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2519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841652.8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超声波震荡法将Pt@MgAl2O4核壳型纳米粒子负载到Al2O3载体上,得到Pt@MgAl2O4/Al2O3催化剂,再将助剂的前驱体按比例配成溶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进行分步处理,将助剂添加到所述的Pt@MgAl2O4/Al2O3催化剂,得到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及其在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较高的异丁烷转化率、较高的异丁烯选择性和收率;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该催化剂可有效降低反应的积碳量,进而可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一种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2519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41699.4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以镁铝尖晶石为载体,以铂纳米颗粒为活性组分,以锡为第一助剂,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为第二助剂,以所述镁铝尖晶石载体的重量计,所述铂纳米颗粒的负载量为0.2-0.6wt%;所述第一助剂的负载量为0.01-2wt%;所述第二助剂的负载量为0.5-2wt%。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的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异丁烷转化率和较高的异丁烯选择性,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同时该催化剂可以抑制积碳的形成,从而可以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一种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25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410841699.4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以镁铝尖晶石为载体,以铂纳米颗粒为活性组分,以锡为第一助剂,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为第二助剂,以所述镁铝尖晶石载体的重量计,所述铂纳米颗粒的负载量为0.2‑0.6wt%;所述第一助剂的负载量为0.01‑2wt%;所述第二助剂的负载量为0.5‑2wt%。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的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异丁烷转化率和较高的异丁烯选择性,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同时该催化剂可以抑制积碳的形成,从而可以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一种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251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41652.8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超声波震荡法将Pt@MgAl2O4核壳型纳米粒子负载到Al2O3载体上,得到Pt@MgAl2O4/Al2O3催化剂,再将助剂的前驱体按比例配成溶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进行分步处理,将助剂添加到所述的Pt@MgAl2O4/Al2O3催化剂,得到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用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及其在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较高的异丁烷转化率、较高的异丁烯选择性和收率;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该催化剂可有效降低反应的积碳量,进而可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一种动用特超稠油难采储量的井网组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5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19094.4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用特超稠油难采储量的井网组合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分析直井开发难以动用的主要原因;步骤二,直井开发动用较差,部署水平井开发;步骤三,在步骤二的基础上调整注汽方式。本发明采用鱼骨刺水平井与水平井垂向交错叠置式井网部署,同时在配套工艺技术上创建“分支水平井与水平井交错叠置”组合吞吐方式,辅助一次管柱泵循环注汽技术,实现蒸汽腔均衡扩展,有利于油藏整体加热,加快蒸汽波及体积由“点”向“体”的转变,油藏温度逐步提高,进而改善蒸汽开发效果,实现特超稠油油藏难采储量的动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