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36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30920.7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一种用于气体分离的含有可溶性多孔有机笼IL@CC3的混合基质膜、制备方法及其在CO2/CH4高效分离中的应用,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将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IL)引入到CC3分子填料中,构建了IL@CC3/PIM‑1混合基质膜。本发明基质膜有效提高了气体分离性能,POCs的孔结构被定制裁剪,并且优化了填料和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纯PIM‑1膜相比,本发明有效地缩小多孔材料的尺寸并改善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不仅提高了气体通量,更极大的提升了气体选择性。本发明制备方法成本较低,方法简单,有效减少有机试剂的使用,减少污染,更加易于规模化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158964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710538679.3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膜材料及在气体分离上的应用,属于膜材料及其分离技术领域。首先在室温下制备出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将其和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通过逐层法铺成复合膜材料,氧化石墨烯作为膜的主体,金属氧化物纳米片掺杂在其中。将得到的复合膜材料和有机配体反应转化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掺杂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材料。通过这个策略成功的在保持超薄厚度的同时,将具有均一孔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引入到膜材料中,从而相对于单纯氧化石墨烯膜提升了6倍的分离选择性,相对于直接法得到膜材料也提升明显。比较不同层数的膜材料,可以发现随着循环数增加,膜的选择性提升明显,到了4循环为最佳值,到了5循环反而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83662.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钻探中钻井液回收的一级固液分离方法,装置包括箱体一侧的推板,推板后连接有推杆,在推板的左侧,箱体上方设有注料口,在注料口左侧,箱体下方设有筛网,筛网左侧设有转动隔板组,该转动隔板组包括四个相互垂直的隔板,并通过转轴连接,每个隔板下端靠近箱体底部,正好能挡住箱体内的空间,隔板左侧,在箱体底部设有挡块和固定块,挡块和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挡块接触转动隔板下侧,并对隔板施加一定的压力,筛网下方设有分离室,分离室下方设有挡板;本发明通过以挤压力的方式,将浆液中的钻井液进行挤压出来并实现分离,提高了浆液过筛的速度,避免了筛网被堵塞,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651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207854.6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配位聚合物Ni2(L‑asp)2pz的高渗透率混合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膜材料及其分离技术领域;所述的混合基质膜的合成所需的包括配位聚合物Ni2(L‑asp)2pz、PDMS前驱物和PDMS固化剂。本发明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无机多孔颗粒,提高自由体积并引入分子筛分作用,得到的膜材料像高分子膜一样容易制备,同时提升原高分子膜的性能,在气体渗透率和选择性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同时本发明还可以开发其在水处理上的应用,作为正渗透(FO)或膜蒸发(MF)的核心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38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60745.6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7F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核铅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配位化学领域;所述的铅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C35H33NO10Pb],单斜晶系,空间群为I2/c,晶胞参数为a=18.0299(5)b=12.7530(2)c=28.3504(5)α=90.00°,β=103.283(2)°,γ=90.00°,V=6344.4(3)本发明制备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利于较为快速的得到缺陷少、取向统一的完美晶体,制备方法简单,金属离子优选采用无污染无毒害的铅离子,原料易得,经济实惠,同时所得的聚合物产率高,化学稳定性好,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催化、识别、光学等领域具有非常好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3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16944.7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7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5/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镨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配位化学领域;其所述的镨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C17H25N4O11Pr],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α=113.721(5)°,β=98.645(4)°,γ=105.872(5)°,本发明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利于较为快速的得到缺陷少、取向统一的完美晶体,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的配合物产率高,化学稳定性好,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催化、识别、光学等领域具有非常好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36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030920.7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一种用于气体分离的含有可溶性多孔有机笼IL@CC3的混合基质膜、制备方法及其在CO2/CH4高效分离中的应用,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将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IL)引入到CC3分子填料中,构建了IL@CC3/PIM‑1混合基质膜。本发明基质膜有效提高了气体分离性能,POCs的孔结构被定制裁剪,并且优化了填料和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纯PIM‑1膜相比,本发明有效地缩小多孔材料的尺寸并改善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不仅提高了气体通量,更极大的提升了气体选择性。本发明制备方法成本较低,方法简单,有效减少有机试剂的使用,减少污染,更加易于规模化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36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0016944.7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7F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镨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配位化学领域;其所述的镨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C17H25N4O11Pr],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α=113.721(5)°,β=98.645(4)°,γ=105.872(5)°,本发明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利于较为快速的得到缺陷少、取向统一的完美晶体,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的配合物产率高,化学稳定性好,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催化、识别、光学等领域具有非常好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48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26177.X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366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极的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属于金属@碳纳米复合材料制备领域,一种用于电极的碳基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包括金属‑有机骨架的化合物,在惰性保护气氛下高温热解得到。本发明通过利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i2(L‑asp)2(bpy)]为前驱物,通过一步高温热解过程制备出尺寸均匀的碳基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得到的产品相单一,杂质极少,特别易于收集,而且产量高,有利于大规模合成。用该方法制备出的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其微观结构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上具有稳定性高等优越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6500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26121.4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2 , B22F1/0018 , B22F9/30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F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碳包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碳@金属复合材料制备领域,一种磁性碳包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包括金属‑有机骨架的化合物,在惰性保护气氛下高温热解得到。本发明通过利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为前驱物,通过一步高温热解过程制备出尺寸均匀的碳包覆纳米材料。该方法得到的产品相单一,杂质极少,特别易于收集,而且产量高,有利于大规模合成,具有很好的铁磁性,分散性极好,响应时间短,具有非常典型的铁磁性磁滞回线和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生物磁性纳米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