到动态数据,将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构建矩阵数据表计算出计算出贡献值f,即得到窜流量q的表征式。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在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上的操作面板和显示器;与变径岩心夹持器连通的高压气源储存罐和多粘度流体储存罐;在调压管上设置有压力泵,在流体供给管上设置有注入泵;在变径岩心夹持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由于所述方法和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简化了研究流程、降低了工作量、降低了误差、提高了表征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57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51506.2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质敏感性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水质决策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计算每口井控制储层的孔隙体积Vφi;(2)计算每口井的无因次注入量Qi;(3)计算注水开发前每口井控制储层的平均渗透率 目前注水水质下每口井控制储层的渗透率水质敏感系数θi,以及目前考虑注水历史的每口井控制储层的渗透率Ki;(4)计算目前注水系统控制储层的平均渗透率 (5)在水质推荐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来确定目前注水系统应该具体选择哪种注水水质。本发明不仅对解决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满足长期注水开发后储层的注水需求有很好帮助,而且对降低能耗、节约成本,适应低油价时代也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022112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10531225.1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油田仿真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包括三维非均质储层模拟箱、模拟井筒、流体注入模块、流体生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自动控制模块、恒温模块、饱和度探针、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三维非均质储层模拟箱内部设置有模拟井筒,自动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流体注入模块和流体生产模块实现对模拟井筒的实时采注;同时数据采集模块对注入和采出的流体进行监测,同时对模拟箱内的饱和度、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监测,计算机对监测数据进行优化分析,实时通过自动控制模块控制注入和采出流量,模拟实现多层合采、水平井分段开采和多分支井开采以及注采井控制策略,完善生产实时优化与实时调整等方面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02211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31225.1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油田仿真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包括三维非均质储层模拟箱、模拟井筒、流体注入模块、流体生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自动控制模块、恒温模块、饱和度探针、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三维非均质储层模拟箱内部设置有模拟井筒,自动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流体注入模块和流体生产模块实现对模拟井筒的实时采注;同时数据采集模块对注入和采出的流体进行监测,同时对模拟箱内的饱和度、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监测,计算机对监测数据进行优化分析,实时通过自动控制模块控制注入和采出流量,模拟实现多层合采、水平井分段开采和多分支井开采以及注采井控制策略,完善生产实时优化与实时调整等方面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57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10251506.2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质敏感性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水质决策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计算每口井控制储层的孔隙体积Vφi;(2)计算每口井的无因次注入量Qi;(3)计算注水开发前每口井控制储层的平均渗透率目前注水水质下每口井控制储层的渗透率水质敏感系数θi,以及目前考虑注水历史的每口井控制储层的渗透率Ki;(4)计算目前注水系统控制储层的平均渗透率(5)在水质推荐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来确定目前注水系统应该具体选择哪种注水水质。本发明不仅对解决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满足长期注水开发后储层的注水需求有很好帮助,而且对降低能耗、节约成本,适应低油价时代也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729904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149996.7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永飞 , 姚军 , 杨谦洪 , 孙致学 , 李爱芬 , 田同辉 , 徐耀东 , 王建忠 , 孙海 , 张磊 , 张琦 , 赵建林 , 安森友 , 高莹 , 魏微 , 杜玉山 , 王军 , 晁静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T扫描和3D打印的复杂岩心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CT扫描和3D打印相结合的技术,实现再现地下的岩石孔隙结构特征,使岩心内部的油气水分布实现可视化。本发明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岩心、网络模型的可视化、真实化,使得地下岩石的孔隙结构以实物方式再现。最重要的是,随着碳酸盐岩、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田的不断投入开发,结合CT扫描和3D打印技术,可以为特殊岩心的表征制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