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3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3610.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取热装置,属于地热资源开发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井筒套管、保温管、封隔器、电潜泵、抽水管、膨胀丝以及地面控制系统;所述井筒套管的第一端位于地下的储热层,所述井筒套管的第二端位于地上,所述保温管位于所述井筒套管内,所述保温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井筒套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封隔器连接,所述保温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井筒套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保温管所用金属材料与所述井筒套管所用金属材料不同;所述电潜泵位于所述保温管内,且所述电潜泵通过所述膨胀丝与所述保温管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潜泵与所述抽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抽水管的第二端位于地上;所述电潜泵与所述地面控制系统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908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8208.8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潜山岩溶孔缝型热储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潜山岩溶孔缝型储层的地震数据;获取所述潜山岩溶孔缝型储层的已钻潜山井数据;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到处理数据;根据所述处理数据获取所述潜山岩溶孔缝型储层的岩溶储层分布;根据所述岩溶储层分布量化所述潜山岩溶孔缝型储层的潜山岩溶储层空间展布;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已钻潜山井数据获取已钻热储的频谱特征;根据所述潜山岩溶储层空间展布和所述频谱特征预测潜山岩溶孔缝型热储。本申请优化了潜山岩溶孔缝型热储的预测,对地热资源预测具有指导意义;量化了地热资源的地球物理参数,并建立了热储预测的技术流程,提高了潜山岩溶孔缝型热储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0974127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1323158.7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质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线顺次连通的旋流除砂器、集水排气罐、换热器、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以及防氧化处理器;第一过滤器中滤网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器中滤网的直径;旋流除砂器的进水口用于与采水井连通;防氧化处理器的出水口用于与回注井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对地热水供暖水排放前进行水质处理,节约地热资源,减少回注后对地层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4458189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69411.X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B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伴生热水发电系统,设置在油井的井口处,包括:采油树、第一管线、沉降罐、第二管线、过滤器、第三管线、发电装置、第四管线、联合站、集输管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连通的采油树、第一管线、沉降罐、第二管线、过滤器、第三管线、发电装置、第四管线、联合站,对油井生产采出的混有地热水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多级处理,并同时利用处理后的地热水通过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大大提高了地热水利用率;而且,当发电的线路产生问题时,油井的油水混合物可直接进入联合站进行处理,避免油井正常生产受到影响;另外,本实用新型整体设置在油井的井口处,最大程度缩短地热水的流通路径,避免热量大幅度损失,进一步保证地热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458225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72023.7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G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水发电系统,包括:工质泵、工质储存罐和顺次连通的换热机组、第一管线、发电机组、第二管线、冷凝器、第三管线,所述第三管线还与所述换热机组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换热机组中通入大量油田生产中伴生的地热水,使之将热量传递至工质,温度升高的工质沿第一管线进入发电机组,使发电机组发电,从发电机组中出来的工质沿第二管线进入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工质储存罐中,工质泵再将低温的工质加压并输送至换热机组中进行下一次的换热,形成一个工质循环;地热水作为地热水发电系统的热源使用,其热量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减少了地热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07438693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1260564.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民用供暖梯级利用系统,属于地热高效梯级利用领域。具体地,设置该梯级利用系统包括地热水管线、依次连接在所述地热水管线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一供暖终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第二供暖终端系统连接,且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供暖终端系统之间设置有热泵系统。本实用新型将采出的温度较高的地热水直接用于供暖,且在地热水换热温度降低后,采用热泵系统提取外排温度较高的地热水中的能量,进一步用于供暖终端或其他需要热量的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地热资源梯级利用。该系统不仅充分利用了采出热水资源中热量,节省开采地热热水量,保护环境,还减少了钻井投资等地热供暖初期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04941514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563217.3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伴生热水处理系统,属于石油技术领域。所述伴生热水处理系统包括:采油井、综合分离器、热水发电站和回注井,热水发电站与采油井的距离小于10米,综合分离器的第一端与采油井通过管线相连通,综合分离器的第二端与热水发电站的一端通过管线相连通,热水发电站的另一端与回注井通过管线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无法对地层中的伴生热水进行有效的利用的问题,实现了对地层中的伴生热水的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用于伴生热水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438707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1308517.2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水连续高效利用系统,属于地热水利用领域。包括地热水管线、依次连接在所述地热水管线上的一级换热器和位于所述一级换热器的下游的二级换热器、以及连接在所述一级换热器上的发电机循环系统和连接在所述二级换热器上的原油集输伴热循环系统,在所述地热水管线上还连接有位于所述二级换热器的下游的三级换热器,且所述三级换热器上连接有民用供暖循环系统。采用该系统可实现对地热水能量的进一步利用,避免地热资源的浪费,利于地区的清洁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04941795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628702.4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伴生热水综合利用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地热水中的能量,节约能源。所述油田伴生热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提液井(1)、发电机组(3)、换热器(4)、回注井(6)、热水管路、回水罐(10),所述提液井(1)、发电机组(3)、换热器(4)热媒通道和回注井(6)顺序连接,所述换热器(4)冷媒通道、热水管路和回水罐(10)串联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热水管路为办公区域热水管路(8)和/或输油管线热水管路(9)。本实用新型对油井采出的伴生热水资源进行梯级利用,在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基础上,先发电,发电后的余热水再给输油管线伴热以及联合站办公区域内维温,充分利用了地下热水中能量,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204457655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52250.3
申请日:2014-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气的回收装置,属于石油机械领域。套管气的回收装置包括:回压阀门、采油树大四通、第一采油树阀门、套管头、和尚头、丝堵、四通管线、定压放气阀、球型阀门、集气管线、采油树小四通、第二采油树阀门、采油树小四通头、集油管线、油气混输管线和计量站,回压阀门通过油气混输管线与计量站连接,回压阀门为单向阀门,套管气的回收装置能够将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的套管气通过四通管线、集气管线、集油管线和油气混输管线导入计量站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直接将套管气释放至空气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实现了对套管气的回收,且避免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空气的污染的效果,用于套管气的回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