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036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911127594.1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在某深度达到临界饱和度时烃源岩中烃含量;计算初始生烃潜量:根据深度计算出对应的有机质转化为烃的转化率;然后根据所述转化率,由排烃时所要求的烃含量推算出初始生烃潜量;计算排烃时源岩中所要求的有机碳含量: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潜力不同,据岩石热解资料做出其生烃潜量与有机碳含量TOC相关图,得到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潜量与有机碳含量TOC的拟合关系式,依据此拟合关系式计算出各类烃源岩在不同深度排烃时源岩中所要求的有机碳含量。本发明方法方便、快捷,运用地球化学方法中比较普遍的有机碳、岩石热解测试项目,即可确定不同排油饱和度的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

    一种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03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127594.1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在某深度达到临界饱和度时烃源岩中烃含量;计算初始生烃潜量:根据深度计算出对应的有机质转化为烃的转化率;然后根据所述转化率,由排烃时所要求的烃含量推算出初始生烃潜量;计算排烃时源岩中所要求的有机碳含量: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潜力不同,据岩石热解资料做出其生烃潜量与有机碳含量TOC相关图,得到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潜量与有机碳含量TOC的拟合关系式,依据此拟合关系式计算出各类烃源岩在不同深度排烃时源岩中所要求的有机碳含量。本发明方法方便、快捷,运用地球化学方法中比较普遍的有机碳、岩石热解测试项目,即可确定不同排油饱和度的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321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07025.9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本发明方法简单,精度高。

    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3214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307025.9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后致密油储层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孔喉半径和储层厚度,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根据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岩石脆性指数、围压下断裂韧性、裂缝断裂韧性、抗拉强度和物理成分的含量,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将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和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输入至单井产能预测模型,获得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预测值,所述单井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品质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历史数据,单井所在压后致密油储层的产能的历史数据建立。本发明方法简单,精度高。

    一种氮气泡沫发生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90200Y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720173188.5

    申请日:2007-09-18

    Abstract: 一种氮气泡沫发生器,由气液混合器1、单向阀2、压力表3、截止阀4、球阀5、进药泵6、管道过滤器7、计量泵8、药罐9、搅拌器10、电控柜11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药罐内有搅拌器,药罐通过管道过滤器与计量泵连接,药罐下部与进药泵连接,进药泵下接球阀,计量泵下部分别接有气液混合器,能使氮气与泡沫均匀混合并发生泡沫,并进入油井,利用氮气泡沫调剖能明显改善稠油汽驱井组动用程度,是挖掘整个层系的全部潜能、改善蒸汽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及经济效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很适合现场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