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19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36252.4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国平 , 刘君林 , 夏雪 , 赵雪会 , 罗敬兵 , 张福林 , 李占春 , 陈晓冬 , 王夫军 , 范磊 , 刘俊杰 , 王青华 , 罗勇 , 焦士杰 , 姜方林 , 雷自刚 , 王福国 , 冶廷福 , 乔根才 , 纪淑玲
IPC: C09K8/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基环空保护液,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水基环空保护液的制备方法,该保护液由以下组分组成:烯烃基喹啉季铵盐21~31%、高温杀菌剂5~11%、氨基三亚甲基膦酸5~15%、高温表面活性剂5~21%,溶剂41~51%,取等量喹啉与烯烃基氯化苄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将混合物升温至111℃,在551~151rp7的转速搅拌下反应7.5~11.5h,即得到烯烃基喹啉季铵盐;分别称取烯烃基喹啉季铵盐21~31%、高温杀菌剂5~11%、氨基三亚甲基膦酸5~15%、高温表面活性剂5~21%,溶剂41~51%,常温下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到水基环空保护液助剂。本发明制得的环空保护液助剂在测试介质溶解性好,在测试介质中各个材质的腐蚀速率为0.087mm/a,无点蚀和坑蚀,防腐效果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254454.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6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力强化柴油加氢精制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超重力混气装置、加氢精制反应装置、第二超重力混气装置、加氢降凝反应装置;第一超重力混气装置和第二超重力混气装置结构相同,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气液进口,壳体上部设有气液出口;旋转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并由壳体外部延伸至壳体内部;至少一转子,固定于旋转轴上,随旋转轴转动;至少一气体破碎构件,设置于转子上;其中,气体破碎构件内装填有微纳米多孔填料,通过气液进口进入壳体的液相和气相,由下向上经过所述气体破碎构件,在转子的旋转作用和气体破碎构件的切割作用下,液相和气相进行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78562.2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加氢反应系统及其原料油强化混氢装置,原料油强化混氢装置包括:壳体,为中空桶状结构;原料油入口,设置于该壳体的桶状结构的一端;阻挡结构,设置于该壳体内部,临近于该壳体的桶状结构的另一端,该阻挡结构包括: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设置于该壳体的内壁上,且具有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该第二底面比该第一底面更临近该另一端,该第二底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一底面的面积;以及阻挡块,该阻挡块设置于该环形结构的中心;气体通道,由该壳体外贯穿至该壳体的内部,并延伸至该阻挡结构;以及液相混合物出口,设置于该壳体的桶状结构的另一端。本发明原料油强化混氢装置可以提高液相物料中的混氢量,产品无需循环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278562.2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加氢反应系统及其原料油强化混氢装置,原料油强化混氢装置包括:壳体,为中空桶状结构;原料油入口,设置于该壳体的桶状结构的一端;阻挡结构,设置于该壳体内部,临近于该壳体的桶状结构的另一端,该阻挡结构包括: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设置于该壳体的内壁上,且具有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该第二底面比该第一底面更临近该另一端,该第二底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一底面的面积;以及阻挡块,该阻挡块设置于该环形结构的中心;气体通道,由该壳体外贯穿至该壳体的内部,并延伸至该阻挡结构;以及液相混合物出口,设置于该壳体的桶状结构的另一端。本发明原料油强化混氢装置可以提高液相物料中的混氢量,产品无需循环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71484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9574.5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井控约束的表层网格模型转换与校正方法,属于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从连续网格模型样本中转换出网络模型数据面,计算微测井点位网格模型信息,得到离散微测井与网格模型点位的差值信息;数据面包括:厚度面和等效速度面;根据离散微测井与网格模型点位的差值信息,基于井控约束进行差值信息分配,求出每个网格模型点对应的差值信息;基于相似系数与差值信息对网格模型进行校正。本发明解决了微测井层状表层成果与网格模型垂向连续网格样点数据无法直接对比的难题,也解决了离散分布的微测井难以校正网格模型体的难题,使校正后的网格模型与微测井完全匹配的同时,还能与校正前网格模型有较强的相似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81216.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6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力强化PAO加氢精制方法、装置及超重力混气装置一种超重力混气装置,超重力混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气液进口,壳体上部设有气液出口;旋转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并由壳体外部延伸至壳体内部;至少一转子,固定于旋转轴上,随旋转轴转动;至少一气体破碎构件,设置于转子上;气体破碎构件内装填有微纳米多孔填料或微纳米孔的烧结膜,液相和气体由下向上经过气体破碎构件,在转子的旋转作用和所述气体破碎构件的切割作用下,进行混合。本发明超重力混气装置中设置了逐级切割油气混合物的多层转子和气体破碎构件,能实现气液的高效混合,进而减少PAO加氢工艺中氢气的循环量和使用量,降低了氢气压缩机的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9725.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4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力混气装置以及超重力混气装置强化PAO加氢精制系统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壳体、电机、N级转子和N个环状导流件,N≥3;壳体顶底部设有气液进口和气液出口;各转子均设有旋转转盘和设置于安装槽中的气体破碎件;旋转转盘设有下陷的安装槽和若干通孔;气体破碎件为片状且设有若干通孔;气体破碎件的外周固定于安装槽的内壁上;电机的旋转轴自壳顶部或者底部中心延伸到壳体内部依次与各级转子的旋转转盘固定连接,各旋转转盘外缘与壳体侧壁之间有间隙;各导流件分别设置于该间隙内且与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旋转转盘的外缘与对应的导流件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0mm;越靠近气液进口的转子,其上设置的气体破碎件的通孔孔径越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4735.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10G45/04 , B01J8/08 , B01J8/22 , B01J8/00 , B01F23/2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原料油与催化剂混合,然后输送至第一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中;步骤2,将氢气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一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和第一反应器中,输送至所述第一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中的氢气被破碎成微米级气泡,输送至所述第一反应器中的氢气经气体分布器被分散成毫米级气泡;步骤3,第一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中的原料油、催化剂和氢气输送至所述第一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本发明将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与气体分布器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大气泡强化了气液相间湍动,使催化剂沿反应器轴向分布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微米级气泡的长停留时间和大比表面积强化了气液传质过程,可以减少氢气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7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679725.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4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力混气装置以及超重力混气装置强化PAO加氢精制系统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壳体、电机、N级转子和N个环状导流件,N≥3;壳体顶底部设有气液进口和气液出口;各转子均设有旋转转盘和设置于安装槽中的气体破碎件;旋转转盘设有下陷的安装槽和若干通孔;气体破碎件为片状且设有若干通孔;气体破碎件的外周固定于安装槽的内壁上;电机的旋转轴自壳顶部或者底部中心延伸到壳体内部依次与各级转子的旋转转盘固定连接,各旋转转盘外缘与壳体侧壁之间有间隙;各导流件分别设置于该间隙内且与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旋转转盘的外缘与对应的导流件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0mm;越靠近气液进口的转子,其上设置的气体破碎件的通孔孔径越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57065.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油汽勘探资料成像处理技术,公开了一种成熟工区深度域速度场快速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井资料建立初始模型;利用井资料的层位信息计算层间平均速度;通过插值形成初始速度场;通过层位约束下的层析建模方法对层间速度更新,并同步更新建立各向异性介质模型。本发明的方法将层内平均速度不变作为约束条件,保证井震误差不会因速度更新而变大,且避免了各向同性向各向异性介质转换的处理过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初始模型地震成像与井位分层有更好的吻合,直接从各向异性介质建模更新迭代,避免了传统流程在井震误差匹配过程中引入的构造畸变,并配合层位约束的全局网格层析,建模过程迭代收敛更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