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9850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232963.5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盐穴储气库密封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容器、支架、软管,容器底部设有外凸接口,外凸接口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门。容器位于支架托盘上,容器底部凸出接口通过托盘上的贯穿圆孔;凸出接口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容器上设有刻度线用于测量液面变化;外凸接口通过软管与地下盐穴储气库的第一控制阀连接,检测注采管柱内的卤水压力变化。支架有三条腿,均匀分布,每条腿都具有独立伸缩性。实施方法包括步骤:注入卤水;安装密封盖、控制阀、压力表;安装支架、容器;进行密封性测量。本发明测试装置构造简单、实施步骤简洁、易于现场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587981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062767.8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盐穴储气库及其建造方法。地下盐穴储气库包括盐穴、导管、技术套管、完井套管、控制阀、压力表、封隔器、卡瓦、密封盖、天然气注采管柱;天然气注采管柱从地面深入到地下盐穴内部;完井套管从地面深入到地下盐穴顶部;完井套管底端与天然气注采管柱通过封隔器和卡瓦连接;在井口位置安装密封盖、压力表、控制阀;在盐岩地层中完井套管柱的钢级比其他地层中的高一级。建造步骤包括:外挤载荷选取、管柱选型及下入深度确定、钻井及固井、封隔器和卡瓦安装、密封盖安装、压力表和控制阀安装。本发明重点考虑了盐岩蠕变对完井套管柱安全性的影响,同时对管柱密封性能进行了实时监测,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5879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62769.7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盐穴储气库群的建造方法。地下盐穴储气库群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相邻两个地下盐穴储气库形状和尺寸,确定矿柱宽度设计值;(2)、确定相邻两个储气库在盐岩地层中的相对位置、井口相对位置;(3)、利用选定尺寸的钻头、完井管柱尺寸和结构,完成钻井和固井;(4)、安装注采管柱系统,进行溶漓造腔作业;(5)、分别在造腔完成1/3和2/3时,对盐穴形状和尺寸进行监测和修正;在造腔完成4/5时,对盐穴形状和尺寸进行监测,降低造腔速率直至造腔结束。本发明明确了地下盐穴储气库群间矿柱宽度设计尺寸并给出了施工作业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适用价值和现场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8798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62767.8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盐穴储气库及其建造方法。地下盐穴储气库包括盐穴、导管、技术套管、完井套管、控制阀、压力表、封隔器、卡瓦、密封盖、天然气注采管柱;天然气注采管柱从地面深入到地下盐穴内部;完井套管从地面深入到地下盐穴顶部;完井套管底端与天然气注采管柱通过封隔器和卡瓦连接;在井口位置安装密封盖、压力表、控制阀;在盐岩地层中完井套管柱的钢级比其他地层中的高一级。建造步骤包括:外挤载荷选取、管柱选型及下入深度确定、钻井及固井、封隔器和卡瓦安装、密封盖安装、压力表和控制阀安装。本发明重点考虑了盐岩蠕变对完井套管柱安全性的影响,同时对管柱密封性能进行了实时监测,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44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303684.2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M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非API管柱接头气密性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架、底座、顶盖、密封单元试件、施压部件、高压供液系统、高压供气系统、气体泄漏检装置和软管;本发明利用施压部件和高压供液系统组成的可调节进给装置控制主密封面配合过盈量,采用高压供气系统提供密封单元试件内部不同压力值的高压气体,利用气体泄漏检装置监测到的气体泄漏率数据直接定量评估密封单元试件的气密性能;通过改变不同结构加工参数制造多个密封单元试件,依据试验步骤更换不同试件进行测试,并记录相应气体泄漏率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不同结构加工参数对非API管柱接头的主密封结构气密性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38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24630.0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器供电的交流传动驱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此系统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交流驱动电机系统、轴承系统、齿轮系统和接地系统四部分组成。电机系统包含交流异步电机3和薄板联轴器4;轴承系统主要包含球轴承1、9以及圆柱滚子轴承6、8、12和14;齿轮系统包含齿轮轴7和大齿轮11;接地系统主要包含电机非驱动端接地导电纤维刷2、薄板联轴器4和齿轮轴7间的导电纤维接地环5、齿轮轴7非电机侧接地导电纤维刷10、以及主轴两端的接地导电纤维刷13和15。该装置在设计初期考虑了电流电蚀对轴承和齿轮系统寿命的影响,提高了采用逆变器供电的交流传动系统的疲劳寿命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90112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22730.9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煤层地应力不确定性的钻井液密度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待钻区块目的煤层钻孔取大块岩芯,确定煤岩的岩石类型系数和地质强度指标;对获得的煤层大块岩芯进行实验试样加工,制得多组标准圆柱体煤岩芯试件;采用单轴抗压试验机对所制得煤岩芯进行岩石力学参数测试,测试参数为煤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单轴抗压强度;建立煤岩的霍克-布朗准则;确定煤层水平最大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的分布区间;根据建立的煤岩霍克-布朗准则给出煤层钻井液设计密度公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法忽略储层地应力不确定性设计钻井液密度设计的缺点,使得钻井液密度设计值更加逼近于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53620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62759.3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7/005 , E21B3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储气库完井套管、水泥环粘结强度测试的试件及其制作方法。储气库完井套管-水泥环粘结强度测试试件包括套管短节、水泥环;水泥环为一正四棱柱体,套管短节为一圆管,圆管的轴线与正四楞柱体的轴线重合;套管短节上端高出水泥环,套管短节下端位于水泥环下底面以上;套管短节下端与水泥环下底面间留有圆孔,圆孔直径为套管短节外径。试件的制作步骤如下:套管短节制备、垫片制备、模具制备、水泥浆制备、试件浇筑、试件养护、试件成型。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套管和水泥类型,可以用于油气井完井套管柱胶结强度测试;试件制作简单、成功率高,为评价储气库完井套管柱安全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20795.8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地下储气库井建设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储气库井完井管柱。地下储气库井完井管柱,包括套管柱和油管柱,油管柱位于套管柱内,套管柱位于由地层通过钻井工艺而形成的井筒内;其中:所述套管柱包括:水泥环和套管,套管通过水泥环与井筒周围地层连接;所述油管柱位于套管内,油管柱由井下工具连接装配而成。本发明在不影响地下储气库井正常作业和配产量的前提下,设计了双向双安全阀管柱串,优化完井管柱串和井下安全阀安装方式,保证地下储气库井发生井口、井下安全事故,如爆炸、泄露、过载时,井筒、管柱和整个储气库井的损失减小到最低,提高管柱在作业工况下的稳定性,保障地下储气库井的长期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015477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17343.4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02F5/08
Abstract: 一种粘土造槽机,第一液压油缸上端销于钻杆,下端通过第一销销于第一驱动盘上端外边缘,第二液压油缸上端销于钻杆,下端通过第二销销于第二驱动盘上端外边缘;钻杆下端设有两斜臂,其中第一斜臂上端固定于钻杆,下端通过第三销销于第一驱动盘中间,第二斜臂上端固定于钻杆,下端通过第四销销于第二驱动盘中间,第一驱动盘以及第二驱动盘均分别由两片圆盘组成,驱动盘的下部设有数组下刀体,驱动盘的上部设有数组上刀体,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上的上刀体以及下刀体相对反复旋转,将粘土绞碎,可在粘土中成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