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8857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0815918.5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油装置。该采油装置,包括:进油管、缓冲装置、第一管线和活塞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容器、进油口和出气口,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缸体、活塞、活塞连杆、排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所述第一管线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单向阀与所述活塞缸体连接,所述第一管线另一端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连接,所述进油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连接。上述采油装置使得用户将该装置放置于地面上,便可通过该装置将油管中的油气输送到地面,当上述采油装置发生故障时,用户可及时对其进行检查与维修,从而提高了采油效率。

    气举工作筒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8556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66402.0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举工作筒,由整体圆钢件加工制成的气举工作筒,用于安装固定气举阀,包括:本体和阀袋;本体包括:用于构成阀袋的上椭圆体和下椭圆体、用于分别与油管或钻杆相连的上接头和下接头、用于在气举阀和油管之间形成注气通道的进气孔、贯通孔和筒体;贯通孔位于上椭圆体内,且贯通孔的轴向与筒体的轴向平行;上椭圆体位于筒体的外壁的上部分,下椭圆体位于筒体的外壁的下部分,且上椭圆体与下椭圆体位于同一轴线上;上接头位于筒体的一端,下接头位于筒体的另一端。通过将气举工作筒设置为整体结构,且贯通孔的轴向与筒体的轴向平行,提高了抗拉强度,满足了超深井压裂酸化的措施工艺要求。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2410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1833.5

    申请日:2011-12-06

    Abstract: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应用于油田原油降粘。特征:其主剂为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苯乙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助剂为司盘-80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溶剂为石油类溶剂油和苯类溶剂的混合物,各组分的质量比为:(1)四元共聚物主剂,15~25份;(2)司盘-80,2~3份;(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1~2份;(4)石油类溶剂油,35~65份;(5)苯类溶剂,5~15份。效果是:降粘效果好、无污染、能大幅度节约稀油用量、经济效益明显。在用量为500~3000ppm的条件下,可使50℃粘度介于50000~600000mPa·s稠油的降粘率达99%以上。

    采油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88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815918.5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油装置。该采油装置,包括:进油管、缓冲装置、第一管线和活塞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容器、进油口和出气口,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缸体、活塞、活塞连杆、排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所述第一管线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单向阀与所述活塞缸体连接,所述第一管线另一端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连接,所述进油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连接。上述采油装置使得用户将该装置放置于地面上,便可通过该装置将油管中的油气输送到地面,当上述采油装置发生故障时,用户可及时对其进行检查与维修,从而提高了采油效率。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2410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401833.5

    申请日:2011-12-06

    Abstract: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应用于油田原油降粘。特征:其主剂为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苯乙烯-N,N,-二(甲基丙烯酰)二胺-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助剂为司盘-80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溶剂为石油类溶剂油和苯类溶剂的混合物,各组分的质量比为:(1)四元共聚物主剂,15~25份;(2)司盘-80,2~3份;(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1~2份;(4)石油类溶剂油,35~65份;(5)苯类溶剂,5~15份。效果是:降粘效果好、无污染、能大幅度节约稀油用量、经济效益明显。在用量为500~3000ppm的条件下,可使50℃粘度介于50000~600000mPa·s稠油的降粘率达99%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