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13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65527.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岩心基质渗吸能力评价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评价实验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连通管、岩心夹持器、注入泵、回压阀和围压泵;岩心夹持器和连通管均设置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围压泵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到岩心夹持器上,注入泵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第一容器上,回压阀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到第二容器上;第一容器的顶部设置第一体积计量装置,第二容器的顶部设置第二体积计量装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连通管上均设置阀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上均设置压力表。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评价致密岩心基质渗吸能力及渗吸贡献大小(渗吸的贡献比例),从而为油井有效开发提供基础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10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284534.7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力压裂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渗流环,渗流环的内侧具有用于放置岩心样品的岩心腔,渗流环中设有与岩心腔连通的渗流通道,岩心腔内设有至少一个能插入岩心样品内的模拟井筒,通过模拟井筒向岩心样品内注入压裂液,通过渗流环的渗流通道向岩心样品内注入渗流液。实验方法包括:向岩心腔内放入岩心样品;通过模拟井筒向岩心样品内注入压裂液,对岩心样品进行第一次压裂;通过渗流环的渗流通道向岩心样品内注入渗流液;通过模拟井筒向岩心样品内注入压裂液,对岩心样品进行第二次压裂。本发明能将压裂过程和渗流过程相结合,实现渗流和压裂的耦合作用,使重复压裂的实验数据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1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284534.7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力压裂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渗流环,渗流环的内侧具有用于放置岩心样品的岩心腔,渗流环中设有与岩心腔连通的渗流通道,岩心腔内设有至少一个能插入岩心样品内的模拟井筒,通过模拟井筒向岩心样品内注入压裂液,通过渗流环的渗流通道向岩心样品内注入渗流液。实验方法包括:向岩心腔内放入岩心样品;通过模拟井筒向岩心样品内注入压裂液,对岩心样品进行第一次压裂;通过渗流环的渗流通道向岩心样品内注入渗流液;通过模拟井筒向岩心样品内注入压裂液,对岩心样品进行第二次压裂。本发明能将压裂过程和渗流过程相结合,实现渗流和压裂的耦合作用,使重复压裂的实验数据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97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588005.3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压裂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机架、岩石裂缝检测机构、射孔管(23)和压裂孔封堵机构,该机架能够支持和固定岩石样品(10);该岩石裂缝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岩石样品(10)内的裂缝;射孔管(23)能够放置于岩石样品(10)内,沿射孔管(23)的轴线方向,射孔管(23)的侧壁内设有多个压裂孔列,每个所述压裂孔列均含有沿射孔管(23)的周向分布的多个压裂孔;该压裂孔封堵机构能够封堵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压裂孔列中的所述压裂孔。该多段压裂模拟实验装置不但能够灵活的控制射孔管上压裂孔的开启位置,还可以实时监测压裂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从而为现场实际的压裂工艺设计带来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15398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344270.4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特性曲线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光杆以下的井下举升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给定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的参数;利用所述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的参数,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泵的实际排量的特性曲线;还包括进一步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抽油机井下系统功率的特性曲线以及获得泵出入口压差对应抽油机井下系统效率的特性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36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71889.9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生产特性评价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一组下泵深度序列;在指定油井产量的条件下,根据油井的流入动态曲线确定井底流压;针对所述下泵深度序列中每一个下泵深度进行如下操作:计算该下泵深度对应的泵吸入口压力;计算该下泵深度对应的泵排出口压力;计算该下泵深度对应的所需泵压差;分别建立下泵深度与泵吸入口压力、泵排出口压力、所需泵压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所述下泵深度与泵吸入口压力、泵排出口压力、所需泵压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对油井的生产特性进行评价。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油藏、流体和井筒的工作特性,有助于从油井整体系统上对生产特性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24018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193124.8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油藏采收率提高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于非常规油藏中部,沿最大主应力方向部署水平井井排,对水平井井排进行储层改造,获得压裂水平井井组作为生产井;于非常规油藏上部,在水平井井排之间沿垂直于生产井的方向部署水平井作为注气井;在压裂水平井井组根部部署直井作为注水井,注水井的射孔位置位于非常规油藏下部;当生产井一次开采结束后,注气井注气和注水井注水同时进行,生产井同时进行生产。本发明采用顶部注气、底部注水、中部采油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纵向的波及体积,将注水与注气相结合,可以有效发挥两种驱替介质的优势,且注气和注水互为补充互不干扰,可以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9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588005.3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压裂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机架、岩石裂缝检测机构、射孔管(23)和压裂孔封堵机构,该机架能够支持和固定岩石样品(10);该岩石裂缝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岩石样品(10)内的裂缝;射孔管(23)能够放置于岩石样品(10)内,沿射孔管(23)的轴线方向,射孔管(23)的侧壁内设有多个压裂孔列,每个所述压裂孔列均含有沿射孔管(23)的周向分布的多个压裂孔;该压裂孔封堵机构能够封堵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压裂孔列中的所述压裂孔。该多段压裂模拟实验装置不但能够灵活的控制射孔管上压裂孔的开启位置,还可以实时监测压裂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从而为现场实际的压裂工艺设计带来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6103.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郑兴范 , 王正茂 , 谢雯 , 田昌炳 , 石成方 , 李保柱 , 许磊 , 高小翠 , 郝银全 , 任殿星 , 侯建锋 , 王文环 , 雷征东 , 陶珍 , 秦勇 , 胡亚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包括:直井段,设有油管和套管,套管套设于油管外,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油套环空;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位于井下储层中,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与油管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采出通道内设有第一采出机构;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位于储层中,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与油套环空连通形成注采通道;还提供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的开采方法,包括步骤:(a)在直井段上对应储层处侧钻注入井段和采出井段;(b)沿注采通道加注注入流体,进入各注入井段后注入储层;(c)储层内的注入流体驱替储层流体至采出井段,通过第一采出机构采出至井口。本发明实现同井同层的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少钻井数,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36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410571889.9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生产特性评价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一组下泵深度序列;在指定油井产量的条件下,根据油井的流入动态曲线确定井底流压;针对所述下泵深度序列中每一个下泵深度进行如下操作:计算该下泵深度对应的泵吸入口压力;计算该下泵深度对应的泵排出口压力;计算该下泵深度对应的所需泵压差;分别建立下泵深度与泵吸入口压力、泵排出口压力、所需泵压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所述下泵深度与泵吸入口压力、泵排出口压力、所需泵压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对油井的生产特性进行评价。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油藏、流体和井筒的工作特性,有助于从油井整体系统上对生产特性进行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