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208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36101.6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T17/00 , G01N15/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格子玻尔兹曼的气水两相非稳态渗流模拟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开展微CT扫描实验,构建碳酸盐岩三维数字岩心,准确表征其真实储集空间形态;然后,通过编写程序语言,使用基于Shan‑Chen作用力模型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碳酸盐岩三维数字岩心中气水两相非稳态渗流过程,直观展示碳酸盐岩岩石中不同时刻的水侵前沿和水侵动态;最后,得到不同时刻碳酸盐岩岩石中流体压力和流速分布,获得碳酸盐岩的水侵动态特征。可为水驱气藏(尤其是碳酸盐岩岩石有水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指导和理论基础,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593059.2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强非均质多层系含水气藏开发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涉及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边水模拟单元、底水模拟单元、多层系储层模拟单元、纵向含裂缝储层模拟单元、回压控制单元、气水监测单元和原始流体饱和单元;多层系储层模拟单元为水平设置的多层并联结构,多层并联结构一侧连接边水模拟单元,另一侧连接回压控制单元,回压控制单元通过气水分离计量器与气水监测单元连接,纵向含裂缝储层模拟单元包括竖直串联的多个全直径岩心夹持器,最底部的全直径岩心夹持器底部连接到底水模拟单元;本发明通过全直径岩心夹持器与长岩心夹持器的有效组合,实现了强非均质纵向高角度裂缝发育的盐酸盐岩多层系含水气藏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66822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006428.7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维多孔介质的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多孔介质模型重构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二维多孔介质的二维构造区域;在二维构造区域中确定目标坐标;在待生成的第一圆形固相颗粒与二维构造区域中已有的圆形固相颗粒发生重叠的情况下,基于目标坐标,以及第一圆形固相颗粒的半径,获取第一圆形固相颗粒与已有的圆形固相颗粒之间的重叠度;若叠度小于阈值,则基于所目标坐标,在二维构造区域中生成第一圆形固相颗粒。本申请中,在生成二维多孔介质的模型时,考虑各个圆形固相颗粒的重叠度,保证二维多孔介质的孔隙度的可靠性,有效地提高了依据二维多孔介质的模型生成的多孔介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92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1094780.2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试的储层岩石的孔隙特性,根据孔隙度、孔径范围和孔径分布函数,构建储层岩石的多孔介质模型,获取储层岩石的裂缝特性,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裂缝特性,构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用于表示储层岩石的孔隙分布、储层岩石的基质分布和储层岩石的裂缝分布之间的关系;根据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确定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系数,通过连通系数定量表征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性。由于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能够从储层岩石的整体维度,确定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系数,所以提高了确定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性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35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025535.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模型;模拟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构建第二模型,第二模型为裂缝模型,且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中的裂缝相同;模拟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将第一流量与第二流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窜流量。该方法提高了效率,而且避免了人工操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提供了准确的窜流量数据,有助于操作人员客观准确地认识油气井的产能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094780.2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试的储层岩石的孔隙特性,根据孔隙度、孔径范围和孔径分布函数,构建储层岩石的多孔介质模型,获取储层岩石的裂缝特性,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裂缝特性,构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用于表示储层岩石的孔隙分布、储层岩石的基质分布和储层岩石的裂缝分布之间的关系;根据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确定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系数,通过连通系数定量表征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性。由于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能够从储层岩石的整体维度,确定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系数,所以提高了确定储层岩石中裂缝的连通性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69726.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驱气藏可动流体动用下限的确定方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从气藏流体的实际赋存特征和孔喉形态出发,推导建立了考虑束缚水膜厚度时核磁共振T2驰豫时间和孔喉半径间的转换关系,计算获取了岩样的束缚水膜厚度、最大孔喉半径和最小孔喉半径;通过水驱气过程中的核磁共振T2图谱的变化特征,计算获取了岩样水驱气后的残余气饱和度,利用分形理论分别推导建立了考虑束缚水膜厚度的可动流体孔径下限、可动流体孔隙度下限和可动流体渗透率下限的理论表达式;结合理论表达式和相关参数,采用牛顿迭代算法和数值积分算法分别计算评价了水驱气过程中的可动流体孔径、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45108.7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竞争性开采气藏采气速度优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工区投产前气藏的剩余地质储量;所述第一工区为已方工区;基于所述剩余地质储量确定第一工区的第一开发指标,并预测第二工区的第二开发指标;所述第二工区为非合作方工区;建立气藏数值模型,以预测第一工区在一开发指标下及第二工区在第二开发指标下同时进行开发时,所述第一工区期末的第一开发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开发结果优化所述第一工区的初始采气速度。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科学制定开采速度,以降低第一工区开发风险并实现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53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110005513.1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项式产能方程的应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天然气开采的气藏工程领域。本实施例提供的二项式产能方程的应用方法,终端能够根据直线回归分析方式处理历史试井数据,得到一个二项式产能方式,同时获取符合目标气井的物理环境参数的二项式关系式,结合上述二项式产能方式和二项式关系式,可以得到目标气井的生产能力参数,其中,最终得到的参数能够指示目标气井的天然气生成能力。由于上述过程能够避免数据使用复杂的专业工程软件来计算生产能力参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具备降低生产能力参数的计算复杂度,同时能够保证生产能力参数与实际的数据的贴近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0355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046922.6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多孔介质渗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孔隙各向异性的多孔介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孔介质的连通孔隙度、比表面积和孔隙各向异性参数的参数值;基于所述连通孔隙度、所述比表面积和所述孔隙各向异性参数的参数值,计算所述多孔介质的渗透率。该方法及装置避免了直接获取多孔介质的迂曲度,同时考虑到了多孔介质的孔隙形态特征,渗透率计算准确度高,计算简便,提高了对油气田识别和评价的精度,降低了油气田开发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