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1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201403.8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SAGD生产模式下超稠油循环串接生产方法及装置,前者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锅炉来的过热蒸汽通过锅炉来汽总管线和A井组总注汽管线注入A井组P井,对A井组P井内的稠油进行加热,A井组P井的高温采出液经第一出液管线、B井组总注汽管线和第三注蒸汽管线注入B井组P井,对B井组P井内的稠油进行加热,B井组P井的采出液排出后送至处理站进行处理,后者包括A井组P井、A井组I井、B井组P井、B井组I井、锅炉来汽总管线。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开井数、原油产量和锅炉蒸汽利用率,降低注入蒸汽费用,同时降低SAGD井在循环阶段产出液温度,减少末端处理站降温换热负荷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50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14425.0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深井超深井铝合金钻杆用管体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石油管制造技术领域。组分按重量份为:Cu4.8—5.8%,Mg1.2—1.8%,Mn1.0—1.2%,Ti0.05—0.20%,Zn0.5—0.6%,B0.001—0.01%,Yb0.02—0.0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利用Cu元素析出强化,Mn元素在特定温度下的固溶强化及晶粒细化,Zn和Mg的析出强化,以及Yb、B、Ti复合添加的晶粒细化,充分发挥了固溶强化、析出强化、晶粒细化等复合作用;铸造获得管坯,铸锭均匀化、挤压、固溶,管坯均匀化加热温度:480—505℃;管坯挤压温度:400—450℃;本发明在工艺上无固溶淬火+长时间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对淬火后管体预变形后直接自然时效,简化了生产工艺并降低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500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310114425.0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深井超深井铝合金钻杆用管体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石油管制造技术领域。组分按重量份为:Cu4.8—5.8%,Mg1.2—1.8%,Mn1.0—1.2%,Ti0.05—0.20%,Zn0.5—0.6%,B0.001—0.01%,Yb0.02—0.0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利用Cu元素析出强化,Mn元素在特定温度下的固溶强化及晶粒细化,Zn和Mg的析出强化,以及Yb、B、Ti复合添加的晶粒细化,充分发挥了固溶强化、析出强化、晶粒细化等复合作用;铸造获得管坯,铸锭均匀化、挤压、固溶,管坯均匀化加热温度:480—505℃;管坯挤压温度:400—450℃;本发明在工艺上无固溶淬火+长时间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对淬火后管体预变形后直接自然时效,简化了生产工艺并降低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95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5274.X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守涛 , 张瑞芹 , 田然 , 刘永刚 , 王刚 , 张长森 , 张文成 , 郭金涛 , 赵野 , 翟赟璞 , 于春梅 , 徐兴敏 , 王燕 , 马宝利 , 董春明 , 徐铁钢 , 吴显军 , 靳丽丽 , 朱金玲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溶氢的液相加氢反应方法;循环液体物料与原料油混合,进入加热炉加热;氢气分成n路进入加热炉加热;一路氢气和液相物料在混合器中混合,进行第一级溶氢,其余(n-1)路氢气通过反应器床层的入口进入器内氢油混合构件与上一床层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进行第二级溶氢,汽提出反应副产物硫化氢和氨,在反应器顶部设置反应压力控制系统,在每段反应器设置排气系统;反应产物进入汽提塔,汽提塔内设置氢油混合器,汽提出副产物硫化氢和氨,增加溶氢能力,汽提塔出来的油品一部分进入产品罐,一部分再循环;本方法在催化加氢反应的同时将硫化氢和氨排出反应系统,固相催化剂接触的为液相反应物,提高了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645451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300504.1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杆管体结构,包括管本体(1)、分别位于所述管本体(1)两端的内螺纹端加厚部(2)和外螺纹端加厚部(3),所述内螺纹端加厚部(2)包括内螺纹加厚段(21)和内螺纹加厚过渡段(22),所述外螺纹端加厚部(3)包括外螺纹加厚段(31)和外螺纹加厚过渡段(32),所述内螺纹加厚段(21)和所述外螺纹加厚段(31)的长度为800mm~1200mm,所述内螺纹加厚过渡段(22)和所述外螺纹加厚过渡段(32)的长度为200mm~400mm。属于钻井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外螺纹加厚段长度相等,过渡段更加平缓,减少加厚过渡段由于尺寸结构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效应和钻井液流经过渡区因流场突变引起的冲蚀。
-
公开(公告)号:CN202730084U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20277685.0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6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相循环加氢装置;混合器入口与原料油罐连接,混合器出口与反应器顶部连接,混合器顶部设有富余氢气出口,混合器底部设有氢气入口;反应器顶部设有反应器气体出口,反应器底部的出口与吸附塔底部连接,同时反应器底部的出口与第一分离器入口连接;吸附塔顶部出口与混合器入口连接;第一分离器底部的出口与第二分离器入口连接;第一分离器气相产物出口设置在第一分离器顶部;第二分离器轻质产物出口设置在第二分离器上部,第二分离器重质产物出口设置在第二分离器下部;本装置可用于汽、煤、柴油等馏分油加氢脱硫、脱氮精制,生产清洁燃料工艺过程,能够提高加氢反应的效率,生产超低硫的油品。
-
公开(公告)号:CN203229492U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20162509.7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4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馏分油两相加氢反应器;反应器上部空间筒体大于下部催化剂床层筒体,在催化剂床层筒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催化剂床层,在至少一个相邻的催化剂床层之间设置一个内构件;内构件由隔离板和排气管道组成,隔离板上均布有降液通孔和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下端垂直固定在隔离板上面,与下一层催化剂床层上部空间连通,排气管道上端部与上一层催化剂床层下部相接触;反应器入口设置在反应器顶部,反应器出口设置在反应器底部,氢气入口设置在内构件隔离板与下层催化剂床层之间,反应器排气系统设置在反应器顶部与反应器设置的压力和液位监测系统联锁;该反应器可有效地减少H2S和NH3对加氢反应的抑制作用,提高加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238222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162859.3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多级溶氢系统的液相加氢反应装置;加热炉原料油加热管与混合器连接;加热炉的n根氢气加热管,一根与混合器连接,其余n-1根氢气加热管分别与设置在反应器内两个相邻的催化剂床层或反应器之间的n-1个氢油混合构件连接;混合器与多级加氢反应器最上层催化剂床层或反应器连接;多级加氢反应器出口与汽提塔连接;汽提塔与原料油管连接或产品罐连接;多级加氢反应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与压力表连接的压力控制阀;两个相邻的催化剂床层或反应器之间设置有尾气排出管,每根管上设置有与液位计连接的液位控制阀;本装置具有催化加氢反应和将反应副产物硫化氢和氨排出反应系统功能的作用,加氢反应效率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